27.98万到37.98万,这样的价格一摆出来,不少人立马炸锅:“比老款贵3万,这让咱普通老百姓怎么买?”我看了一圈评论,大家的诉求都很直接:为啥新车上市,不降反涨,难道真把消费者当提款机了?可另一边,全新问界M7上市一小时,大定订单就破了3万。那问题来了,是大家嘴上喊着太贵,手上却实诚地掏钱?还是定价其实没大家说的那么离谱?
咱先琢磨个事:到底买车这件事本质上是在追求啥?仅仅是个代步工具,还是有更多讲究?中国家庭买车,不光看价格,还看牌子,看配置,看科技,看面子——归根到底,是愿不愿意为“更好”买单。那全新问界M7这3万块的涨幅,它到底“值”在哪儿?
先说明白,涨价3万,最大变化其实就在那“全系双电机四驱”这几个大字上。以前老款有低配的单电机后驱版,充当拉低门槛和价格的那块砖,“价格低但配置一般”说白了就是很能糊弄事儿。但这次,新M7直接把四驱往下撸到底,哪怕是最入门的版本,也带了双电机四驱,这就好比以前卖煎饼果子的阿姨突然说只卖加火腿加鸡蛋加脆皮的豪华版,你想不想吃、你爱不爱吃,反正普通煎饼是没了。这样一来,起售价自然往高里走,不然厂商不是白亏钱嘛。
但咱买车没几个人会冲着最低配去,买菜车和自己真心喜欢的车差着呢。细扒一下新旧车型同级别的配置,新M7比老Pro贵1万块,像新Max对老Ultra也是类似。那这1万块,凭啥买单?
先从尺寸来说。全新问界M7的身材明显长了,长宽高都比老款扎实大一圈,轴距直接多了210mm。这个参数你可能没概念,但对中国家庭最看重的后排,就是天壤之别。空间大,坐着舒服,这种进步不就是大家挑中高端车最实际的需求?再看看后备箱——正常状态下957L,最大能扩展到2252L,出去自驾带行李、带帐篷、装婴儿车,想怎么塞就怎么塞。
底盘、悬架、减震这些,说起来很玄乎,但真开起来就是一脚油门下去的平顺和信心。新M7的底盘把“途灵平台”也用上了,悬架高级了,还有路况预瞄系统,中配就能有双腔空气悬架,这些东西老款没有,现在给你上齐了。讲真,懂车的一看底盘、用料、调校,就知道品牌到底舍不舍得花成本。
再说座舱。以前买车总说“冰箱、彩电、大沙发”,现在真升级到智能家居级别了。3K超大中控屏,副驾也有娱乐大屏,零重力座椅一按直接把副驾当按摩椅,这些配置在老问界M7只能加价/高配才有。再加个7.7L小冰箱,谁不愿意坐上去吹冷气喝冷饮?这不香吗?配置提升,实际感受提升,用三年五年以后也保值,“贵”得也不是白掏。
而说到智能化,车圈现在谁家不整点科技噱头?问界M7这回连辅助驾驶系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全都堆上去了,顶配直接给你华为乾崑智驾。这规格在30万价位里算是顶流了。老车的辅助驾驶也就小打小闹,现在高配是实打实地能自动驾驶辅助,不聪明你都觉得跟不上了。以后要是城区NCA一普及,日常用车更省心,这不就是“为未来买单”嘛。
有人说,咋还没人提到油耗、能耗、安全呢?其实这些也都对应提升了。高压电池包,高强度车身,华为一贯喜欢拿参数说话,但车还是要实际开了才有实感。这类升级,老带新的提升感其实是很明显的。自己开着踏实,家里人也放心。
还有人疑问,M7涨价到底是谁“背锅”?是技术堆料涨价,还是故意把最低价版本干掉,逼大伙买贵车?实际大概率是两者结合。一方面厂家肯定希望赚得多点,另一方面成本确实提升。你说以前单电机后驱几十万块,配置、体验、动力都差,现在个个都配四驱、配高配悬架和大空间,这差价真不像“压榨”,倒更像“有理有据的往高端走”。
但话说回来,车市竞争这么激烈,问界敢涨价,底气哪来的?一方面有品牌背书,华为的流量加持是一方面——科技达人、年轻家庭都乐意为体验买单。财大气粗,流量带货,这也是市场趋势。另一方面,新能源车卷到头,大家都学特斯拉“堆科技+提体验”,“卷刀片”,“卷真内卷”,你不给点真货,车主还真不吃这套。说到底,车子受不受市场承认,销量才是硬道理。上市1小时3万大定,这成绩不算差,反倒是对涨价一个正向反馈。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骂贵的,往往是真买不起或觉得没“性价比”。本来新车上市之后几个月都会小幅回调,等库存一压或者新款迭代,价格自然会调整下来。这理想、蔚来、小鹏哪个不是先拉高后降价?狼多肉少,不可能不卷。
也有人吐槽为什么不出个后驱便宜点的版本给预算有限的人。其实厂商这么干,是有意“筛客户”:想要“只图便宜”的,那就是等问界M6吧,M7就做好高端,M6承接入门需求,这个打法正是对标理想L6。打擂台得分先后,有梯队,同样吸引不同需求的用户。长期看,是对产品序列的完善,有些人也会等着买M6。
还有个现实问题:新能源车的价格现在说高就高,说低也低,全靠市场、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三座大山齐头并进。问界只要维持更新节奏和销量,价格就是硬气。等哪天小米汽车、比亚迪、广汽合创啥的再一搅局,估计你现在看着贵的,半年内又可能掉个大几千。到时候,又得有人说“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了。
所以,全新问界M7到底贵不贵?不存在绝对答案。对预算宽、注重体验和安全的家庭来说,这3万块换来的“体验升级包”,你说值不值?对纯代步,图省钱,能打一分钱掰两半花的,肯定不值。普通用户在选车时,最终拎的大多不是参数对标,而是帐号余额和个人偏好。正如潮流更替,有人赶时髦,有人等打折,各有各的路数。
反正这价格出来,厂家赚的钞票,消费者买到的体验,老百姓看的热闹,喷的也不亏嘴。最精明的呢?是那些冷静观望,坚持自己诉求的人。市场总归会给所有人一个合理的选择,哪怕不在今天,也会在将来“打个折”让子弹飞一会。
归根到底,新问界M7那3万块的溢价,更多是在产品力的让渡和市场定位的上移。没必要为涨价这个事儿过分激动,看清你想要啥、能承受多少,盯紧产品自身的进步,剩下的交给时间和市场。毕竟,车这个东西,最重要的,始终都是“值不值你自己”——不是值不值别人数出来的。你觉得贵?那就等等。你觉得值?那就入手。别人在网上怎么说,不如自己试试脚下油门,感受一下那些数字背后的实际体验,这才能知道值不值你自己的那几万块。
你怎么看新M7的定价?会买还是会观望?喷还是捧?其实没关系,市场会告诉我们最终答案。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