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和华为二次牵手,智能汽车界又要换天?神秘新车酝酿中,引爆期待值
全新爆款会否横空出世,东风与华为的再度携手正在引发行业“地震”。在岚图系列劲销成为现象级产品后,两大巨头的一次次互动都牵动着无数消费者的心。最新透出的高层密谈、专属科技品牌一路马不停蹄攻坚,奕派科技与华为紧锣密鼓共研新车的消息席卷网络,一场“质智合璧”的风暴似乎已悄然来袭,让人不禁揣测:他们又将在中国智能汽车历史上添上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风与华为的渊源早已成为业内佳话。从岚图那场堪称“工科天花板”级别的市场攻坚战开始,“制造国家队”东风与“科技领袖”华为的联手模式就备受外界关注。岚图系产品在2023—2024连续多月跻身新能源高端细分前三甲,据数据显示,仅岚图梦想家2024年上半年销量已突破18000台,连续刷新自家纪录,成为土地广阔的中国高端新能源市场上“最能打”的产品之一。如此背后,是东风在央企品质、资源调动和规模效应上的独步一时,同样少不了华为以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为代表的智能发明加持,二者强强联合,讲究的是实货比拼而非热闹噱头。这一次,他们在岚图的成功基础上,将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由表及里、全面交融——吸引力不言自明。
9月22日,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华为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任正非进行会面,这样两位“掌门人”的同框罕见爆出后,瞬时登上热搜。不同于此前偶尔传出的合作新闻,这次的高层互动释放了明确信号——双方已经将战略合作提升至全链条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这背后,奕派科技成为了关键“枢纽”。自从东风设立奕派以来,这支团队便专注前沿动力与智能体系运营,如今,他们要扛起打造新车型的重任,参与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服务全流程的每一环,为新产品夯实地基。
东风和华为再次牵手,已经不是简单的1+1,而是全方位的深度嵌套。回看2025年1月的历史时刻,东风旗下的奕派品牌与华为在深圳郑重签署了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敲定了被双方视为“新岚图工程”的DH项目。根据协议,DH项目定位于中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两大企业将在产品开发、营销创新、服务升级等板块分工协作,各自发挥独门绝技。
此后,双方密集开展行动。2025年3月,东风奕派在武汉召开的DH项目渠道经营启动会,学习华为新零售体系经验,对岚图销售网络进行延伸与升级,为新车型铺设销售通路。到4月,东风乘用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落地,专为DH项目的批量生产执牛耳。5月,东风与华为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延伸到软件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并规划组建车载创新实验室,聚焦软件、AI、场景化应用等新方向,目标直指全行业技术前端。6月,新车研发团队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项目正式呈现实质化推进。
外界可能以为,这是车企“采购”科技企业产品的老路,而这恰恰是此次东风与华为合作的独到之处。不同于传统合资或技术授权,东风与华为创新性地采用全链条深度融合,把制造端与技术端打通。倚仗东风数十年工业制造沉淀,双方通过联合实验室、共享研发平台,实现研发效率与品质的最大化。比如最新开放的联合创新实验室,覆盖车载软件、智能驾驶乃至AI泛场景实验,极大地加速了产品从图纸到落地的周期,将其对行业的引领力直接拉升到新层级。
有趣的是,伴随合作不断进阶,东风奕派和华为打造的新车型轮廓逐渐清晰。与岚图共享“基因库”之余,这款新车又另辟蹊径,据合作方内部透露,这将是搭载华为最新一代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5两大黑科技的东风智能精品系列成员。眼下,产品正经历夏季极限测试,地点选在新疆火焰山70℃高温环境下,从零部件到动力系统全方位检验极限性能,还同步开启第二期KOC用户调研会,直接邀请真实车主和潜在用户参与体验和反馈。
为什么说这款新车极可能成为下一个爆款?首先,“岚图效应”已经充分展现了华为和东风的协同威力。岚图FREE+和梦想家等车型上市即爆,不仅靠智能技术做支撑,还靠东风十几万质量检测点、全链条品质管控加码,成为新能源市场新标杆。数据显示,2024年岚图车型的用户净推荐值稳居同级前列,售后网络也在快速扩张,东风与华为的品牌力与“用户社群运营能力”实现倍增。伴随乾崑智能技术广泛部署,已有超50万名用户亲身体验华为智驾,累计达成超14亿公里自动驾驶里程,多项场景下事故率远低于行业平均。
干货还远不止于此。就在近日,华为先后向市场推送乾崑智能系统4和鸿蒙座舱平台的OTA升级,包括高速路段无感导航、智能泊车、跨终端信息流转等能力,很多车主反映体验已经和智能手机一样丝滑。新的DH项目车型,则会率先搭载这些技术,并针对东风用户需求深度定制。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开发过程并非闭门造车—所有配置和体验都要经过KOC(核心用户意见领袖)的监督,甚至连副驾驶娱乐区和乘坐空间感受都要进行“挑剔”测试。
新车上市期限已经初步明确,按照联合研发进度,新车型将在2026年正式登场上市。而且有传言称,首秀地点极有可能会选择在华为和东风的大本营武汉,实现从实验室到“车水马龙”街头的跃迁。业内人士分析,这款新车或许会让目前中国20-35万元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重新洗牌。无论是乾崑智驾4的识别能力,还是鸿蒙座舱5的大屏互动,无不为东风汽车带来“增智提质”的核武器,加之东风中央企业级的生产、品控体系,为产品赋予更高市场溢价。
历数东风这些年的转型之路,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从军工基因到民用爆款,不断求变求新。再加上华为的ICT、人工智能、软件创新力,双方合作已不再只是工程技术的叠加,而是全维度的“生态共建”。每一位新车用户不仅买到了一台智能座驾,更体验到贯穿整车生命周期的智能场景。举例而言,新车型极有可能成为全国首批实现全域无人代客泊车的量产车,融合东风工艺标准与华为的视觉识别“黑科技”,让“智慧停车”从弯道超车变成赛道领跑。而其智能座舱则突破车载娱乐的固有限制,主打多终端协同、健康监测、家庭互联等创新体验,用更懂中国家庭生活方式的方式取悦消费者。
回溯整个合作过程,行业为何如此紧盯?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优胜劣汰、头部品牌“圈地”提速阶段。一边是特斯拉、理想、蔚来等新势力卷起技术“风暴”,另一边则是比亚迪、吉利等集成创新不断。东风和华为融合之下显然要走出一条属于中国制造和自主技术并进的“特立独行”路线。可以预见,随着高水平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大规模普及,新车型在安全碰撞测试、能源效率、长途续航等维度,也将呈现不俗表现。图片资料显示,当前新车项目工厂正全面提速,机器人协作的智能产线每天以秒级节奏组装零部件,再通过海量传感器动态监测,确保每一辆出厂新车品质稳定如一,这背后的工业硬实力称得上细致入微。
行业人士纷纷预测,2026年这款新车正式亮相后,很可能会带动中国整车产业国产化、智能化、电动化的再升级。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不只是一台“网红新车”的诞生,更意味着智能汽车从“科技秀场”真正走向“寻常百姓家”。对汽车市场而言,这不仅仅是领导厂商的又一次博弈,而是中国自主品牌集体突围的标志性拐点。
当下,东风和华为的这种深度合作模式已成为中国智能汽车高端市场的新样本。面对技术更迭和市场风云,这样的“制造+科技”联盟正在助推行业不断进化。相信围绕他们即将联袂发布的新车型,不仅买车人、投资者、业内专家会持续关注,甚至还会激发产业链上下游一连串创新火花。如果未来所有车企都能敢于在模式和技术上打破壁垒,那中国智能汽车的路一定能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