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一边是油价跟坐了火箭似的,每次去加油站心都跟着滴血;另一边是新能源车的宣传铺天盖地,什么智能、环保、省钱,听着就让人心动。
很多人脑子一热,觉得再买燃油车就是跟不上时代,就是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可事实真就这么简单吗?
不少已经换了新能源车的车主,开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这趟“时髦”赶得有点闹心,有些当初没想到的问题,现在正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所以,买车这件大事,到底是该随大流选择新能源,还是坚守传统的燃油车,这里面的门道,咱们今天得好好聊清楚。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钱的问题,都说开电车省钱,这话不假,但它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家里得有条件安装私人充电桩。
如果你家小区有固定车位,物业也配合,能顺利安上一个充电桩,那你的用车生活确实会非常惬意。
利用晚上十点以后到第二天早上的谷时电价,一度电也就三四毛钱。
咱们算一笔账,一辆普通的家用电车,百公里耗电大概在15度左右,这样算下来,跑一百公里的花费还不到六块钱。
这个成本,别说跟油车比了,就是跟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月票比起来,都显得特别有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早晚高峰时段,路上跑的绿牌车越来越多,根据交通部门的统计,五环内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五。
除了不限行的政策福利,这种极低的日常使用成本,是吸引大家购买电车的最主要动力。
但是,如果你没有安装私人充电桩的条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你只能依赖外面的公共充电桩,那省钱这两个字就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公共充电桩基本都是商业用电,价格可就不那么友好了。
白天充电,一度电的价格普遍在一块五到两块钱之间,这里面还包含了服务费。
这么一来,你跑一百公里的成本就可能要三十块钱左右,平均每公里接近三毛钱。
这个价格,和一些以省油出名的日系混合动力车型相比,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甚至可能还会更高。
而且,你还得搭上找充电桩、排队等候的时间成本。
那位刚换车就后悔的朋友,就是吃了这个亏,他本以为能省下一大笔油费,结果发现每天花在充电上的时间和金钱,远比想象中要多,生活便利性反而下降了。
说完了钱,我们再来聊聊出远门的问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续航焦虑”。
这绝对不是网上编出来的段子,而是每一位电车车主都可能要面对的现实。
汽车厂家在宣传册上标注的续航里程,通常都是在最理想的条件下测试出来的,比如不开空调、匀速六十公里行驶等等。
可一旦你真正开上了高速公路,续航里程就会大打折扣。
有专业机构做过测试,一辆官方标称续航430公里的特斯拉Model 3,在高速上保持120公里的时速,并且开着24度的空调,它的实际续航里程会锐减到290公里左右,几乎是打了七折。
这意味着,你原本计划好的一次性跑完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就必须要在中途找服务区充电,否则就有在高速上抛锚的风险。
平时出门,这种焦虑还能通过提前规划路线来缓解,可一旦遇上节假日,那简直就是一场考验耐心的“噩梦”。
逢年过节,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前排起长龙的景象,已经成了新闻里的常客。
想象一下,在京港澳高速韶关段的服务区,三十个充电桩前,密密麻麻地停着四十几辆等待充电的新能源车,平均每辆车都要等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充上电。
旁边加油站的燃油车,五分钟加满油就走了,而你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心里干着急。
就算你幸运地排到了,快充也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把电量充到百分之八十,要是再不巧碰到个别充电桩是坏的,那心情可就真的要崩溃了。
这种不确定性,让很多电车车主对于长途自驾游都心存畏惧。
除了使用中的烦恼,还有一个大家在买车时容易忽略,但事后会非常心疼的问题,那就是保值率。
汽车作为一件消费品,贬值是必然的,但不同类型的车,贬值的速度可差远了。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3年保值率报告,开满三年的纯电动汽车,它的二手车残值率平均只剩下42%,也就是说,当初买车的钱,三年后就蒸发掉了一大半还多。
而同级别的燃油车,三年后的保值率通常还能维持在63%左右。
举个例子,一辆新车价35万的蔚来ES6,开了三年之后,二手车商的收购价可能只有14万,直接亏掉了21万。
而一辆14万的丰田卡罗拉双擎混动版,三年后还能卖到9万块钱。
这一对比,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对于那些打算三五年就换车的消费者来说,纯电动车过低的保值率,意味着更高的换车成本。
更让人担忧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后期费用。
首先就是动力电池。
虽然厂家普遍提供了八年或十五万公里的质保,但电池总有衰减和需要更换的一天。
一旦出了质保期,更换电池的费用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现在电池原材料价格一直在波动,像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报价就在不断上涨。
以一辆比亚迪汉为例,如果需要更换整套77度的电池包,费用高达7.3万元,这笔钱都足够买一辆全新的小型轿车了。
这无疑是悬在所有电车车主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其次是保险和维修费用。
同价位的电车,每年的保险费用通常要比油车贵上15%到25%。
原因很简单,电车修起来太贵了。
为了追求轻量化和车身刚性,很多新能源车采用了“一体化压铸”技术,车身后半部分就是一个整体。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但缺点是一旦发生碰撞,哪怕只是局部损伤,也可能需要整体更换,维修成本极高。
再加上车身上遍布的各种雷达和传感器,比如一个小鹏P7的追尾事故,定损金额达到3.8万元,其中一个激光雷达就占了1.2万。
相比之下,传统的燃油车,换个保险杠可能也就两三千块钱。
这些潜在的高昂费用,都是在购车时需要仔细权衡的。
那么,综合来看,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买新能源车,什么样的人还是老老实实开燃油车呢?
其实答案就在于你的实际使用场景。
如果你主要是在市区内通勤,每天的行驶距离不长,家里有固定的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不经常跑长途,并且打算一辆车开上八年十年,那么纯电动车无疑能为你节省大量的用车成本,带来安静舒适的驾驶体验。
但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经常跨省出差,或者你是一个热爱自驾游、向往远方的人,又或者你居住的老旧小区根本没有条件安装充电桩,并且你换车的频率比较高,那么一辆成熟可靠的燃油车,或者是一辆没有续航焦虑的混合动力车,才是更稳妥、更省心的选择。
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它既能上绿牌享受政策便利,又能用电实现短途零油耗通勤,长途出行时又能用油,彻底告别续航焦虑,对于很多处在中间地带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折中方案。
在做决定之前,不妨先给自己列一个清单,算一算自己一年要跑几次500公里以上的长途?
小区安充电桩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辆车你打算开几年?
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再去看车、试驾,才能做出一个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