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断臂求生 裁员两万关七厂 百年巨头如何渡劫

#教师节出游记录#

日产断臂求生 裁员两万关七厂 百年巨头如何渡劫

这一刻。

日产汽车正站在悬崖边缘。

全球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净亏损6709亿日元。

25年来最惨淡的成绩单。

有人说这是“车圈恒大”的爆雷。

但真相。远比表象复杂。

*

⚡️ 电动的浪潮 淹没了谁?

日产不是没有辉煌过。

2009年。

它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电动车Leaf。

一举掀开新能源革命的序幕。

但先发优势。没有转化为持续领先。

Leaf的电池技术迭代缓慢。

续航和充电效率逐渐被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海豹超越。

更致命的是。

日产在插电混动、氢燃料等领域几乎无所作为。

产品线单一。

吸引力消退。

如今Leaf月销量不足千辆。

连展厅C位都被新秀N7取代。

燃油车同样节节败退。

天籁在北美销量下滑12%。

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6.5%降至不足3%。

奇骏销量下滑16%。

而丰田RAV4、福特Bronco却逆势增长。

纯电与燃油。

两头失守。

双轨失灵。

是日产战略迷失的缩影。

📉 数字背后 是残酷的现实

2024财年。

日产全球销量334.6万辆。同比减少2.8%。

日产断臂求生 裁员两万关七厂 百年巨头如何渡劫-有驾

但真正致命的是中国市场。

销量69.7万辆。较2018年的156万辆“腰斩”。

2025年第一季度再跌27.5%。仅售出12.1万辆。

美国市场同样疲软。

销量89.8万辆。同比下滑9%。

市场份额跌至5.1%。

工厂运转率暴露了产能过剩的残酷。

中国工厂运转率仅45.3%。

日本56.7%。

北美57.7%。

远低于行业盈亏平衡点80%。

库存周转天数高达120天。

行业平均水平仅为60天。

这意味着。

资金被大量占用。

经营成本高企。

🔧 Re:Nissan 最后一搏

2025年5月13日。

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宣布“Re:Nissan”计划。

这是一场破釜沉舟的自救。

全球产能从350万辆压缩至250万辆。

工厂由17家减至10家。

裁员2万人。占全球员工15%。

削减5000亿日元成本。

平台数量从13个减至7个。

开发周期从48个月压缩到30个月。

计划推进速度惊人。

2025财年第一季度。

固定成本削减了300亿日元。

总交付成本转型团队提出4000个降本想法。

1600个已准备好实施。

7家计划整合的工厂中。

日产断臂求生 裁员两万关七厂 百年巨头如何渡劫-有驾

5家已明确方案。

但最关键的。

还是产品。

日产计划2027年夏季前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新能源车。

并首次将开发主导权交给中国团队。

目标24个月完成一款新车。

🇨🇳 中国团队 能拯救日产吗?

N7。

成为黑暗中罕见的光亮。

这款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纯电轿车。

上市18天大定订单突破万辆。

7月销量达到6455辆。

累计环比增幅65%。

选购N7的用户以35岁以下年轻家庭为主。

70%为首购或来自其他品牌增换购。

N7的成功。

验证了“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的可行性。

基于N7的良好势头。

日产迅速布局N系列产品线。

N6将搭载1.5L插混系统。

起售价有望压至10万内。

直接对标比亚迪秦L、吉利银河A7。

N8则定位高端SUV。

配备激光雷达。

计划与N7共享智驾方案。

三条产品线布局完成。

覆盖低、中、高端市场。

但挑战依然巨大。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是红海。

自主品牌市占率超过七成。

合资品牌面临“边缘化”风险。

日产需要的不只是产品。

更是生态共建的能力。

日产断臂求生 裁员两万关七厂 百年巨头如何渡劫-有驾

与华为、Momenta、文远知行合作。

构建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生态。

才是长远之道。

🌍 日产的困境 是传统车企的缩影

日产并非孤例。

大众宣布全球裁员1.2万人。

通用汽车裁员5000人并关闭部分工厂。

奔驰计划削减10%非核心岗位。

传统巨头纷纷陷入增长停滞、转型困惑。

技术转型与盈利模式冲突。

组织文化与市场需求脱节。

外部压力与内部协同失效。

成为共同挑战。

日产还与雷诺联盟内耗不断。

雷诺持有日产43.4%股份。拥有绝对控制权。

日产仅持有雷诺15%无投票权股份。

这种不平等关系让日产决策缺乏话语权。

协同效率低下。

文化冲突不断。

进一步削弱市场竞争力。

🔮 未来 能否长出“新骨”?

日产手握充足粮草。

可流动性资金总额达3.1万亿日元。

包括2.1万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还有1.8万亿日元未使用信用额度。

为转型提供坚实后盾。

但资金只是基础。

核心还是战略与执行。

日产需要彻底告别摇摆不定的过去。

坚定拥抱电动化。

将中国经验全球复制。

加快研发节奏。

日产断臂求生 裁员两万关七厂 百年巨头如何渡劫-有驾

推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

64年的追滨工厂即将关闭。

1780万辆车的生产传奇落幕。

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也是新时代的开始。

日产正在断臂。

但断的是过去。

能否长出未来。

取决于接下来两年能否把电动车卖成爆款。

否则。

百年日产。

真可能成为历史书里的注脚。

*

读者互动: 您认为日产能否凭借N系列实现逆转?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