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群里有人说,隔壁小区的老李头前脚刚从修理厂开回天籁,后脚就被女儿念叨落伍,理由很简单——年轻人觉得天籁从前形象太“爸爸车”,不时髦。结果终端那价格一出来,连一直坚守A级的老周都忍不住心动,说“天籁都快和轩逸掰手腕了”。你说这事儿搁去年,谁信?天籁现款2.0L XE裸车谈到八万九千八,拉上地方补贴,还扎进十万落地。比朗逸、轩逸这些老相好也就多点空间,但气场…差别有点像大伯跟小叔。
有人琢磨,日产这么玩,是彻底豁出去了。销售老王总爱咂摸:“库存其实蹭蹭多,得清啊。新一代马上就上,咋整?价格先放炮。”再细琢磨,听前台姑娘炒股语气——“本地化件多,LED大灯省掉点儿,能攒不少成本。”业内吐槽,人为啥不玩花活?就是冲着凯美瑞和雅阁那价位卡得死死的,就像超市里鸡蛋和牛奶被放门口,流量最大那个口子。销量也顶得住面子,元月到五月,比去年翻了两成多,九万级甚至成了店里走得最快的主打款。
但话说回来,这代天籁样子不一样。冰箱都讲设计年轻化了,汽车不能还套着老好人的壳子。天籁这回更像那种职场轻熟男吧?溜背线条,讲究个俯冲态。C柱直接“飞流直下”,远看像混个轿跑身段。A柱弄黑色,车顶跟车身两种配色,老婆看了眼还说“有点新势力味道”,尾灯一拉,晚上停路边,亮得有点耀眼,小区保安还当成啥进口品牌。
小场景插播一句,杭州那小陈(95年那批人咯),说以前天籁是“爸爸专属”,单位停车场新买的这台,一堆同事来围观,还猜是哪个电车新品牌新车,洋气!凯美瑞横着走是大叔、雅阁装少年,这轮天籁倒像找了个平衡,年轻但不哗众取宠,家里人也能接受。
其实家里坐过天籁的,多少嘴边会嘀咕一句“真是沙发”。日产“沙发厂”叫得不是白的。老婆老妈都说,长途出游,坐这天籁,比动车二等座都体面。三层结构,把座椅说成沙发一点不夸张,连中间的腰托我家小孩都挨个玩过。尤其后排,角度够缓,腿能舒展,开高速爸妈直接眯一觉,车内很静。老李头实测过,市区60码噪声计量了一下也就58分贝上下,比他原来那辆凯美瑞安静多了点。小范围流传的“隔音秘籍”,说是日产爱用液压衬套,“过坎儿不弹脚”。
当然动力没啥风头,2.0自吸+CVT,绕不开“平顺”。修车王师傅就爱念叨:“CVT少瞎跑,省心。出了事修便宜。”听说日产这代变速箱故障也比以前少了,年年保养成本少几百块。油耗,手糙点踩,也就五个六。年轻人也许追求爆发力,买它更多图平顺通勤和省心,尤其便宜油能加92的,没啥心理负担。竞品某雅阁1.5T动力好,但群里就有人吐槽:“堵车慢爬档位老顿、还得加95#,不适合工薪家用。”
配置这事儿老早成了“哑铃型”:要么买最便宜的,图升级家里用车,安全气囊、驻车、双区空调都给你;要么一步到顶,BOSE音响、HUD抬头、360全景,样样都上。12万那档,很多人觉得值,L2辅助开高速很省心。爱鼓捣电子设备的,15万那顶配,玩得明明白白。还有冷门梗,有车友说天籁中配隐藏彩蛋:“冬天座椅加热不只是前两位,后排偷偷也有。”
这波凯美瑞算有点“着急”。大众传言:局部地区优惠干到三万,但和天籁比,还差两万出头。至于混动那块,咱普通小地方自己算了,京沪深还会考虑考虑。三年残值是高,不可否认,但车友交流里都说,保值这口气拉不开5年内的实际差距。
顺便插个小八卦,维修圈有前一年事故天籁、凯美瑞对比,说同类型追尾下来,天籁保险理赔周期能快一周——件供应链更顺手,事故件便宜也是一说。还有邻居小马拿老天籁和新天籁PK,发现耐用是耐用,但新款后排出风口风量大点,夏天走国道不闷。
写到这儿,嫂子正好发微信:天籁尾灯里有蜘蛛网了,问咋办,修不修影响年检不。群友起哄:这价买个B级空间,还挑啥尾灯玻璃脏,日常开着省心可靠就行——比起城里通勤,真正值钱的,其实是这些年岁月静好。
天籁闹腾着降价这一阵,老李头的女儿倒是改了口风,周六晚上开着天籁拉着她男朋友出去兜风。男孩说:“这后排真宽敞啊,像在家。” 啧,这事儿,要不然说,车就跟人一辈子遇见几条沟几层沙发——天籁、A级、B级,分界线其实早就糊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