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看不懂,都市精英抢着买:这台卖八万的电驴有多玄学?

讲真,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都有种感觉,就是这个世界可能不是我想象的那个样子。

中年人看不懂,都市精英抢着买:这台卖八万的电驴有多玄学?-有驾

一台英国复古电动摩托,叫Maeving RM2S,续航145公里,卖差不多8万人民币。

中年人看不懂,都市精英抢着买:这台卖八万的电驴有多玄学?-有驾

你没看错,我也没打错,8万。

如果选个什么“大西洋四色”的涂装,对不起,价格直接奔着10万去了。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简直就是把韭菜两个字刻在脑门上了!

咱们先冷静下来,盘一盘这台车是个什么路数。电机7.2kW,最高时速110公里,两块可拆卸电池,总容量5.46度电,充满要6个小时。这套参数,你把它扔到国内任何一个电动车市场,超过五千块钱都会被老板娘用扫帚打出来,临走还得啐你一口,说你影响她做生意。

可人家就能卖8万。

为什么?因为前面有“英伦复古”四个大字。

这四个字,就是灵符,就是仙丹,就是任意门,直接把这台车的物理属性给干没了,瞬间升维到了玄学层面。这就不是一台车,这是一个“作品”,是一个“Style”,是一个能让你在街角咖啡店门口摆拍发朋友圈,并配文“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移动道具。

中年人看不懂,都市精英抢着买:这台卖八万的电驴有多玄学?-有驾
中年人看不懂,都市精英抢着买:这台卖八万的电驴有多玄学?-有驾

这套逻辑,简直是典中典。

我脑子里甚至能浮现出一个完整的场景。一个穿着精致马甲,留着打蜡胡子的都市精英,他绝对不会关心什么续航、什么充电速度。他要的是什么?他要的是当他把那两块“高贵”的电池从车上拆下来,提进自己那个位于市中心高级公寓的时候,那种与众不同的仪式感。这感觉,跟外卖小哥换电池那种为了生计的奔波,是两码事。一个是行为艺术,一个是糊口饭吃。性质完全不一样。

这车最值钱的部分,根本不是车本身,而是它所营造的那种“幻觉”。一种“我很特别,我很有品位,我没有被消费主义绑架,我只是在为艺术付费”的幻觉。

这就跟修仙小说里的法宝一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杯子,只要说是上古大能用过的,里面蕴含着一丝道韵,那价格就能翻一万倍。买家买的不是杯子,买的是那个“道韵”。Maeving卖的也不是摩托,卖的是那个“英伦范儿”。

但你别说,这套逻辑是自洽的。

因为会买这台车的人,根本就不是我们这些还在计算性价比的凡人。这就好像你跟一个买奔驰S级的人去聊五菱宏光有多么省油耐用,人家只会觉得你有点好笑。他买S级,要的就是那个三叉星徽标带来的精神马杀鸡,而不是车子本身有多牛。

讲真,那个大西洋四色油箱,额外收费7000多块,够我买台不错的二手小摩托了,还能剩下钱天天吃猪脚饭。但对于目标用户来说,这7000块,买的是独一无二,买的是社交圈里的谈资,买的是“你看,我的品位就是这么刁钻”。

中年人看不懂,都市精英抢着买:这台卖八万的电驴有多玄学?-有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看这车,第一反应是:下雨怎么办?放路边会不会被偷?电池衰减了去哪换?售后点在哪里?

但人家目标用户想的是:今天配哪条围巾跟我的车比较搭?在哪个街区拍照光线比较好?

这就是维度打击。

所以,你看这台车所谓的技术升级,比如后轮加宽了一点,增加了双人座,这些都像是为了让这个“艺术品”看起来更像一个“交通工具”而做的拙劣伪装。核心没变,内核依然是品牌玄学。那个所谓的“油箱”,其实根本不是油箱,它是一个“信仰容器”,里面装的不是汽油,是车主对“英伦精神”的全部想象。

这套玩法,在汽车圈里特斯拉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什么内饰、什么公差、什么刹车,他只会觉得你在亵渎他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柠檬精,对着人家的奢侈品指指点点。

中年人看不懂,都市精英抢着买:这台卖八万的电驴有多玄学?-有驾

但转念一想,这不就是当下消费市场的真相吗?一边是价格战打到飞起,车企们一个个掀桌子,高喊“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恨不得把餐厅直接爆了,大家一起成盒。另一边,就是有这种品牌,云淡风轻地卖着一个又一个“工业艺术品”,活在另一个次元里。

一个世界,两种规则。

所以你问我这车能不能在当地市场更上一个台阶?这问题本身就问错了。

人家根本就没打算“更上一个台阶”。这玩意儿就跟爱马仕的包一样,它的使命不是“走量”,而是“存在”。只要它还存在,还在用一个荒诞的价格刷新你的认知,它就能持续地为这个品牌的神坛添砖加瓦。

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至于实用性?那是什么?能吃吗?对不起,在信仰面前,一切皆可献祭。

中年人看不懂,都市精英抢着买:这台卖八万的电驴有多玄学?-有驾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