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致歉天门山,承诺全力修复场地损失,并赔偿相关费用

最近,关于奇瑞汽车在张家界天门山挑战“天梯”失败的事,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大家可能都看到了视频或者图片,一辆崭新的车停在陡峭的台阶上,进退两难,旁边的护栏还被撞坏了一截。

这件事看起来像个意外,但仔细琢磨一下,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可真不少。

奇瑞汽车致歉天门山,承诺全力修复场地损失,并赔偿相关费用-有驾

这究竟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失手了,还是一场从策划开始就没把细节想周全的营销活动呢?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事的来龙去脉。

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个挑战到底有多难。

天门山的“天梯”可不是咱们平时爬的楼梯,那地方是给游客步行登高、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

根据公开的数据,这条路总共有999级台阶,全长差不多300米,但垂直高度差却有150米,这相当于50层楼那么高。

算下来,整个台阶的平均坡度达到了惊人的45度,有些地方甚至更陡。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们平时开车进出地下车库,遇到个感觉很陡的坡,一般也就15度左右,超过20度都很少见。

45度的坡,对汽车来说,几乎就是一堵墙竖在面前。

不光是陡,山里湿气重,台阶表面常年都是湿滑的,而且台阶的宽度对汽车来说非常狭窄,轮子稍微偏一点就可能出问题。

可以说,开车上这里,考验的不仅仅是车子的马力够不够劲,更是对车辆的四驱性能、轮胎抓地力、底盘稳定性以及驾驶员技术的终极考验。

奇瑞这次拿来挑战的,是他们刚上市不久的一款新车,叫风云X3L。

新车上市,总想搞点大新闻,让所有人都知道它的性能有多牛。

所以,奇瑞选择了这么一个极具看点和难度的地方,想来一场“一战封神”的表演。

活动开始前,奇瑞的高管还在网上大力宣传,又是说挑战难度极大,又是说对车子性能要求极高,最后还满怀信心地喊话,要和大家“顶峰相见”。

这种营销方式,我们都理解,通过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来证明自己的产品力。

奇瑞汽车致歉天门山,承诺全力修复场地损失,并赔偿相关费用-有驾

要是成功了,那宣传效果绝对是爆炸性的,以后说起这车,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这车厉害,天门山都能开上去!”可问题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么高风险的活动,一旦失败,那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加倍的。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挑战进行到一半,车子没能继续往上冲,反而往后滑,一头撞上了护栏。

根据奇瑞事后发布的道歉声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车上的一个安全装置出了问题。

为了防止车辆真的失控滑下去,他们在车上系了一根安全防护绳,结果固定绳子的那个金属扣环,也就是所谓的“卸扣”,意外脱落了。

绳子失去了固定,一下子就缠住了右边的车轮,导致车轮被卡死,动力传不过去。

在那么陡的坡上,一旦失去动力,结果可想而知,车子就顺着坡道滑了下去,撞坏了护栏。

听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小零件引发的意外,运气不太好。

但我们普通人都会想,这么大一个活动,关系到品牌声誉和现场所有人的安全,怎么能让一个小小的扣环决定成败呢?

这就暴露出了第一个大问题:活动策划和执行上的严重疏漏。

奇瑞自己也承认,“对潜在风险的预估不足,对细节的把控存在疏漏”。

在一个公开的风景名胜区,搞这么危险的活动,安全保障应该是第一位的,是底线中的底线。

这个关键的卸扣,为什么会脱落?

是本身质量不过关,还是工作人员安装操作时没检查到位?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整个团队在风险控制上的不专业。

他们可能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让车子爬得上去,却忽略了万一爬不上去该怎么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这就好比登山运动员,光想着怎么登顶,却没把自己的安全绳系牢靠,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极大的不负责任。

其次,这件事引起很多人反感的,并不仅仅是挑战失败本身,更是因为它占用了公共资源,影响了普通游客的正常体验。

奇瑞汽车致歉天门山,承诺全力修复场地损失,并赔偿相关费用-有驾

天门山是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是属于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

为了奇瑞这一场商业活动,景区直接把通往天门洞的主要通道“天梯”给关闭了两天。

很多游客都是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慕名而来,就是想亲身体验一下爬上999级台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结果到了地方,却被告知“这里有活动,不对外开放,请您改乘电梯”。

这换谁心里能舒服呢?

游客的旅游体验被打了折扣,这份损失谁来弥补?

一个企业的商业活动,凌驾于公众的利益之上,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

这也让我们思考,景区的管理方在批准这类活动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对公众的影响?

是不是只要给钱,就可以把公共空间变成商业秀场?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件事也反映出我们一些国产品牌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心态。

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像奇瑞这样的中国汽车品牌,这些年在技术上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产品力越来越强,这是值得骄傲的。

他们敢于去挑战天门山这样的极限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的体现,是想向全世界证明“中国造”的硬实力。

这种积极向上、敢于挑战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但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让企业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为了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地搞营销,而且玩法越来越刺激,场面越来越大。

这种“极限营销”虽然能快速吸引眼球,但它就像走钢丝,走得好是英雄,稍有不慎,就会摔得很惨。

这次奇瑞的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反而因为准备不周、执行疏漏而损害了品牌形象,成了一次失败的公关案例。

这件事也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雄心壮志是好事,但必须建立在周密的计划、专业的执行和对社会公众的尊重之上。

真正的强大,不只是能爬多高的坡,更体现在做每一件事时的严谨、稳健和责任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