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坐在车行后面的小茶水间,修理工老孙一边抠着指甲一边跟我说起最近宝马X1出的新款。他说:“现在的X1你要是冲着曾经的驾驶乐趣去,那真得失望。以前的德味儿,现在都冲销售量去了。”
其实最近这批2025款宝马X1,圈里还挺多人讨论的。真说起来,31万多到35万这档,放在五年前敢开口卖的车还真不多。可现在,大家不是都奔着那四个蓝白块嘛。就这新X1,不少人买完隔壁邻居还在群里嘀咕,说“这车不是已经用双离合了吗?怎么跟高尔夫一个变速箱?”你问真懂车没,反正听起来都挺替人家操心。
师傅说得对,宝马X1现在主推25系列,全系都是2.0T的B48A20R机器,宣传最大功率167千瓦、扭矩300牛米。你要真讲配置,说混合喷射倒也不是啥新鲜玩意,好几年大众奥迪都用烂了。倒是发动机主动点火线圈,说白了,不就是让火花更旺点呗。真要聊冷门配置,我还见过台老外版的进口X1后排出风口有饮料加热冷却,国内这代没了,估计又是减配。
前两天有个车友,上海开出租的,说试过现款X1,城市路况怠速站住那个轻微抖动,第一次还以为是自动启停又来了,仔细一听,七速双离合只要慢慢蠕动,确实容易顿一下。修理厂里老冯说:“宝马的双离合,不比大众的好到哪去,干路上还能凑合,真堵起来晃得跟夏天扇蒲扇似的。”
销量吧,数群里那群数字党的自测,今年月均四千五百台肯定跑不了。不过奇怪就奇怪,高配X1 M35Li标价都忙着奔四十一万去了,还没有宝马X3卖得多。工地上一哥们调侃:“你三十多买X1,不如加点钱上X3,起码变速箱不难伺候,开高速还底气足些。”话糙理不糙,X3确实八速手自一体,低速跟车没那么窒息,毕竟也是宝马赖以生存的“老底”。
空间啊,这个倒没啥好挑的,标准轴距2802,这个水平就像北方家庭说的“坐个三四个大人带两孩子都不算小”,后排地板几乎纯平,出门旅游后背箱540升,够丢几个登机箱。用我云南表妹的话说,这车“整得宽落落的”,东北那边翻雪也不用怕蹭哪儿。可细心点的车主会发现,后备厢底下本来能放小杂物的格子,2025款干脆省了,厂家理由说是减重,谁信谁倒霉。
车机系统全系标配了iDrive 9,屏幕嘛,10.25跟10.7寸,眼见不大喜欢瞎炫技。倒是朋友提到,主驾下方有一套不显眼的无线充,手感发烫那种,群里山东车友说自已手机充一会能煎鸡蛋,啧啧。
智能辅助这块,宝马拿安全当由头,实际功能也就那点料。倒车影像和循迹倒车全系都有,但真要选全景360,还得多花5500块。至于那个智能驾驶Pro套装,下单要两万七,买还是不买,车友群几个大佬都说“纯亏钱”,毕竟国产蔚来、小鹏一买就是标配,宝马还在等人送钱。无独有偶,上个月有个女业主试过自适应巡航,说跟车还行,但一遇到国产车加塞,警报滴滴响个不停,差点让她下车找客服算账。
关于底盘和四驱,其实国内城市用前驱都绰绰有余,要真想在西南山区暴雨烂路上冲冲,X1的xDrive顶多对付点湿滑地面,要上高原拉泥路远不如老RAV4结实。我是北方人,去年回老家一街坊跟我感慨:“别看X1名字唬人,压根不是越野那块料。”
不少人问宝马还值不值买。现在新能源选项太多了,同价位无数比亚迪、理想那些功能堆满了。但家里有位叔叔偏说要这标,觉得“开习惯了宝马再看别的没那感觉”。其实他也清楚,X1的内饰不少地方是硬塑料,后排头枕就一块死得死,不支持上下调整,这都是厂家省料。但人家就爱这套。
维修呢,这一代X1前段时间曾出过空调压缩机异常响动的小毛病,杭州一家4S师傅理头发时随口就说:“出保以后这小件可不便宜了。”还有一回听说有车熄火后钥匙在里头锁住,不是bug就是“高级安全”,车友在微信群吐槽得热闹。
说到底,宝马X1原本是能让人有点体面开进CBD的车,全家老小聊胜于无,有排面又无辣味。你质问它动力或者改名“三缸”也没人会信,用车误区一抓一大把——有人以为高功率就能载货爬坡,结果后桥拉重物掉沟里,转天朋友圈成了新段子。
前两天小区楼下又停了一辆新X1,车主隔着远远比着手势,让邻居认车,旁边人说:“又不是买菜车,有啥稀罕?”然后门口便利店老板插嘴:“下回攒够钱,早买纯电的了。”
信源?也就一部分来自群友亲历和饭局扯淡,部分修车厂散播八卦,有的来自车辆终端自测,其余补全也就楼下新老司机强行分析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