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这事儿现在看,越来越像那句老话——“高手过招,点到为止”,可陈震这回,显然是没刹住车,一脚油门直接干到了墙上,还顺便把墙给撞塌了。
他那句轻飘飘的“对闪灵的辅助驾驶认知不够”,好家伙,简直是给劳斯莱斯的工程师们,当头来了一记如来神掌。
时间拨回到那个还带着国庆假期余温的下午,北京海淀的车水马龙里,一声刺耳的金属撕裂声,把所有人的目光都拽了过去。
一台崭新的劳斯莱斯闪灵,用一种极其扭曲的姿态,和对面的比亚迪宋PLUS“热情相拥”。
开车的不是别人,正是车圈里响当当的“二环十三郎”陈震。
现场照片那叫一个惨烈,比亚迪车头稀碎,闪灵也破了相,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烧焦味儿和金钱的味道。
最开始,大伙儿的剧本都写好了:逆行全责,酒驾毒驾排除,超速嫌疑跑不了。
这不就是一出标准的“有钱任性终被教做人”的警世恒言吗?
等着看陈震怎么赔那笔天文数字的修理费,这瓜吃着,香。
可谁能想到,这剧本它不按套路出牌啊。
先是受害人家属开着“温婉柳树学地理”的账号下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不易,眼看着就要上演一出“弱者对强权”的年度大戏。
可风向转得比翻书还快,没过两天,“卖惨讹钱”的帽子铺天盖地而来,家属瞬间被网暴到销号跑路。
这时候,大家心领神会,一撮下巴:“哦,私了了。”
这年头,钱能解决的问题,似乎都不叫问题。
本以为这出闹剧就此打住,没成想陈震才是那个憋大招的。
他硬是等了十天才发声,那篇回应堪称“公关语言艺术的活体标本”。
先把自己摆在一个极低的位置,承认“驾驶人是第一责任人”,这姿态,谦卑得能从裤裆里钻过去。
紧接着,话锋一转,开始“委屈”了——“平时劳斯莱斯开得太少,对辅助驾驶不熟”。
你听听,这叫人话吗?
一个靠评车吃饭的大神,说自己搞不懂一台车的驾驶辅助系统?
这感觉,就像一个特级厨师跟你说,他因为没用惯五星级酒店的灶台,所以炒糊了一盘花生米。
这锅甩得,那叫一个举重若轻,既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还顺道给劳斯莱斯贴了个“系统复杂,凡人勿近”的标签。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那“安全驾驶”的人设。
当年喊着“只买交强险,因为我开车规矩”的狠人,转头就因为开车刷手机被交警叔叔逮个正着。
这次更狠,作为阅车无数的专家,连最基本的路口观察都没做到,事故后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刷微博,道歉信里对受伤的人更是提都没提。
这份冷漠,比北京十月的风还刺骨。
这场车祸,恰好撞在了智能驾驶发展的风口浪尖上。
就在事发前,工信部还在为那个《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征求意见呢,里面那些规定,什么“脱手脱眼检测”、“禁用高阶智驾等宣传语”,简直就像是为陈震这起事故提前写好的批注。
你说巧不巧?
说白了,现在好多车企为了卷销量,把辅助驾驶吹成了“自动驾驶”,让不少司机产生了“车能自己开”的幻觉。
2025年那几起高速上的悲剧,不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吗?
司机们心大地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结果一觉醒来,天人永隔。
技术终究是为人服务的,它能帮你省力,但不能替你负责。
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生命这根弦就得时刻绷紧。
陈震这台撞得稀巴烂的劳斯莱斯闪灵,就像一面妖镜,照出来的,不光是一个网红车评人的双面人生,更是整个行业被资本和流量催生出的浮躁与虚火。
所以说,这车圈的天,哪是劳斯莱斯能搞塌的,分明是早就被自己人玩得摇摇欲坠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