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美国普通轿车在追尾卡车的事故中,成员重伤或死亡的比例相当高,约占据了死亡事故总数的10%。虽然目前的测试多聚焦于提升轿车的主动与被动安全性,但对货车尾部的被动防护却鲜有关注。
事实上,美国在2011年就已经由IIHS开始对卡车后部的被动防护进行测试,即所谓的Rear underride tests测试。同时,为了避免货车司机因疲劳驾驶而引发事故,联邦律还规定货车司机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并必须在工作间隙进行必要的休息。近期,IIHS还对之前测试未达标的厂商进行了复测。
Rear underride tests,也就是后防撞梁测试,主要是检验卡车后部下方的防护装置在发生追尾时能否有效阻止车辆钻入车底。测试中,一辆中型轿车(2010款雪佛兰迈锐宝,因其在美国常见且在安全测试中表现良好被选为试验车型)以每小时35英里的速度撞向静止的半挂车。每款半挂车都会经过以下三种情景的测试:
1. 100%重叠面测试:轿车完全撞到卡车后部的中心。
2. 50%重叠面测试:轿车车宽的一半与卡车后部重叠。
3. 30%重叠面测试:轿车车宽的30%与卡车后部重叠。
在2011年的首轮评估中,IIHS选择了美国销量前八的半挂车进行测试。在100%重叠面测试中,所有半挂车的后防撞梁均能有效防止车辆钻入车底;在50%重叠面测试中,有七款车型达到了同样的效果;然而,在30%重叠面测试中,仅有Manac的后防撞梁表现合格。此后,Great Dane、Stoughton、Vanguard和Wabash等公司对其后防撞梁进行了重新设计,并要求重新测试。
30%重叠面测试中,轿车撞到了挂车后护杠的最外侧,这一位置通常只有脆弱的防撞钢梁结构,无法有效吸收追尾时的巨大冲击力,这也是首轮测试中多款挂车不及格的原因。
为了应对这次迟来6年的复测,这四家公司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方案。
Stoughton、Vanguard和Wabash的方案是在后护杠的外侧边缘增加垂直支撑,以提升结构的稳固性。
而Great Dane则是在现有的垂直支架上增加了一个紧固件,形成更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并对防护钢梁进行了加固,以降低支架从拖车上被撕裂的风险。
经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改进后,这四家公司的产品均顺利通过了30%重叠面测试。
以下是测试过程的视频混剪:
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强制要求卡车尾部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并制定了相应的法法规,如美国的FMVSS223和欧洲的ECE R58-02等。同时,还有像IIHS这样的独立安全机构进行测试,并不断优化这些标准。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追尾碰撞时的人员伤亡。
将目光转向国内,我们早在2004年就出台了关于卡车防护装置强度的法规,即《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中的相关规定。然而,尽管有这样的法规存在,但其普及率却令人担忧。在路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卡车尾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而且国内卡车后护杠普遍采用的是普通防撞钢梁。因此,在发生追尾事故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总的来说,汽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中国家庭,这一变化不仅带来了舒适与便捷,也带来了拥堵、路怒和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各种事故。因此,我们在倡导文明用车、安全行车的同时,必须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各项科学法规得到有效实施,从而切实保护大家的出行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