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销量第一,是“技术逆袭”还是“压价博弈”?
要说近车圈火的,还得是零跑。上半年卖出了22万台,直接坐稳了新势力销冠宝座。这数据放出去,连理想小鹏都得捏把汗。
零跑这波操作确实狠。C11直接两万,十万出头就能把中型SUV开回家,这价格谁看了不迷糊?C16更绝,六座配置拉满,除了没冰箱,其他该有的全给配齐,直接对标理想L7。这种“明牌”式模仿,愣是把C16卖爆了8000多辆。
技术层面也不含糊。激光雷达都装到12万的车上,四叶草平台算力顶三个8155芯片。电池底盘一体化设计,后排地台直接铲平,朋友提的C11增程版,纯电续航比竞品多跑快一倍。这些配置堆起来,三四线用户根本扛不住。
但细品就有意思了。零跑全系车型载重都卡在375公斤,五座车相当于按人均75公斤设计。虽然符合国标,但对比同价位450公斤的标准,这底盘悬挂怕是省了不少料。朋友家四口人周末自驾,C11过减速带明显弹跳,这“抗造”程度确实让人有点担心。
更扎心的是售后。三四线城市修个车得跑八十公里,这种服务跟不上,销量冲得再猛也是空中楼阁。B10车主吐槽夏天开空调续航打七折,群里都在骂虚标。当理想卖一台赚几万,零跑得卖三台才抵得上,这种低价策略能撑多久?
零跑这波爆发像走钢丝。技术输出确实有料,但压价博弈埋下的隐患也不少。欧洲市场同款车贵50%还抢订,法国佬为抢T03打破头,这种反向输出倒是赚足了眼球。
说到底,零跑抓住了三四线用户要啥给啥的精髓。15万的车给L2辅助驾驶,终身质保,移动维修车上门换胎,这种实在劲儿确实讨喜。但长期来看,安全性和可靠性才是硬道理。销量一时爽,口碑崩了可就不好玩了。
零跑这匹黑马跑得快,但路还长。技术降本没错,但品牌价值不能丢。毕竟老百姓买车,图的是踏实不是便宜。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