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亮出“锌”武器,新巨头诞生,或成下一个宁王

近年来,走在路上,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身边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了,从家用轿车到网约车,绿色牌照已经成为城市里一道常见的风景线。

这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像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这些国产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甚至在国际上也开始崭露头角,让许多国外老牌车企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然而,在一片繁荣的景象之下,许多已经购买了或者正在考虑购买电动汽车的普通消费者,心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顾虑。

比亚迪亮出“锌”武器,新巨头诞生,或成下一个宁王-有驾

最常见的两个问题就是:续航里程够不够用,以及电池到底安不安全?

这两个问题,就像悬在电动汽车头上的两把剑,直接关系到大家的使用体验和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整个行业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难关。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简单了解一下现在市面上电动汽车用的主流电池。

目前,动力电池领域主要有两大派别,一个是三元锂电池,另一个是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的优点很突出,就是能量密度高,通俗点说,就是同样重量的电池,它能储存的电量更多,所以装上这种电池的汽车一般续航里程会长一些,而且在冬天低温环境下,性能衰减也相对较小。

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成本比较高,而且化学性质相对活泼一些,在极端情况下,比如受到猛烈撞击或者出现短路时,发生热失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火燃烧的风险会相对高一些。

而磷酸铁锂电池,则走了另一条路线。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和稳定,内部结构非常扎实,不容易发热,所以安全性要高很多,而且成本也更低,寿命更长。

比亚迪亮出“锌”武器,新巨头诞生,或成下一个宁王-有驾

但它的短板在于能量密度比三元锂电池要低一些,这意味着要想达到同样的续航里程,就需要更大更重的电池包,这会影响到车辆的整体设计和能耗。

尤其是在冬天,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衰减会更明显,续航里程打折的情况也更常见。

所以,现在的车企基本上都是在两者之间做取舍,追求高性能长续航的车型多用三元锂,而主打性价比和安全性的车型则倾向于用磷酸铁锂。

然而,无论是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命门”,那就是都离不开一种关键的金属元素——锂。

锂资源被称为“白色石油”,是新能源时代的战略性资源。

虽然我国的锂矿探明储量排在世界前列,但这并不能让我们高枕无忧。

因为随着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张,我们对锂的需求量也呈爆炸式增长,国内的产量远远跟不上消耗的速度,每年仍然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锂矿资源。

这就带来了一个潜在的风险,如果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或者主要锂矿出口国调整政策,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可能面临原材料被“卡脖子”的困境。

把如此重要的产业链命脉建立在外部供应的基础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比亚迪亮出“锌”武器,新巨头诞生,或成下一个宁王-有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一种能够摆脱对锂资源依赖,同时又能兼顾续航、安全和成本的新型电池技术,就成了整个行业乃至国家层面的当务之急。

就在大家将目光投向钠离子电池等其他技术路线时,比亚迪却悄然亮出了一张出人意料的王牌——锌离子电池。

很多人对锌可能不陌生,我们日常用的一次性干电池,很多外壳就是用锌做的。

锌这种金属,地球储量非常丰富,价格也便宜,本身导电性也很好,按理说是制造电池的理想材料。

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它一直没能在可充电电池领域大放异彩呢?

原因在于锌有一个很棘手的“老毛病”,就是在反复充放电的过程中,它的表面很容易长出一些枝晶,并且会发生氧化,形成一层“隔膜”,这会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没用几次就报废了,电流电压也变得极不稳定。

然而,比亚迪最近公布的一项专利技术,似乎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困扰业界多年的难题。

这项技术的全称听起来有些复杂,叫做“锌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其核心原理,我们可以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来理解。

比亚迪的科学家们,就像是给活泼好动、容易“生锈”的锌电极,涂上了一层特殊的“保护膜”。

比亚迪亮出“锌”武器,新巨头诞生,或成下一个宁王-有驾

这层膜非常薄,是由铟、铋、锡等金属的化合物构成的,它既能保护锌电极不被氧化,又能让负责传递能量的锌离子顺利通过。

有了这层“护身符”,锌电极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

这项技术带来的效果是惊人的。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数据,采用这种新技术的锌离子电池,可以实现超过3000次的充放电循环,在循环这么多次之后,电池容量依然能保持在92%以上。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意味着这种电池非常耐用,可以支撑一辆电动汽车使用很长很长的时间而不会出现明显的续航衰减。

在能量密度方面,这款锌离子电池可以达到200到250瓦时每公斤的水平。

这个数值正好处于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之间,它超过了目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意味着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同时又非常接近三元锂电池的水平,完全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日常出行需求。

更令人振奋的是它在安全性上的巨大突破。

传统的锂电池内部使用的是有机电解液,这种液体是易燃的。

比亚迪亮出“锌”武器,新巨头诞生,或成下一个宁王-有驾

而比亚迪的锌离子电池使用的是水系电解质,简单来说,电池内部的液体是以水为基础的,天生就具有阻燃性。

这就从源头上杜绝了电池起火燃烧的风险,对于一直担心电池安全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资源问题。

我国是全球锌资源储量和开采量的大国,锌储量占全球的20%,开采量更是高达32%。

这意味着,发展锌离子电池,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原材料的自给自足,彻底摆脱对进口锂矿的依赖,将能源安全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综合来看,比亚迪的这项“锌”技术,几乎完美地解决了当前电动汽车面临的续航、安全和资源三大核心痛点。

它既有接近三元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又有比磷酸铁锂电池更高的安全性,同时还拥有超长的使用寿命和不受制于人的资源保障。

这项技术的出现,不仅仅是比亚迪自身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有可能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此前,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公司也曾尝试过研发锌电池,但其产品循环寿命普遍只有几百次,与比亚迪的技术相比差距巨大。

如今,手握核心专利的比亚迪,已经开始规划大规模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预计到2027年,其锌电池年产能或将达到一个可观的规模。

可以预见,当这种更安全、更长寿、续航更扎实且成本可控的全新动力电池开始装车并推向市场时,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将迎来又一次技术上的飞跃,而比亚迪,也可能凭借这件强大的“锌武器”,在新能源的赛道上开辟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