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车主拉高速,5000公里后积碳显著改善,维修师傅支招

“你看你这排气管,又黑了。”上回邻居老王来借钳子,不忘凑到我那辆1.4T的小车后边,一摸,手上一层黑糊糊。邻居摇头:“这涡轮车咋就比你上回那轩逸自吸脏成这样?”

涡轮车主拉高速,5000公里后积碳显著改善,维修师傅支招-有驾

他也不是第一个这么嘀咕的了。其实不少人都纳闷,明明同样加的95油,为啥一换涡轮增压,排气管就贼爱积黑?隔壁修理铺那姜师傅嘴里经常蹦出一句:“涡轮嘛,活泼得很,就是脏点。”

进气太“辣”,自吸比不过

涡轮车主拉高速,5000公里后积碳显著改善,维修师傅支招-有驾

姜师傅说涡轮是“大风扇”,直觉没毛病。那玩意一介入,空气压进发动机,温度比自吸至少高出二三十度不止。“炒菜不怕火大,怕的是糊了锅。”原理差不多,温度一上来,汽油烧得快,氢都跑去找氧了,剩下那点“黑头”,全甩发动机里,靠气缸壁、活塞顶那一圈圈憋着,时间一久,黑粘粘就结厚了。这锅是跑不掉的。

城区堵来堵去,憋死老脏

涡轮车主拉高速,5000公里后积碳显著改善,维修师傅支招-有驾

说起来,我那1.4T朗逸自打五个年头,发动机从新车哗哗的变成现在有点喘,油耗反倒长了根筋。第一次去做清积碳时,师傅一拍帽子:“你这典型的,喷油嘴在缸里,天天低转堵路,小积碳都快钩出来炒菜了!”

涡轮为了榨油、省劲儿,现在普遍都是缸内直喷。有好处,动力奔,油省。可坏处是那油啊,不全乖乖地烧——总有些湿哒哒的汽油挂气门杆上,高温一炙,还敢保证不焦?自吸车型,比如老款1.6的伊兰特,喷油还老实点,喷在进气歧管外,不咋沾门。

涡轮车主拉高速,5000公里后积碳显著改善,维修师傅支招-有驾

冷门八卦插一嘴:有人说过大众发动机更容易喷油嘴积碳,修理厂的李哥也承认“自喷的压力更大,缸壁就容易喝油”。前些日子,有车友群里还传,有款冷门进口车配的分层燃烧直喷系统,本想省油,结果50,000公里下来,进气道里油泥厚得快比安利的清洁布还吸尘。

自家用法真有讲究——“别总龟着开”

涡轮车主拉高速,5000公里后积碳显著改善,维修师傅支招-有驾

我哥们在税务队开1.5T别克,油门永远不舍得深踩。“买涡轮省油,一脚到位”这是销售那阵吹牛的话。可市区都是2000来转,老堵着。姜师傅说,跑高速少,积碳多,没哪个公司车能幸免。自吸发动机喜欢高转,每次超过三千转,进气就好像泼水冲泥巴,“先吹干净再说”。早年卡罗拉1.8跑高速,老爸开过,每下高速排气管都明显亮一点。

修车小招加个人琐事

涡轮车主拉高速,5000公里后积碳显著改善,维修师傅支招-有驾

平时要真赶上积碳多,该咋整?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拉高速,我还被师傅教过一个带点方言味的小门道:“烧积碳得用‘真货’燃油宝,里面含PEA那鬼东西,专治顽固的。”但油一定别乱选,比如我小舅子网购的几十块钱一瓶,来了四五罐,灌了几次发动机反而哆嗦得厉害。正儿八经汽修店直说“买杂牌就等着二次见我”。

顺嘴说一下:听说有老本田车主坚持不用清洁剂,反而靠定期高速+油品,十来年积碳没闹大事。至于严重的,比如发动机亮灯、掉转、明显趴窝的,只能拆解清理。姜师傅那喜欢自夸:“打吊瓶、挖黑煤,技术活,别小看。”

涡轮车主拉高速,5000公里后积碳显著改善,维修师傅支招-有驾

误传也不少——

还有一茬误区前些日子聚会上聊起来。有个新手司机朋友觉得油品差才导致排气管黑,到处加高标油,换了一圈没改善。其实,影响最大还得归结于涡轮和进气温度、喷油结构这些根上,不单单是油的锅。

涡轮车主拉高速,5000公里后积碳显著改善,维修师傅支招-有驾

冷门配置瞄一眼,比如近年部分日系品牌的水冷中冷系统、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对降低积碳据说真有效。有师傅私底下曾讲,带自动加热节气门的老机子冬天反而积碳变少,没想到吧。

老车换新、二手一茬堆

涡轮车主拉高速,5000公里后积碳显著改善,维修师傅支招-有驾

那辆刚置换掉的09年自吸帕萨特倒几乎没怎么清过积碳,后来在车市摆了俩月,邻居老王咬咬牙才收,理由很简单:“黑不黑、脏不脏,老车筋骨结实点”。两个月前我那辆1.4T结结实实清洗一次,现在后排气管还没黑太明显,不过一想到过半年又得进车间,心里还是嘀咕。

各位都说买车图省心,可无论老T新T,修理铺、微信群、小区停车场,拉高转、插喷油、烧油宝、跑高速,基本哪家没这点积碳八卦。老姜每次接口就一句:“这活儿,没完!”

涡轮车主拉高速,5000公里后积碳显著改善,维修师傅支招-有驾

信源这块瞎掺点:姜师傅、李哥、小舅子、中关村车友群以及压马路遇到的某冷门品牌销售,闲聊攒下点小料。养台涡轮,说麻烦不麻烦,说干净不干净,反正热乎糊里呱唧、掐着日子清一清,跟当年烧煤的灶台子似的,后面还有故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