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汽车企业的产品布局基本尘埃落定,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各品牌为抢占份额使出浑身解数。就像一向颇具野心的小鹏汽车,今年推出了十万余元的经济型家用车,计划于明年涉足增程式技术领域,这类举动正促使汽车市场格局发生新的变革。
此次统计的是11月25日至12月1日的周销量数据,与前三季度相比,市场排名出现显著波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小鹏和零跑异军突起,跻身销量前列;而长期稳居第二的问界,在与华为解除合作关系后,名次下滑至第四位。究竟是短暂的发挥失误,还是竞争力下滑,销量榜单或许能给出答案。
稳坐榜首的是地位稳固的理想(1.19万辆)
令人诧异的是,理想汽车今年仅推出两款车型。其中理想Mega作为纯电动MPV,市场反响不佳,导致基于该车型衍生的三款纯电动SUV计划推迟至明年发布。另一款车型理想L6虽获得良好市场反馈,但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理想L7的销量。也就是说,理想今年并没有推出极具突破性的新车或前沿技术,然而其销量却依旧保持高位。这背后的原因,着实值得深入探讨。
位居第二的是实现逆袭的小鹏(0.94万辆)
上半年的小鹏汽车处境艰难,与初入汽车市场的小米相比,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但进入下半年后,小鹏仿佛找到了发展新方向,先是推出面向大众市场的Mona N03,拓展下沉市场,随后又推出小鹏P7+提升品牌形象。此前,小鹏单周销量仅约0.3万辆,排名靠后,而本周销量飙升至0.94万辆,成功实现逆风翻盘,与理想一同位居前列,在“蔚小理”三强中,只剩蔚来还未走出低谷。
保持第三的是默默崛起的零跑
零跑汽车此前已多次被提及,其产品定位类似于增程式领域的比亚迪王朝系列,以高性价比的增程式车型为主打。过去,由于增程式技术受众相对较窄,零跑未能像秦PLUS那样引发价格战。但随着明年众多车企计划涉足增程式领域,零跑恐怕难以再保持低调。此外,零跑近期明确表示不推出2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这种“亲民路线”虽有特色,却可能限制其未来发展,毕竟连丰田这样的品牌,也有雷克萨斯这样的高端子品牌。
下滑至第四的是面临转型的问界(0.77万辆)
问界与华为终止合作的影响立竿见影,市场表现迅速降温。一方面,华为下半年将精力分散到多个品牌,从问界到享界,再到近期的尊界,对问界的支持力度明显减弱;另一方面,问界自身也在积极筹备独立发展,比如赛力斯推出自主研发的超级增程系统,据悉新款问界M8将搭载该系统。问界能否在脱离华为后实现独立发展,仍有待市场检验。
跃居第五的是得到长安支持的深蓝(0.63万辆)
长安和奇瑞在市场布局上都颇具前瞻性,相较之下,长安更胜一筹。其一,长安较早布局增程式技术领域,深蓝品牌迅速跟进,与零跑一样抓住了市场机遇;其二,长安与华为建立合作,借助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赋能产品。凭借长安的增程式技术和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深蓝的成功顺理成章。反观奇瑞,虽与华为合作推出智界品牌且初见成效,但部分车型仍采用博世的智能驾驶方案,市场表现欠佳。
其他车企的表现
尽管未能进入前列,榜单靠后的车企同样展现出不容忽视的市场动态。
小米(0.63万辆)仅凭借一款车型,销量就逼近问界,且新SUV车型已在预热宣传,预计明年年初上市。
紧随其后的极氪(0.62万辆),虽然目前表现中规中矩,但相较于未上榜的腾势,已算表现不错,其与领克合并后的市场表现还需等待明年验证。
蔚来(0.41万辆)依旧未能实现销量突破,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逐渐成熟,其换电模式的竞争优势正面临挑战。最后,极狐(0.31万辆)市场表现不温不火,而智界(0.31万辆)首次进入榜单,显示出一定的发展潜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