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这事,真是越来越讲究“性价比”了,谁家能把价格打下来、配置提上去,谁就能在市场上笑傲一阵。最近闹得最热的,就是一汽大众新出的速腾L,11万出头的价格,直接把本田思域往墙角里按。大家不禁要问了:速腾L这么一搅局,思域还香吗?到底哪辆车更适合咱普通老百姓?
先跟大家把这事摆明白,买车为的啥?无非就是想用更少的钱,买到更靠谱、配置更高、用起来不闹心的车。从前买思域,那就是看中它的“地球梦”发动机,又省油又有劲儿,开着还有点运动感。可现在,速腾L来了,价格低了,油耗降了,配置高了,那想买思域的人该怎么选?能不能再等等再观望观望?
其实,这事表面上看起来是速腾L做了升级,把价格和油耗都压得更实惠,但背后的逻辑却是:如今的车市不再是哪个品牌牛就能永远牛。各家厂家都在拼命卷,用更多的配置、更低的价格,来抢用户。你看速腾L这次,指导价下调,配置还加码,本来预售说11.99万起,结果上市直接下探到11.49万,算下来比预售还便宜,将近10万就能买到,给足了消费者实打实的优惠。思域那边虽说有优惠,但总归老气横秋一副“我不会太便宜”的劲头,能拿出来的优势也就那么些。
可问题来了,真的便宜了就一定更好?我们就得思考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你是想要性能,还是想要面子?你是每日通勤接送娃,碎碎念油耗,还是一年就出去浪一次,追求操控感强、动力激情?这两辆车,速腾L和思域,其实各有自己的调性。
销量上,速腾L绝对是胜者。这不是吹,单单今年每个月2万台的销售量,已经不是小打小闹,直接拉开了和思域的档次。思域现在月销量也就三五千台,跟速腾L差好大一截。很多人买车就是看这个数据,“看大家都买啥,我就跟着买”,这心理非常普遍,也是大众的优势。
再说性价比,你会发现速腾L做得很“厚道”。官方说三款车型,价格从14万多到16万多,实际优惠下来,最低能做到11万多,还能叠加各种补贴,妥妥的10万级家用车。思域虽说高功版也能做到10万出头,但优惠没那么“实在”,有时候还得看地区,看店,看你的关系。大部分老百姓,肯定愿意多要点便宜,少受点折磨。但话又说回来,思域贯彻自己那份“运动范”,死扛着不放松,也不是没道理,毕竟人家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粉丝,不在乎那点钱,愿意为了均衡的驾驶体验多掏点,也是各花入各眼。
更有意思的,是动力这块。谁说思域“地球梦”就没人能打了?速腾L这次升级了1.5T涡轮,米勒循环、VGT可变截面等一堆黑科技,配上7档双离合,数据上看最大功率160匹,最大扭矩250牛米,跟思域高功版182匹马力、扭矩240牛米比,好像差点意思。但你真要日常开,谁能一天到晚都拉到红线?大部分时候这动力都用不上,大家更关心的是“油耗”,速腾L做到5.5升,思域还在6到6.3徘徊,一年下来多花不少油钱。油箱还从老款加大了一升,续航提升了70来公里,这些细节,才是真正打动用户的地方。
当然,有人又看空间和外观。这两车都是家用为主,速腾L车长都快逼近4米8,轴距也接近2米7,空间绰绰有余,不管装人还是装货,都挺宽敞。思域虽然也不小,实际用下来速腾L因为“德系”调校,内部空间还略有优势。至于车身设计和灵活性,本田一向主打运动,大众这次转弯半径优化,从5.8米到5.5米,灵活性已经差不多,日常市区掉头没太大压力。
说到这儿,不得不感慨一句,选车其实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有“合不合适”。你到底图啥?你要是家里人口多,或者就是天天接送上下班,追求省心、耐用,那速腾L摆在那儿,绝对能让你省不少事。你要是单身,或者就是喜欢偶尔激情一下,开山路、上高速、飙一把,那思域的运动好底子,也别招呼不及。
再聊聊配置差异,速腾L这三款车型的区别,全在于那些人性化的细节。比如精英型多三十项配置,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氛围灯、前后安全气囊,反正就是一分钱一分货。这种做法,也是大众一贯的套路,你多花一点,享受的东西就多一层。豪华型再加6000,又给你更大的中控屏幕、感应尾门、无线充电、双区空调等等。这些东西你平时用上的不多,但是用到那一刻,确实方便。说白了,钱袋子粗点的选个精英型,实用为王入个时尚型也不亏。
别看速腾L现在呼声高,其实大众也是被卷着往前跑,合资品牌这两年压力很大,自主品牌一个劲儿往上冲,空间、配置、智能座舱,什么都得硬刚,再不升级就得被淘汰。思域也未必就坐以待毙,等明年、后年,谁知道不来一波大动作?说到底,中国市场这么大,有性价比、配置优势的车永远有生存空间,谁也不用担心自己过气,只要能贴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省钱、省心、省力。
其实还有一个被忽略的问题,维修保养成本。速腾L不光购车便宜,后期零件随处可见,维修也方便,这德国车虽然没有日系车那么皮实,但大众的技术底子扎实,用上五六年问题也不多。思域那边,好在省油、发动机耐用,修起来也不算贵,就是碰上极少数小毛病不太好修。所以说,到底谁更适合你,还是要从实际出发。
还有人关心保值率,这点思域一直是合资车里的优等生,转手基本不用愁。速腾L虽然有大众招牌,但新款刚上市,表现还得看时间,市场到底怎么反馈,等半年一年才知道。
最后要说,选车这事琢磨到极致,就是“别人的选择是参考,你的需求才是标准”。喜欢谁就买谁,缺钱就看性价比,不缺钱就看喜欢。新速腾L的上市让这个市场更有趣——原来11万就能买到高配置、高颜值、高空间的合资车了。思域还香不香,不在于别人怎么说,只在于你自己怎么用。今天大家讨论的不是“谁赢了思域”,而是自己“到底想要啥样的车”。
看看这两年买车的趋势,越来越多人把“功能性”和“实用性”摆在第一位,八竿子打不着的运动性能、品牌信仰,终究还是少数人的爱好。大多数人,如今都盯着那条“购车花多少钱,能开几年,能修几次,万一出问题好修不好修”。速腾L这波价格和配置上的进化,正好适应了当下这股务实风潮,也许就是接下来几年家用紧凑型轿车的新标杆。思域要想翻身,也只能等下一个技术爆点了。
总之,买车回归到生活,所有的花里胡哨、炫酷宣传,其实都不如一句扎实的大白话:用得顺手,买得踏实,修得方便,省下的都是钱,过得踏实才是幸福。速腾L这波操作,真的把很多传统车企逼到了墙角,思域也必须再想些新招,否则可真就“不香了”。至于要不要爆单,先不着急下结论,咱再看看一年后谁能站到排行榜头条,那才见真章。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