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高山7预售发布,空间缩减配置拉满,售价引发讨论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这个魏牌高山7的新车预售,28.98万元的预售价,就冲着这个价格和配置,多少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思。明明车身尺寸没高山8、高山9那么大,但配置就是不缩水,厂家这算盘一敲,究竟是割消费者的韭菜,还是在跟竞品们拼刺刀?不得不让人琢磨一下,这车到底咋回事。

先抛个问题给大家:在消费一辆七座MPV的时候,大家到底最看重什么?如果你是带一家老小出去浪的那种主力,“空间”绝对是第一条。如果你是看重面子、配置这些附加值,那魏牌高山7现在这种做法是不是就让人觉得有点奇怪:轴距和长度缩水了,配置和动力却一点没降,这到底是真的为老百姓带来实惠,还是玩了一手“缩小的壳,丰盛的馅”的套路?

魏牌高山7预售发布,空间缩减配置拉满,售价引发讨论-有驾
魏牌高山7预售发布,空间缩减配置拉满,售价引发讨论-有驾

我先说说车身尺寸缩水这事。很多人看到七座,说必须得大空间,到底有多大?魏牌高山7把车长、轴距都缩减了,但主要是后悬变短了,前两排空间差不多,但受伤的变成了后备箱。厂家的逻辑其实很现实——咱中国家庭真把第三排坐满的概率其实不高,更多是第二排要舒服,第三排就是临时应急,剩下的也就是后备箱装行李。假如硬是把后悬加长,把空间做得巨大无比,结果变成一大家子出去,第三排还是空着,后备箱堆满了脏衣服和纸尿裤,空间再大也没用。而且厂家很聪明,第三排座椅手动折叠,一折就成大空间,这思路其实很接地气,很多人其实觉得电动折叠费时费电,手动更干脆利落。但你说手动折叠比电动好,这词嘛,咱也就是嘴上嚷嚷,真换到家里用,肯定还是觉得电动的香,毕竟科技改变生活嘛。

问题来了:配置不缩减到底值不值?你这车长变短了,价格倒是很硬气,28.98万掏钱买这块铁皮,你到底能得到啥?魏牌高山7把高山8高山9那一堆配置原汁原味搬过来,激光雷达、智能四驱、零百加速5.7秒这些“面子活儿”统统给你。后排娱乐屏车载冰箱全是标配,骁龙8295处理器、23扬声器原封不动,这桌“好菜”别说跟腾势D9、别克GL8的同价位比,就是再加个十万块钱都不一定有这么卷的配置。这种硬件,难听点说,你就是为了让家里孩子在车上不吵不闹,老人能葛优躺听歌打麻将,厂家满足你了。但这也让人有疑问:既然车身尺寸没那么大了,你还堆这么多高级货,是不是有点“秀肌肉”的意思?你真要舒适,空间其实没那么重要了,配置才是王道。要是厂家真给再便宜点,价格跌到个25万,性价比可以说一步到位。

说到智能化,这几年MPV市场都看到了一个趋势,谁都想在“智能座舱”上秀一波肌肉。高山7把骁龙8295芯片塞进车里,23个扬声器让你仿佛开着剧院到处跑,手势操控娱乐屏,咱以前在奔C、宝马上见过,现在直接下放到28万的MPV里,明显就是抄起趴的路线。这种堆料,其实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不是有点过剩?难道真的需要开车唱K做饭让每个座位都有小屏幕?现实情况就是,车上玩娱乐屏的永远是孩子,其他人顶多用来充个电刷个视频,厂家配置再多,实际用起来可能就成了鸡肋。但消费者又不得不看重这些“高端配置”,为啥?别家都有,咱家不能没有,面子上不能吃亏,不然开出去就被邻居说“你买的车咋啥都没有”。

魏牌高山7预售发布,空间缩减配置拉满,售价引发讨论-有驾

说到动力和油耗,这MPV市场里真正想做混动性能和省油的,以前大家都聊什么丰田、本田这些老外牌子,现在高山7直接用1.5T插混四驱,官方电池续航172公里,油耗7升多点,这数据直接打平线下几乎所有同价位竞品,甚至比老外的GL8还狠,一辆3.3吨的大家伙竟然还能做到5.7秒破百,谁看了不得惊呼“科技的力量”。不过你仔细一想,这数据到底对普通家庭是不是必须的?其实不是,动力过剩带来的最大好处只有一点——踩油门不掉链子,超车能从容。但买MPV的家庭,更多是稳稳当当地开,偶尔拉拉货或长途出行,你让这个“大家伙”当性能车玩,肯定不现实。所以,咱老百姓买这车,最关心的还是稳定可靠、省油养眼,厂家提供的这些强力参数,其实更多像一个“炫技标签”,你真用得上的场景,其实很有限。

咱再琢磨琢磨,这车预售价28.98万,厂家到底是想通过高配置吸引大家,还是变着法儿让空间变小、省点成本?有人说:这个价格你买腾势D9也差不太多,GL8油耗略高但空间又宽敞,要不是看中高山7的激光雷达和配置,谁还不想多留一点后备箱空间?而厂家又很聪明地把大部分配置都降不了,差异化点只在第三排,通风加热没了,手动折叠、手动遮阳帘这些轻量化方案,真正为你省到钱的地方,其实能否感知还得看个人需求。如果你买车带一家五口,每周最多出两次远门,第七座一年用两次,那这种“空间换配置”的方案可能刚好可以接受。但要是你天天全家老小挤满出行,第三排没舒适配置可用,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委屈。

魏牌高山7预售发布,空间缩减配置拉满,售价引发讨论-有驾

说到底,这车的做法还是在揣摩消费者心理,把各种配置组合,用“堆料策略”来掩盖空间上的缩减。厂家一边把技术往前拱,一边在空间上缩点边角,不丢失舒适感,但后备箱变小这事是不是倒退,那就两说了。如果你真的买MPV是为了长途全家出行,这点空间变化可能会不爽。如果你主要是为了日常家用、偶尔拉个人,这种配置直接拉满的做法,显然是比补空间更讨好人。

魏牌高山7预售发布,空间缩减配置拉满,售价引发讨论-有驾

然后再想想,这车上市之后真要成为爆款,还得看最终能有啥优惠活动。厂家现在只给个预售价,真等到正式上市,能不能把价格再压下去,再给个购车权益,搞点金融方案,吸引大家一波冲进去,才是造势的关键。毕竟,MPV市场大家都想做卷王,但最后拼的还是性价比。你有高科技,我有大空间,你拼智能座舱,我拼舒适体验,还得看老百姓最后掏钱那一瞬间,谁的产品更贴合实际需求,谁的方案更顺应市场。

魏牌高山7预售发布,空间缩减配置拉满,售价引发讨论-有驾

车长缩减配置不缩减,厂家到底图个啥?其实这背后的逻辑很复杂。一方面,车企们都知道老百姓“既要又要”,想价格低、配置高、空间大,但鱼和熊掌很难兼得。在技术已经拼到头的今天,拼什么都不是办法;另一方面,现在国内MPV市场已成红海,如果再硬碰空间那一头,不光成本高,实际销量也不一定能跑出来。厂家聪明地在空间不那么关键的地方做压缩,把节约下来的成本全砸在配置堆料上。让买家感觉“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一边满足面子和舒适,另一边又没有太明显的缺点。

魏牌高山7预售发布,空间缩减配置拉满,售价引发讨论-有驾

最终,消费者真正要想清楚的是买这车到底值不值?你家里真的需要那么大的空间吗?你真能用上那么多高级配置吗?或者说,你仅仅是图个面子,开出去“啥都有”的赶脚?如果你是那种对功能要求很强烈,对空间和配置有严格衡量的家庭,这车可能刚好切中需求。如果你觉得空间再大没用,看重的是配置和科技体验,那高山7确实能让你体验一把“全挂高端货的小钢炮”MPV。如果你什么都想要,那你还是得接受一点所谓的“割舍”——有取有舍,适合你自己才最重要。

说到最后,咱买车的逻辑其实一直很简单:谁能让我们的钱花得值,谁才能在这个卷成麻花的车市里留到最后。魏牌高山7这次“空间换配置”,其实也是给整个市场上的车企一个题——你到底愿意花心思琢磨老百姓的真实需求,还是光顾着堆参数拉流量?这问题,估计得让所有准备买车的人自己想一想,别人说破嘴也没用,毕竟车是自己开的,钱是自己花的,这道生意经,最终还是由市场来决定答案。

魏牌高山7预售发布,空间缩减配置拉满,售价引发讨论-有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