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新车消息就跟夏天的大雨一样,说来就来,一阵接一阵的。
工信部那边每次一公布新车申报的名单,就跟开奖似的,总能引起不少车友的讨论。
这不,最新一批名单里,起亚狮铂拓界这款车就冒了出来,而且这次还是个中期改款。
按理说,车子改款升级是好事,可这次狮铂拓界的新模样,特别是那张全新的前脸,一亮相就直接在网上炸开了锅,很多人看完申报图的第一反应都是有点懵,觉得这设计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
这也不禁让人想问,在现在这个国产车全面崛起的时代,起亚费这么大劲搞一次“换脸手术”,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
它能靠这个新造型,重新在国内市场找回自己的位置吗?
咱们先从这次争议最大的地方说起,就是这个外观。
新款狮铂拓界的前脸设计,可以说跟现在的版本是彻彻底底地划清了界限,风格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它用了一种非常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夸张的设计语言。
你看那个大灯,不再是规规矩矩的造型,而是不规则地向两边延伸,跟中间的进气格栅硬是拧在了一块儿,好像非要融为一体。
这还不算完,最上面还加了一根横贯车头的LED灯带,把整个前脸的视觉效果拉得特别宽。
这种设计,你往好了说,可以说是前卫、有攻击性;但从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审美来看,可能会觉得元素太多,有点用力过猛,显得不那么协调耐看。
这就好比做菜,好食材也不能一股脑全往锅里扔,不然味道就杂了。
审美这个东西确实是因人而异,肯定会有人喜欢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但对于大多数追求稳重、大气的家庭用户来说,接受起来可能真的需要一点时间。
相比之下,车子的侧面和尾部变化就小多了。
侧面线条基本没动,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样子。
车尾部分,尾灯用了一根黑色的饰条连接起来,形成了贯穿式的效果,这算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设计,晚上点亮之后的效果应该还不错。
总的来看,这次外观改动主要就集中在了车头,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看完了“面子”,我们再来看看“里子”有没有实质性的提升。
从申报信息来看,车身尺寸有微小的调整,车长增加了25毫米,达到了4695毫米。
这个长度的增加,说实话,就跟咱们身高长了一两厘米一样,不拿尺子量是根本看不出来也感觉不出来的,所以对车内的乘坐空间不会有任何影响。
不过好在狮铂拓界这款车本身的底子还不错,它的轴距有2755毫米,这个数据在同级别的紧凑型SUV里算是比较出色的,所以它的后排空间一直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优点,这次也算是保持住了。
再说到动力系统,这次改款依然提供1.5T和2.0T两种发动机。
1.5T的发动机参数没有变化,而2.0T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从之前的173.6千瓦提升到了180千瓦,多了将近7千瓦的动力。
动力强一点当然是好事,开起来可能会感觉更轻快一些,但这细微的提升,对于日常在城市里开车上下班的大多数人来说,实际感受到的差别可能并不明显。
所以综合来看,这次改款的核心部分,比如空间、动力总成这些,基本上还是维持了原样,主要的功夫都花在了外观的重新设计上。
那么问题就来了,起亚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去改一个争议这么大的外观,而内在的核心技术却没怎么动呢?
这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是整个韩系车目前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深深的焦虑。
想当年,韩系车凭借着漂亮的外观设计和相对实惠的价格,在国内可是非常受欢迎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已经强大起来了。
你看看现在十五万到二十万这个价位的SUV市场,竞争有多激烈。
一边是本田CR-V、丰田RAV4这些老牌的日系合资车,它们凭借多年的口碑积累,地位依然稳固。
另一边,则是我们国产车的“集团军”,像比亚迪的宋PLUS DM-i,直接用插电混动的技术,实现了超低的油耗和能上绿牌的优势;还有吉利星越L、长安CS75 PLUS这些车型,在内饰的豪华感、车机系统的智能化以及各种配置的丰富程度上,早就把很多合资车甩在了身后。
在这样前后夹击的环境里,狮铂拓界的处境就非常尴尬了。
从销量数据上看,它现在每个月也就卖个一千多台,这个数字在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里,几乎快要被大家遗忘了。
为了卖车,很多地方的经销商只能给出巨大的优惠,甚至传出了“打6.5折”的消息。
这说明厂家和经销商都急了,只能通过降价的方式来换取一点销量,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这次改款,可以看作是起亚的一次“自救”尝试。
他们可能是想通过一个极其个性、甚至有点出格的新外观,来重新吸引市场的注意,特别是那些追求与众不同的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但是,现在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理性了,大家买车不再是只看外表,更看重一辆车的综合实力。
你的车开起来省不省油?
车里的智能系统好不好用?
辅助驾驶功能跟不跟得上潮流?
在这些方面,坦白说,狮铂拓界和同价位的国产顶尖车型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狮铂拓界这款车,如果放在全球范围来看,它其实是一款很不错的车。
作为起亚的全球车型,它在世界各地卖得都很好,累计销量超过了700万辆,这足以证明它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的功底是扎实的,可靠性是经过了全球用户检验的。
可就是这样一款车,到了中国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就有点“水土不服”。
它的优点,比如机械层面的稳定可靠,是需要车主开上好几年才能慢慢体会到的;而它的缺点,比如智能化程度相对落后,却是任何一个消费者走进4S店,花十分钟体验一下就能立刻发现的。
那么,作为我们普通老百姓,如果正考虑买一辆这个价位的SUV,该怎么看待这款即将上市的新车呢?
我的建议是,先别着急。
如果你本身就是韩系车的爱好者,特别看重车辆的机械稳定性和耐用性,那么不妨等新款车正式上市之后,去店里亲眼看看实车,感受一下那个全新的前脸自己到底能不能接受。
不过,还有一个更划算的选择可能在等着你,那就是去关注一下现在正在销售的老款车型。
因为新款一上,老款肯定要清库存,那时候的优惠力度很可能会达到一个历史新高。
用一个更低的价格,买到一台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的全球车型,对于讲究实惠的家庭来说,或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时机。
至于这个新款,我个人建议大家不妨做个“等等党”。
等它上市一段时间,看看市场的真实反应怎么样,听听第一批车主的口碑如何,最重要的是,观察一下它的价格会不会很快就出现松动。
毕竟,在核心产品力没有革命性变化的情况下,单靠一张备受争议的“脸”,想在国内这个已经杀红了眼的市场里站稳脚跟,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