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上汽合作首发尚界H5,智能驾驶下放,产能交付成焦点

8月25号,尚界汽车和华为、上汽这三家联合在发布会上端出了自己的新作——尚界H5,一台主打性价比和智能科技的中型SUV。最低售价16.98万元,把一堆高科技直接塞进了20万以内的价位区间。上市仅1小时订单就突破了2.5万辆,18小时之内小订直接干到5万台,势头比烧烤摊上的鱿鱼还猛。

这车为啥这么抢手?首先,它是华为和上汽合作的第一款车,头顶鸿蒙智能座舱和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光环。还没开始交付,订单已经堆成小山。增程版能跑1360公里,纯电版最高655公里,续航直接给到足。点睛之笔是那颗192线激光雷达,之前只有华为高端车型才舍得装,号称“有位就能停”的自动泊车功能也一并塞进了车里。车圈的价格战打得正酣,比亚迪、特斯拉各种降价,华为这次索性把高配智能硬件全都抬进了20万以下的车型,搞得一堆网友说自己“花十几万开上了百万豪车的配置”。

不过,便宜也不是没代价。尚界是华为和上汽的首次联手,从高端车型的配置一路砍到二十万内,余承东还在发布会直言不讳:“这个智能驾驶系统的成本真不低啊,卖30万以下的都亏钱。”去年他说20万以下根本不敢碰,现在好了,自己疯狂催产能,一副“我亏我也要卷”的态势。行业分析师们看热闹不嫌事大,有人猜华为是打算靠以后软件订阅挣钱,毕竟车卖亏先占坑、服务挣钱慢慢补上。论坛里也有人扒拉,电池寿命、软件稳定性这些大头问题,会不会因为低成本而缩水?

尚界H5虽然订单数已突破五万,但关键是交付时间和实际体验。毕竟,别的车企以前吹得天花乱坠,等用户真提车,再发现自动泊车、智能驾驶各有各的“个性”。消费者最关心的,第一是车到底能不能准点交付,第二是那些宣传里的黑科技到底好不好用。这回华为把“豪车”级激光雷达和智能驾驶拉到大众价位,是不是噱头,还得市场见真章。

回头看的话,华为前几年做问界系列都是30万以上车型,主打高端牌。这次杀入低价市场,显然是要多圈粉、扩大用户盘。余承东也算拼了:“便宜车肯定不怎么挣钱,但现在不得不卷。”行业内的人观察,这波操作,华为目标很清楚——先让智能硬件普及,等大家习惯了,再靠附加值赚钱,比如自动驾驶的订阅费。不把软件做成后门,今后也能在智能座舱经营上分一杯羹。

华为上汽合作首发尚界H5,智能驾驶下放,产能交付成焦点-有驾

其实,这就像以前苹果手机带动行业风潮,华为这次是要把车圈的技术门槛拉下来。你曾经觉得“能自动泊车,车能看远道”的激光雷达、高阶智能驾驶,都是大几十万才能玩的东西。现在,十几万也有了。直接刷新了智能化家用SUV的套路。如果这车真能交付,并且稳定耐用,车市的新天花板可能就摆在眼前了。

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华为过去在高端智能驾驶能力上投入颇多,这次能不能把技术平稳下放到低价车型,还是得靠市场印证。毕竟降价容易,做好体验难。车主头几年最关心的是电池质量、软件不卡顿、智能驾驶别成摆设。说到底,谁都不想花不起眼的钱,买个只有花架子的“智能车”。

再说说这车的自动泊车。华为号称“有位就能停”,把192线激光雷达装进尚界H5,理论上泊车水平比同级别车高不少。试驾视频里能看到,它自己在狭窄小巷子里倒腾、原地掉头啥都能搞定,不用下车在停车场和人“斗智斗勇”。不过,激光雷达再牛,也得看实际路况。这东西在城市里好用,碰到老小区、乱停车,也未必没有bug。用户最怕宣传过分,交付车后连最基础的泊车都卡住。

谈到智能驾驶,华为系统过去在30多万的问界M9上试水,行业里口碑不错。此次下放到仅16.98万起的尚界H5,相当于“白菜价请客,满桌都是硬菜”。但别忘了智能驾驶可不只是硬件比拼,还涉及大量软件迭代和实际路测。有些品牌一到复杂天气,导航就变成了“瞎子乱撞”。华为这套系统如果能完美适配大众日常出行,会是行业里程碑。但万一缩水,用户的吐槽也不会留情。

续航方面,尚界H5增程版1360公里、纯电版655公里。不少人盘算着,光增程能力在万里长路上就能省下不少烦恼。充电频率降低,假期自驾游也踏实点。关键看电池品质,低价车型拼成本,万一电池缩水,后期维修压力会不小。消费者心里有数,买家用车首重稳定耐用,浮夸配置如果不能配合长时间安全使用,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价格战这几年行业内你追我赶。比亚迪、特斯拉相继降价,华为尚界这次直接用智能硬件打破“技术高地”套路。看起来配置都是高端货,价格却切入购车主力区间。行业人士揣摩,华为也不是真的指望靠尚界H5一款车大捞特捞,反而想以此撬动车圈风向,推动智能驾驶和激光雷达成为市场标配。

产能和交付也是一大看点。据余承东公开的话说:“产能压力巨大”,看得出来上汽和华为准备短线冲一波市场。但是每一次新车上市,交付节奏决定了用户体验。一旦产能掉队,用户候车时间增长,口碑下滑速度跟坐滑梯一样快。其他品牌也盯着华为首款低价车型怎么落地,毕竟大众市场是真正的兵家必争之地。

技术下放不是没难度。高端智能驾驶和激光雷达最怕缩水版。用户买车最怕厂家玩减配,功能缩水、体验变差,后期维护也麻烦。如果尚界H5真能照宣传来,未来十几万价位也能享受“豪车”智能体验,车市估计就得重新洗盘。“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今后买车,看重智能配置的年轻人,咬紧牙关找高科技车型的比例会更高。

尚界H5这一波上市,把价格和技术直接拉低了行业门槛。最尴尬的是,对手们不得不调整策略,比亚迪、特斯拉这些老牌劲旅重新研究定位。华为现在还别指望靠这款车挣钱,反倒先拉流量,把用户数量上去了,后期靠软件和服务慢慢补贴亏损。每个企业都在摸索自己的盈利模式,这次华为,把车当成流量入口和体验窗口,短期拼技术长远拼服务。

华为上汽合作首发尚界H5,智能驾驶下放,产能交付成焦点-有驾

用户最感兴趣的,是等车交付之后,尚界H5各种智能黑科技到底能不能“落地为安”。过去不少车企吹得天花乱坠,许诺各种自动驾驶、智能泊车,最后让用户飞天遁地的幻想全成泡影。华为这次敢压低价格放开配置,也是一次行业大考。失败了还得修正策略,成功了,不只是华为,其它品牌也得往智能方向一起卷。

华为上汽合作首发尚界H5,智能驾驶下放,产能交付成焦点-有驾

现在车市的智慧化浪潮已经拦不住。华为和上汽这次把“高级货”搬上平价车,无论最后成败,至少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余承东认真卷了,尚界H5这波订单确实来得很快,连对手们都要重新思考下一步怎么走。智能驾驶、激光雷达这些技术,不再是高攀不起的名词,有可能成为家用SUV的标配。

当然,这场智能化“下放”还没尘埃落定。用户要买到真车,体验真功能,才知道尚界H5是不是名副其实。交付和口碑才是真正的风向标。行业里都瞪大眼睛,盯着华为的第一步能不能稳扎稳打。谁都知道,车市变化快,风水轮流转,谁能卷到底,才知道谁是真英雄。

一锤定音,技术到底该不该平价普及,得看尚界H5交付以后的表现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