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算盘打错了!车门打不开,公关先开火?
成都街头那辆烧成空壳的小米SU7,车门死活打不开的视频,这几天算是刷屏了。结果你猜怎么着?没等来事故报告,先等来了雷老板在发布会上的“抵制黑公关”宣言。这操作直接把我看懵了——车主的命,难道还没你家的口碑重要?
我算是看明白了,某些企业玩危机公关,路子就一条: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车都烧没了,人也没了,官方通报都确认司机酒驾了,这些事实闭口不谈,上来先扣一顶“黑公关”的帽子。这哪是回应质疑,这分明是堵大家的嘴。
恕我直言,这套“我弱我有理,你骂你就是黑子”的戏码,在2025年真的过时了。大家愤怒的点根本不是一起孤立事故,而是你小米汽车对待安全的那股傲慢劲。隐藏式门把手为了颜值牺牲紧急情况下的开门便利,这设计业内早有争议。结果呢?工信部2025年9月24日都发文要禁纯隐藏式门把手了,你家出事的车还是这设计。这难道也是“黑公关”逼你用的?
更讽刺的是,雷总一边喊着投入57亿搞智驾,一边在基础机械安全结构上抠抠搜搜。有供应链的朋友给我算过账,一套靠谱的双重开门冗余,成本也就多百来块。这点钱,在你们动辄几千块的精选配件里,连个零头都算不上。所以问题来了:是技术做不到,还是觉得用户的生命不配你们多花这一百块?
“我们所有检测都符合国标。”这话听着耳熟吗?当年多少车企拿着国标当挡箭牌,结果呢?国标只是底线,不是天花板。用户真金白银支持你,是希望你对安全有敬畏,不是让你拿着及格线当满分卷子炫耀。
说回这次事件,最让人后背发凉的是什么?是出事后的第一反应。车子安全不过关,要钱修;企业良心不过关,要命填。当一家企业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低头检查自身,而是跳脚指责环境,那离下一次悲剧,真的就不远了。
所以,别怪网友这次不买账。大家不是针对小米,而是受够了这种“重营销、轻安全;强辩解、弱担当”的行业通病。今天发生在小米车主身上的悲剧,明天可能落在任何一家热衷“造神”而忽视基本功的车企用户身上。
最后只想问一句:当你的车门在关键时刻打不开,你是希望企业忙着帮你开门,还是忙着在发布会上教你怎么识别“黑公关”?这个问题,留给所有车主思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