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陈振
来源 | 财经八卦(ID:caijingbagua)
引言:新车落地就打8折,50万的新车现价仅需5万,就连曾经加价买的小米SU7,短短1年时间,也跌价7万。二手车的行业神话正破灭。
短短几年时间,一众二手车商正在跟随着行业,经历着过山车般的起起落落。在2020年前后,风光无限的二手车行业,其中的暴利大到甚至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有的二手车商轻松日入十万,车子上午拿到,最快下午可以卖出去,销量最好的时候,一个车行一天就能卖掉十几辆车。
就算有车暂时卖不出去,但是放着也不会亏本,多数车型还能赚钱,一个车商有一台车,甚至整整放了2年,最后还是能盈利几万。
在2015年到2016年的时候,北京最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中最大的二手车商,一个门店1年的最高销售额,甚至达到了5亿元左右,流水之下的纯利润也是相当的可观。
可观到什么程度?甚至有的二手车商,年前卖车,年底就会去上海咨询中介,准备换一套上海豪宅。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在2015年的时候,全国的二手车商公司的注册数量,只有30万家上下,但是10年过去,这个数据整整翻了2倍以上,这个数量到了80万。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曾经辉煌的二手车行业神话,在这几年似乎正在破灭,从2023年开始,就不断有媒体发出“二手车行业正在面临生死困局”这样的内容。
图源:《华夏时报》
有关数据更是显示,92%的二手车商都陷入了亏损。现在各行各业都多少有些困难,但是既然是困难,必定是可以去尝试克服的。
为什么到二手车行业这里,这个“困局”就变成了“生死困局”呢?
因为现在二手车商,似乎正在面临着一个无奈又无解的局面——新车比二手车还便宜。具体便宜到什么程度?
比如早在2023年,一个上海的二手车商,在年前花了26万拿下了一部很新的岚图FREE,但是不久之后,最新款的岚图FREE的最低参考价,竟然为26.99万元。
二手车完全没了价格优势。当时这个车商以为这种情况,只是个特例,没想到这其实只是开始。
曾轻松日入十万的车商
如今千万流水只赚1万
在去年的互联网上,有关二手车的话题最出圈的,可能就是来自北京的二手车商褚会长,花了整整3倍的价格——990万拿下了红衣大叔的迈巴赫。
花了接近千万,超过了二手车行业正常价格的3倍,拿下了红衣大叔迈巴赫,这足以看出做为二手车商的褚会长背后的财力之雄厚。
透过这场高出几倍市场价的交易,也可以侧面看出褚会长在曾经暴利的二手车行业中,积累的财富厚度。
褚会长可以说是二手车行业由盛转衰全部过程的见证人。褚会长是在2002年在北京花乡,开了人生中的首家二手车门店。
当时别说是二手车了,就连新车的发展都还处于早期阶段,新车昂贵难买,二手车便从中获得了野蛮生长的机会。
而花乡在当时则占了北京绝大多数的二手车交易量。在当时的花乡,乃至当时全国的二手车市场,只要你有车,就不愁卖。
甚至越贵的二手车越有价。两百多万的豪车收回来,客户来了说买就买。
进入2010年之后,国内的二手车市场,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每天基本上都有不少于两千人,在花乡看车。
图源:网络
褚会长从2002年到现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面,也在二手车供不应求的爆发式增长中,完成了自己的财富积累——创建了包括三家子公司和一家售后中心组成的集团。
然而辉煌过后便是“盛极必衰”的开始。曾经日客户量几千的花乡,现在每天的客户量,只剩下了几百人。
如果不是线下市场的持续疲软,相信褚会长估计也不会跑到线上去做流量。可是现在就算是线上的流量,一众二手车商似乎也不好接了。
因为如今主流车型贬值太快,到二手车商手上,几乎是薄利。上海的一位车商,全年的流水有千万,但是实际盈利却只有1万元。
而且放久了甚至还会亏钱,一些车商甚至出现了卖一台亏上万的情况。还有一个车商花两百万收了台宾利,但是没想到最后却亏了80万。
不仅仅是传统燃油车,能源二手车贬值更是“一时一个样”,其贬值速度部分车型甚至到了“新车落地就打8折”的地步。
而8折还是贬值的基础,一些车型的保值率甚至更低。
新车落地打8折,
加钱买的小米1年跌了7万
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爆发的时期,在车圈内不少电动车都被冠上了“新车落地打8折”的说法。
一些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到底有没有这么不堪?此说法是真是假?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一财经》的记者经过一番走访后发现,此说法可能并非虚言。
首先从第三方二手车估价平台——精真估今年4月发布的榜单来看,只有1年车龄的纯电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排行中,就算是第一二名,其保值率也只是超过了80%,达不到100%。
图源:精真估
而第二名之外的车型,其保值率大多都在70%左右,保值率均没有超过80%。1年车龄的纯电新能源的保值率还勉强“能打”。
但是如果把车龄放开,扩展到3年车龄的纯电新能源,那么这个数据就更低了。3年车龄的纯电车,前15位的车型保值率,许多都在50%上下。
这还是平台上的数据,记者还到上海的二手车市场进行采访,在二手车市场总,部分电车保值率的数据更加“不忍细看”。
在上海的这家大型二手车市场中,新车落地打八折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这个情况普遍到什么程度?
图源:网络
哪怕是一些看起来很接近新车的“准新车”,只要落地了,就会面临被打八折的情况。
比如座椅套还在的极氪X,行驶里程还在两百公里以下,但是去到二手车市场卖的时候,二手车商也是以新车八折的价格收下。
一些车还被“打骨折”。比如才两年车龄的比亚迪汉千山翠,彼时的新车落地价格将近三十四万,两年之后在二手车市场只能卖十五万左右。
相比新车落地价,二手车价格暴跌了18万,打了至少五折。
图源:《第一财经》
之前刚出的时候,要加钱才能买到的小米SU7,如今一年多过去,在二手车市场上也要相较新车价跌价8万才能出手。
随着新能源车企之间的价格战和产品迭代的加快,许多新能源二手车的价格,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波及。
但是在这其中,却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特斯拉。在特斯拉上路比较多的上海,许多二手车商都会来到这里收特斯拉。
有一些二手车商甚至只做特斯拉的业务,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特斯拉的车型保值率相对比较稳定,特别是比较新的车,流转率比较高。
随着各大车企之间的“价格战”,燃油车的二手车价格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豪华品牌更是首当其冲。
曾经的豪车保值神话,随着BBA等一众豪华车品牌也加入到了价格战之后,如今也成为了泡沫,
二线豪华品牌降价,首当其冲“受伤”的就是二线豪华品牌,而在二手车市场中,二手的豪华品牌“受伤”更加严重,一些二线豪车的二手价格甚至下探到了几万。
不为人知的二手车交易黑幕
在二手车市场上,各大车商手中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交易法则——“一车一况一价”。之前主要为线下交易的二手车市场上,许多车商天然的掌握着信息差。
即使是现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依旧是鱼龙混杂,整个市场都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流程。
虽然现在线上已经有许多二手车交易平台,很多信息也被公开在网络上,但是和油车相比。
新能源汽车迭代很快,多数买家对各种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型号,还有电池的品牌类型,其实并不完全了解。
在网络时代,二手车商依旧在一定程度的掌握了交易的游戏规则和信息差。
二手车商在收车的时候,所检验车性能的指标,和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所在意的关键指标,很不一样,甚至完全不同。
二手车交易市场中的套路防不胜防,甚至还可能出现,即使消费者已经识破了,可依然解决不了问题的局面。
比如在2024年二手车圈就出了一件话题大事。二手车评估鉴定博主法检老崔,在收到一位粉丝车主的求助。
这位车主因父亲住院,需要车辆代步,就在朋友的介绍下,在二手车市场上买了一部据说只有8万公里里程的奥迪Q3。
可是买完之后,车主开了一段时间,发现车子不对劲,仔细检查之后,竟然发现这是部调表车,实际里程是16万公里。
在发现这是不调表车后,车主立即找到了车商,没想到车商对此也爱搭不理,大有货物出门概不负责之势。
没有办法,车主就找到了老崔,希望对方能给车子出具相关的专业检测报告。没想到等到老崔和车主再二手车市场上,找到车商沟通的时候,双方竟然还发生了冲突。
随着此视频的发出,许多网友也在评论区吐槽自己买二手车时遇到的套路。细看评论区才发现,调表车在二手车市场上,根本不是秘密。
在行业内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大事故”。甚至有些车商面对记者的隐藏镜头,还骄傲的介绍自己的“战绩”——手中的车连底盘都是拼出来的,但一样能卖出去。
而具体到新能源二手车,套路或许更加防不胜防。有二手车商告诉记者,很多来买二手新能源的人,大多数都不会去看电池衰减问题。
这些消费者依然还是用买二手燃油车的指标去看新能源,比如看车的电池年份,还有公里数这些基本指标。
而许多二手车商标明相关信息的时候,也只会标出车的上牌时间、落地价、公里数、电池品牌、续航等等。对重要的电池寿命健康程度,避而不谈。
写在最后
从2022年开始,一路迅猛发展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忽然按下了暂停键,虽然在往后的几年,二手车交易总量依旧在增长。
但是行业正在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这已经是一众二手车商不能回避的问题了。在最新统计的,第二季度二手车经销百强榜单里面,90%的经销商单车毛利在6%以下。
而毛利在4%以下的车商数量还在上升。二手车市场交易低迷,利润低薄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许多敢于突破的二手车商,也在往线上集中,他们希望通过在线上做流量的方式,来扩大客户面。
流量能否成为让二手车行业重回巅峰的“解药”,能否成为破解二手车交易乱象的镜子,这恐怕还得让时间去回答。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