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开汽油车的你,真的愿意马上买辆纯电动吗?不用着急回答,其实绝大多数人内心里都在打鼓。市面上说电车好,说新能源是未来,可真到自己掏钱那一刻,还是忍不住对续航焦虑、电池寿命、充电桩等各种鸡毛蒜皮的事犯嘀咕。本田这回的混动大动作,其实就是看透了大家这种心态,不急着把所有人赶去买纯电,反倒拿混动车给大家垫个脚,等你心里不那么慌再推你一把。
本田干这事儿算不上新鲜,但这次确实是下了狠心。2030年前推超10款混动新车,不光是画个大饼,还形同告诉大家:“以后买我们的车,不是混动就是纯电,油车逐步退场。”但这是不是一种*聪明*呢?你琢磨琢磨,现在无论欧洲还是中国,政策越来越逼着车企往新能源汽车去转,纯电被吹得天花乱坠,但卖得其实并不理想。大家早就认清了,纯电车的普及没有想象中快,反而混动成了市场的“保险带”。
一个问题要抛出来:为什么混动车型成了如今的大热门?你说技术厉害吧,其实油电混合早就不是啥新鲜玩意。十年前丰田就把这个事儿玩明白了,早把“省油”挂在嘴边。本田这些年也不是啥混动小白,从*CR-Z*到*思域混动*、再到*雅阁混动*,一路扑腾上来也算有积累。可早些年本田做混动,说直白点,还是有些“雷声大雨点小”。车型推推停停,不少产品昙花一现。但这两年本田算是真正把*混动技术*当主线玩,把品牌里的三根大柱子:CR-V、雅阁、思域,通通用上了混动技术,还让到店买车的大爷大妈也是能选混动的。
那么,混动到底能帮本田啥?首先肯定是省油,能少花钱谁不愿意?但真说技术,多数消费者其实根本搞不清楚串联并联那一套计算方法,他们在意的是开着顺手、安全靠谱省心,剩下的让工程师们操心去吧。更核心的,其实是混动帮大家少了对纯电的恐惧——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不怕长期电池掉链子、不用天天被续航吓尿。混动就像小时候学游泳,先抓着泳池边练不会沉水,练扎实了,哪天真敢松开手下水。
可问题又来了:这回本田按了混动“加速键”,是为了救自己,还是为了救整个汽车市场?本田一向以老谋深算著称,技术功底不错,但市场嗅觉更厉害。你没发现吗?市场热闹喊新能源,可好多品牌一头扎进纯电里,车型推得一堆堆,结果看年销量,惨淡得不忍直视。大多数人说环保是好事,但也想过日子,不肯用“焦虑”当代价。经常看到新造车品牌,拼命给电车搞“爆款”,拼屏幕拼智驾拼花样,可多数人只要稳定可靠能上下班的车。新技术都好,就是不能变成“新烦恼”。
所以本田这个时候用混动做过渡,细品其实是抢一个“舒适区”的生意。既给了技术上的升级,又不给用车生活添太多麻烦,还是挂着大家熟悉的名字。你说混动算不算新能源?肯定能算;你说是不是很创新?也就一半吧,多半是主实用。老百姓用车,更多是要日常场景解决,而不是去拍科幻大片。
再说本田“0系列纯电”。新闻里说得明白,研发没落下,概念车还搞得挺前卫,什么大SUV,什么造型很激进,可你看展出的,和到店能买到的差距总归会有。所有车企做电车,都喜欢先把“未来感”炒起来,等量产时往往一落地就变成了“妥协感”。这其实也是汽车业常态,大家做技术也做市场,但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
本田也讲得很清楚,说电车增长没以前预期得快。早期那批电车用户,不管是尝鲜还是环保先锋,都买了心头好,可后来大家发现电车也有自己的麻烦,不是省心省力地一步到位。市场反过来变得不激进,增长变缓,车企预期落空,其实是一种集体“回归理性”。谈电动化,不能只看技术,要看用户承受能力。大家都是普通人,买车还得算一笔细水长流的账。
你会发现,全球车企都被电动化这个“神话”咬了一口。前些年乐观得不行说要年年翻倍,后来细看统计发现吹大了。技术是好,现实却很骨感。充电桩不普及,电网供应压力大,电池老化、车辆残值,都是无法省略的问题。再大环境波动,原材料成本一涨,政策一变,谁都得重新算账。
这才是本田“混动加速计划”的底层逻辑,本田也好,丰田也好,其实就是嗅到了用户“怕新又怕退步”的纠结。混动既能省油又不用为续航当“电动局外人”,这就是一条中庸之道。所谓“过渡桥梁”,其实是把车企与用户的利益安排得面面俱到,既不让大家步子迈得太大,也不让技术进步中断。这种策略看似保守,实际上是让整个新能源转型不至于“一地鸡毛”,而是平稳推进。
再进一步想,这场汽车革命真能靠单一技术一口气实现吗?纯电是美好愿景,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层次,大家买车的需求完全不一样。日本车企一向精于此道,不是靠激进炒作,而是磨着性子搞技术,顺着市场慢慢渗透。有人说这不够勇敢,其实这是另一种智慧。所有技术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本田用混动延长转型时间线,让用户和自己都少些“阵痛”。
本田这种做法,对中国市场意味着啥?中国电动化提前快进了好几年,大量政策资金扶持,车企也卷得飞起。但冷静来看,用户基础和公共设施都还赶不上爆发。你说谁真的能做到用电车替代油车?只有极少部分愿用新能源优先的大城市居民,大多数还是仰仗传统模式。混动,成了既能追赶政策又不伤市场的“灵丹妙药”。所以不只是本田,最近你看丰田、日产、甚至国内品牌都在发力混动,说明这个市场大家都清楚一件事,技术落地得一步步来。
最后多问一句:大家真的需要“雷锋式”的新能源革命吗?其实大家更需要一场“不折腾”的过渡。本田用混动的策略,既是为自己争取转型缓冲期,也是帮用户争取适应期。这不新潮,但很真诚,也很实用。你那么想,未来几年,只要政策不突变,环境不暴走,混动会是主力车企的“基本盘”,纯电则是未来的“远期梦想”。等纯电车真正做到了像现在的燃油车一样便捷无忧,那才真有可能迎来市场的全面爆发。
所以本田这回不开“创业板”玩票,不做“激进派”赌风险,反倒稳扎稳打吃稳饭,这未尝不是汽车业最聪明的活法。用户得实惠,企业有时间,技术有步伐,市场不崩溃——这样转型,才算走得远又走得稳。混动不是终点,但必然是路上的必经之地。混动过渡,也是对这场新能源转型最老道的应对。你认同吗?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