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陪朋友去国产车4S店提车,销售小哥举着平板电脑讲解功能,问到车机流量资费时突然卡壳,眼神躲闪支支吾吾。 朋友当场冷笑:“连收费规则都说不清,售后能靠谱? ”结果出门就刷到J.D. Power刚发布的2025年销售满意度榜单——奇瑞766分登顶,传祺765分紧随其后,长安哈弗760分并列第三,可论坛里吐槽4S店套路的帖子还在首页飘着。
这份榜单直接把国产车服务撕成了两幅面孔。 奇瑞拿第一早有苗头,今年初全国80%经销商装了可视化维修车间,车主手机能实时盯着保养进度。 山东车主老李在论坛晒过视频:维修工拧螺丝的扭矩数据实时上传系统,想偷懒都没门。 广汽传祺被夸“稳健”更不是虚名,广州车主小陈交车时拿到一段360度验车视频存档,连轮毂刮痕都标了时间戳,销售说了句大实话:“万一扯皮,这比合同管用”。
最让人意外的是哈弗。 河北某4S店强制装潢的纠纷上月刚闹上热搜,客户曝出“不买5000元贴膜不让提车”,现在满意度分数反而比去年暴涨12分。 翻出后台数据才发现,三代哈弗H6的置换补贴兑现率冲到99.8%,厂家直接砍掉经销商垫付环节,补贴三天到账。 但天津车主大刘的遭遇更真实:“提车时销售满脸堆笑送鲜花,三个月后保养被强塞2000元清洗套餐——敢情高分全靠交车那半小时? ”
长安的并列第三藏着更尖锐的矛盾。 中国质量协会报告显示,长安在线客服响应速度连续三季度排自主品牌前三,可线下网点密度被吉利反超15%。 北京朝阳区的车主小王深有体会:“APP上秒回‘已安排师傅’,结果等了两天才排到检修位。 ”
比亚迪的缺席成了最大谜团。 新能源销冠连前五都没进,论坛里“等车45天”的帖子刷了三个月。 业内人士捅破窗户纸:J.D. Power这次调研样本里新能源只占23%,传统车企吃的是基数红利。 上海特斯拉转投比亚迪的车主小林吐槽更狠:“销售说首任车主三电终身保修,结果电池检测要自费800元——套路比马斯克还野。 ”
合资阵营的崩塌让数据更耐人寻味。 别克751分排第14位,一汽大众748分,上汽大众742分垫底,连广汽本田销售都调侃:“德系客户进门先问加价多少,我们端咖啡时人家已甩合同走人”。 最惨烈的是一汽丰田,比同门广汽丰田低了整整30分,天津车主老张的遭遇道破天机:“卡罗拉混动电池保修条款改了三次,销售自己都背混了。 ”
暗访4S店时挖到的细节才是真刀真枪。 奇瑞的24小时技师在线答疑,凌晨两点问积碳问题居然秒回语音条;传祺的保养到期提醒直接推送附近4S店备件库存量,连雨刮器剩几副都标得清清楚楚。 但某未上榜品牌的骚操作更绝:河南车主续保时被强制绑定2000元保养套餐,销售振振有词:“不买套餐保费涨20%”——央视去年曝光的4S店维修乱象名单里,这次上榜的四个品牌全在列。
新能源服务的滞后已成定时炸弹。 J.D. Power样本里新能源占比仅23%,三电专项服务覆盖率惨不忍睹。 杭州某新势力车主曝出经历:电池衰减检测要等厂家“远程授权”,4S店连拆包权限都没有。 更扎心的是五菱宏光MINI EV的金融方案通过率91%,可专属充电指导覆盖率才37%,销售扔下一句“充电桩自己找物业”就玩消失。
当销售递来鲜花钥匙时,没人会告诉你钣金师傅刚跳槽去外卖平台。 央视去年曝光的变速箱以旧充新、保养清单强塞“空调管路消毒”的套路,涉事4S店挂着奇瑞传祺哈弗的招牌。 开传祺GS4的同事确实炫耀过能进车间盯着施工,但开某冷门品牌的朋友也遇过续保被强卖套餐——销售满意度分数就像美颜相机,想看清素颜还得突袭售后车间。
那些760分的平均分换算成百分制才刚过80,修理厂老板老周说得更直白:“德系日系客户抱怨异响顿挫,国产车主问得最多的是‘这价修得值不值’。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