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半年报:中国市场遇冷,电动化能否破局?
宝马集团新财报揭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超120万辆,同比微降0.5%。然而,营收与利润跌幅远超销量:营收676.85亿欧元,下滑8%;净利润40.15亿欧元,同比暴跌29%。汽车业务利润率跌至6.2%,同比降2.4个百分点。尽管在德系豪华品牌中仍居首位,但压力显而易见。
中国市场成大拖累
作为宝马全球大单一市场,中国区上半年交付量仅31.8万辆,同比下滑15.5%,成为降幅大的区域。终端价格战激烈,主力车型如宝马5系裸车价从40万+跌至30万左右,华晨宝马折扣率一度高达34%。标普全球已将宝马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警示风险。
电动化成唯一亮点
在整体低迷中,新能源车表现亮眼:纯电车型交付超22万辆,增长15.7%;新能源车总交付31.9万辆,同比大涨18.6%,占总销量26.4%。其中MINI品牌纯电车型暴涨361.7%,成为增长主力。欧洲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34.8%,宝马占据近40%份额,位列欧洲电动车品牌第三。
技术突围迫在眉睫
宝马正加速本土化转型:联合Momenta开发中国道路智能驾驶系统,携手阿里、华为打造智能座舱。2026年沈阳国产的“新世代”平台车型被寄予厚望,董事长齐普策称其将“把公司提升到全新水平”。然而,这些技术已在国产车普及,宝马需证明独特价值。
短期挑战严峻
财报直言,中国市场将持续拖累全年利润。宝马预测2025年汽车业务利润率将降至5%-7%,关税成本激增已拉低利润率1.5个百分点。标普预计,受小米、理想等本土品牌冲击,宝马在华销量2025-2026年或持续小幅下滑。
面对电动化浪潮与本土竞争,宝马的“新世代”战略能否力挽狂澜?这场豪赌,关乎德系豪车巨头的未来命运。
#汽车行业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