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奕派破内卷,销量暴涨,服务体验成新亮点

假如你买辆车,首先看什么?动力参数、配置高低、还是品牌logo?可能过去几年,咱们选车还在比“谁的屏幕更大”、“谁的马力更猛”,现在到了2024年,这些东西你会发现,越来越没啥感觉了。东风奕派科技在泰达论坛上喊了句“反对内卷”,其实说的不只是行业的事,更是咱们普通消费者的心声:这么多年,汽车厂商是不是该停停这场没完没了的参数堆砌比赛了?

你看,整个汽车圈都“卷”疯了。什么是内卷呢?比如隔壁加个激光雷达,这边马上跟进;人家刚推个“豪华座椅”,你也立刻安排。配置越来越高,价格越压越低,可换来的是什么?大家都在做一样的东西,最后谁也没赚着钱,用户也没享受到什么更好的体验。难道真的是大家都只喜欢看参数表吗?

东风奕派破内卷,销量暴涨,服务体验成新亮点-有驾

奕派科技这个公司才成立两个月,照理说资历不深,可偏偏销量两月环比上涨,八月卖了两万九千台,同比涨了62%多,这是怎么做到的?说白了,还不是因为他们琢磨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光是卖车,得卖用户需要的东西。别的品牌还是想着怎么把马达堆得更大、屏幕搞得更炫,而奕派用大数据翻出了不一样的思路:我们到底在为谁造车,谁又是真的会买单?

有人问,现在车企这么难,靠什么破局?有所谓黑科技吗?其实啊,什么“科技跃迁”“大数据引擎”,听起来挺高端,但落到实际就是:你得懂用户究竟怎么用车,喜欢什么,厌烦什么。如果一辆车能像家里常用的干净沙发一样贴心,你会不会更愿意用?你家已经有车了,你还会去买第二辆吗?这全靠对用户需求的敏锐判断。

像以前,咱们买SUV图啥?空间大能拉人、出去玩方便。奕派用数据分析发现,40%的用户每个月去景区多次,70%的人后排用得多。明白了这个,再问用户:你需要啥?有人说想在后排搞个大电视盖着,想配个像家里一样软塌塌的座椅。于是他们就上了所谓“豪车五件套”——冰箱、彩电、大沙发、全景声音响、航空级小桌板。你说是不是把需求给琢磨透了?

原来大家都说中国车企不会做用户细分,连家用场景都模糊。现在通过数据一核查,用户的真实需求一览无余。过去买车全靠所谓“产品经理拍脑袋”,现在完全可以让用户自己定义。我想开运动模式,别人想开家庭模式,车企把这些都模块化了——东风奕派的智能座舱,就可以让你随心自定义三十八个功能模块,全都给你开放。用的人多,那就留下,用的人少,就直接砍掉。你觉得这样的车,是不是比那种啥功能都强行塞进去让你选的车更靠谱?

其实车企一直有两个误区:一个过于相信工程师的直觉,另一个过度依赖渠道的推广。现在产品内卷,营销也内卷,每家都花钱打广告、砸资源,但真正影响用户购买的,其实是到底这东西是不是为我“量身打造”。奕派用了大数据精准分析,哪类人爱去哪玩、喜欢什么配置、用什么模式,然后让车型一步步针对性地布局,这跟“广撒网”比,可不是一个级别的效率。

你要说服务,传统车企都是“出了问题再说”,现在得反过来。从用户没说到你主动服务,每个投诉都做到10分钟响应、1小时解决、1天闭环,说实话,这力度不比手机售后差吧?如果哪天你车里的系统自己提示你:“有空调升级哦”,或者提前告诉你刹车要保养了,那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就是大数据赋能的结果。

在论坛上,奕派提了三条很重要的建议。第一,行业得有数据使用标准,别让用户隐私变成给别人牟利的工具;第二,数据不只是自家玩,最好全行业能共享带来的价值,别各自为阵;第三,汽车不应卷硬件,卷的是对用户价值的挖掘。

设想一下,如果未来大家买车,看的不是谁的马力高、屏幕亮,而是“我用这车多久能省多少事,舒适、省心、安全”,是不是正好倒逼车企只做用户真正想要的产品?车企再卷,也卷出服务卷出体验来,那整个行业也就健康了。你想要的,是有温度的科技,而不是参数堆砌的冰冷机器。

其实,无论什么行业,最后拼到头,还得是谁更懂人。“参数竞争”有一天会让用户产生疲劳,就像大街上千篇一律的广告。只有真正把用户的日常需求转化为产品体验,才会让用户愿意掏钱。奕派那句“让科技好用有趣”,其实是对整个产业转型的深刻反思。

你可以试着弄明白一个问题,所有车企都能做到参数升级,那凭啥你要选某一个品牌?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把所有弄得更“大、更快、更强”,而是回归“这个东西是不是适合我”。当车变成贴合家庭、贴合个人生活的智能终端,不只是个“工具”,你和品牌的联系就更紧了,购买的理由也就更真实了。

有时候大家说“体验为王”,但怎么让体验不只是口号?就是靠大数据,精准洞察,服务到位。比如,刚开始某款车的一个功能不太常用,如果通过数据发现是因为操作麻烦,通过迭代让它变简单,使用率马上回升,这种应变能力,是传统车企很难做到的。这也是“数据驱动”模式的巨大优势,资源只投在用户真关心的点上,别的不用瞎忙。

东风奕派破内卷,销量暴涨,服务体验成新亮点-有驾

市场早就从“增量”变“存量”,意思是大家都买了车,换车不会那么频繁,车企再跟自己死卷参数就是浪费钱。想抓住用户,只能靠服务、体验和个性化,谁能把这些做到极致,谁就赢。你不信看看自己换手机的理由,有时候也许不是性能高了,而是用着顺手、服务很贴心。

数据驱动,让品牌有了主心骨。奕派“未来之翼”战略,不只是技术、产品堆叠这么简单,而是要把“用户场景”放到战略顶端。而且实际销量证明,靠数据把用户琢磨透了,从平台、技术到渠道全方位发力,几个月之间就能跑出远超行业平均值的增长速度。这种样板能不能被行业大多数车企效仿?说实话,短期看不太容易,因为改变惯性最难,但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所以现在大家都在想:什么是真正的汽车竞争?是不是还得靠“卷体验、卷价值”。有的车企一直只会比价格、比马力,有的已经开始琢磨怎样让车变成你出门的好帮手、家庭的第三空间、个人生活的最佳伙伴。一旦更多人理解了“用户价值”的真正含义,行业就会从无聊的“内卷”里彻底跳出来。

东风奕派破内卷,销量暴涨,服务体验成新亮点-有驾
东风奕派破内卷,销量暴涨,服务体验成新亮点-有驾

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问题不是不会做车,而是有时候忘了“为什么做车”。只有回到“用户价值”这个原点,才能摆脱盲目堆砌参数的死胡同。比如你用一辆车,能省时间、睡得舒服、孩子玩的开心、家人更安全,这种体验感和归属感,就是未来车企真正应该PK的地方。

你说,数据是不是万能?当然不是。你得真的有用户思维,愿意用数据去反馈产品迭代、服务升级、体验优化。数据只是一把钥匙,真正开门的,是企业对用户满意度的坚持。如果只是把数据当成新广告词,其实改变不了行业。

东风奕派破内卷,销量暴涨,服务体验成新亮点-有驾

最后想追问一句,你真的需要那么多参数吗?你真正关心的体验是什么?值不值这个价?只有当你对这些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车企的内卷才会慢慢消失,“用户价值”为王的新时代才算正式到来。从用户中来,到用户需要中去,是奕派科技也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谁先迈过去,谁就能在下一个时代活得更久、更好、更有未来。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