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电动新选择!一汽奥迪Q6L e-tron登场,闭眼冲就对了

现在买车,尤其是想换个电动车的,心里头估计都挺矛盾的。

特别是那些手里预算充足,想买个豪华品牌的朋友,这几年更是看花了眼。

咱们国内的新牌子,一个比一个玩得花,车里头大屏幕跟电视似的,各种智能功能说得天花乱坠,让人感觉不买就跟不上时代了。

豪华电动新选择!一汽奥迪Q6L e-tron登场,闭眼冲就对了-有驾

可回过头来看看那些传统的豪华老牌子,比如大家熟悉的奥迪、奔驰、宝马,他们在电动车这块儿,总让人感觉慢了半拍,或者说,有点使不上劲。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就是这些老牌子造出来的电动车,好像总有点别扭。

要么是拿以前的油车壳子改的,开起来感觉怪怪的;要么就是智能化跟不上,车机系统反应慢,导航也不如手机好用,所谓的自动驾驶辅助,在咱们国内复杂的路况下,经常让人捏一把汗,不敢全信。

这就让消费者很纠结:我是该相信老牌子的造车功底和品牌光环呢,还是该拥抱新势力的前卫科技和智能体验?

就好像吃一顿饭,一边是味道正宗但有点老派的百年老店,另一边是花样百出但不知道底细如何的网红餐厅,怎么选都不踏实。

不过,最近一汽奥迪拿出了一款叫Q6L e-tron的新车,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觉得,这回奥迪好像是真想明白了,路子走对了。

它不是简单地把车造出来,贴个标就完事,而是做了一件以前大家都不敢想的事:一个顶级的德国汽车品牌,在自己最核心、最新的技术平台上,非常深入地跟中国的华为进行了合作。

这就不一样了,这说明他们真的开始正视中国市场的需求,也承认了咱们中国在智能科技领域确实有两把刷子。

咱们先说说这车的基础,也就是它的“骨架子”。

这台车用的是奥迪和保时捷一起开发的PPE纯电平台。

这个平台是什么意思呢?

咱们打个比方,盖房子,有的是在老地基上翻新,有的是重新挖坑打地基,从零开始盖一栋全新的大楼。

很多早期的电动车,尤其是“油改电”的,就属于前者,是在原本为发动机、变速箱设计的车身里,硬塞进去电池和电机,空间、重量、安全性都得妥协。

而PPE平台,就是后者,它从设计的第一张图纸开始,就是为了纯电车服务的。

电池应该放在哪儿最安全、重心最低,电机怎么布置效率最高,车身结构怎么设计最结实,这些都是最优解,没有妥协。

这种从零开始的好处,最直接就体现在安全和驾驶感受上。

豪华电动新选择!一汽奥迪Q6L e-tron登场,闭眼冲就对了-有驾

安全是豪华车最不能丢掉的东西。

这台Q6L e-tron的车身,用了大量的热成型钢,这东西的强度特别高,一般都用在像飞机起落架这种关键部位。

奥迪把它用在了驾驶舱周围的框架上,等于给车里的人造了一个超级坚固的“安全屋”。

再看大家最关心的电池安全,奥迪也是下足了功夫。

电池包底下铺了一块厚厚的玻璃钢护板,就怕路上有什么东西把电池给磕了。

电池周围呢,又用高强度钢围了一圈,里头还有好几道横竖交叉的防撞梁,就跟给电池穿了层层叠叠的盔甲一样。

他们甚至做了一个非常严苛的碰撞测试,让车子先从侧面撞一下,紧接着再去撞柱子,模拟现实生活中最惨烈的那种连环事故。

能扛得住这种测试,说明它的安全性是真的过硬,不是嘴上说说的。

再就是开车的感觉。

很多人抱怨电动车开起来没意思,就是一脚电门下去傻快,缺少了油车那种细腻的操控感。

奥迪作为老牌车厂,最擅长的就是调校。

这台车前后都用了复杂的五连杆悬架,配合上能自动调节软硬的减震器,效果就是,你在高速上拐弯的时候,车身很稳,不会晃来晃去让你心里发慌;可当你在市区里走一些坑坑洼洼的烂路时,它又能把那些烦人的颠簸过滤掉,让你坐着很舒服。

方向盘的感觉也调得很好,低速停车的时候很轻便,一只手就能轻松操作,可一旦速度快起来,它又会变得很沉稳,给你一种车子牢牢抓着地面的信心。

这种既灵活又稳重的感觉,正是德国车一直以来让人着迷的地方,奥迪把它原汁原味地搬到了电动车上。

说完了德国人擅长的“硬件”部分,咱们再聊聊这台车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中国大脑”。

这次奥迪选择和华为合作,用的还是华为最新的乾崑智能驾驶系统。

这可不是简单地买个零件装上就行,而是双方工程师坐在一起,进行了深度的联合开发。

豪华电动新选择!一汽奥迪Q6L e-tron登场,闭眼冲就对了-有驾

这背后,其实是奥迪这种国际巨头对中国科技实力的一种认可。

这套系统到底强在哪?

首先看它的“眼睛”。

车上装了两颗激光雷达,还有十几个摄像头和一堆雷达。

激光雷达这东西特别厉害,它不受光线影响,不管是黑漆漆的晚上,还是大雨大雾看不清路的天气,它都能像蝙蝠一样,准确地感知到周围的环境,哪怕是路边一个很小的障碍物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就在源头上保证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

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不怎么依赖高精地图。

以前很多智能驾驶系统,像个只会照着导航走的“路痴”,地图上没画的路它就不认识了。

但咱们国家基建太快了,今天这里修路,明天那里就多了条新路,高精地图根本来不及更新。

华为这套系统,更多的是靠车子自己的传感器去实时观察路况,然后做出判断,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是“看着路开车”,而不是“背着地图开车”。

这样一来,它就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各种复杂的路况,比如没有车道线的乡间小路,或者人车混杂的城中村,它的表现都会比依赖地图的系统更聪明、更像人。

最后,咱们再看看老百姓买电动车最关心的两个问题:续航和充电。

这台车官方标的续航是765公里,这个数字在同级别的车里算是相当不错的了,日常在城市里开,充一次电用上一两个星期不成问题,就算偶尔跑个长途,也基本够用了。

更重要的是它的充电速度。

因为它用了800V高压平台,就好像给水管加了压,水流变得更猛了,充电效率自然就高。

官方说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差不多300公里的续航。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跑长途,在服务区停下来上个厕所、买瓶水的功夫,车子的电就补得差不多了,完全没有了以前那种要在充电站等一两个小时的焦虑感。

这一下子就把电动车最大的一个短板给补上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