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家做了20多年上市梦的车企,如今真的要圆梦港股了?
9月25日,奇瑞汽车就要正式登陆港交所。估值高达1600亿1773亿港元,这笔买卖,资本市场到底买不买账?
回看奇瑞的上市路,简直是一部漫长的闯关史。从2004年第一次尝试借壳上市,到2008年因金融危机搁浅,再到后来几次冲刺未果,奇瑞的IPO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就连董事长尹同跃也曾在2011年坦言,由于存在一些关联交易等问题,奇瑞暂时不考虑上市。如今,长达21年的长跑终于要到终点,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奇瑞自己知道。
之所以能成功闯关港交所,奇瑞近年来的业绩表现无疑是最大的底气。从2022年到2024年,奇瑞的营收从926亿元跃升至2699亿元,净利润也从58亿元增长到14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的营收达到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增长90.9%,达到47.26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传统车企中确实引人注目。
销量是奇瑞最直接的底气。2025年18月,奇瑞累计销售汽车172.73万辆,同比增长14.5%。8月单月销量达到24.27万辆,创下了历史新高。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海外出口就占了12.95万辆,同比增长32.3%,占总销量的半数以上。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奇瑞的走出去战略确实成效显著。
说到各品牌的表现,奇瑞品牌无疑是绝对的销量支柱。8月份,奇瑞品牌销售了16.24万辆,18月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达到107.86万辆。具体到车型,瑞虎8系列8月销量11,810辆,18月累计96,248辆,是奇瑞最稳的销量支柱。艾瑞泽8也不错,8月销量12,014辆,累计83,822辆,已经形成了与瑞虎8并列的双支柱格局。
风云序列作为奇瑞新能源的主力,表现可圈可点。风云T9在8月销售4,508辆,累计35,796辆风云A9L更是上市即爆款,8月销量达到10,249辆,短时间内放量至万辆以上。不过风云A8就相对逊色,8月销量只有971辆。
捷途品牌8月销售54,179辆,18月累计402,992辆,成为奇瑞集团增长最快的子品牌之一。捷途X70系列是基盘车型,8月销量7,029辆旅行者表现稳定,8月销售4,578辆。山海系列中的T1和T2分别销售2,883和2,512辆,而L6和L7则规模较小,8月销量分别为222和1,214辆。
iCAR品牌8月销售4,820辆,18月累计55,896辆,同比增长43.9%。iCARV23是主力车型,8月销量6,240辆而iCAR03则只有505辆。与华为合作的智界系列目前面临较大压力,智界R7从上半年高点逐渐下滑,8月销量1,253辆智界S7更是只有476辆。
虽然整体销量表现亮眼,但奇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仍相对滞后。2025年18月,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49.6万辆,占比28.7%。相比之下,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零售渗透率已经连续6个月超过了50%。奇瑞新能源的渗透率不仅远低于比亚迪等领先企业,也落后于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等竞争对手。
财务方面,奇瑞也面临一些挑战。截至2025年一季度,奇瑞的资产负债率达87.7%,虽然呈平稳下降趋势,但仍高于业内平均水平。2024年,奇瑞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15.99%降至13.45%,2025年一季度再次下滑至12.40%。这些数据表明,奇瑞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
研发投入方面,奇瑞近年来持续加大力度。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6.46亿元,66.64亿元和92.43亿元,逐年大幅增长。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为22.72亿元。但与头部企业相比仍有差距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研发投入65.53亿元,而比亚迪同期达333亿元,是奇瑞的5倍。这种投入差距直接体现在技术迭代速度上。
此次港股IPO,奇瑞计划募资15亿至20亿美元(约117亿至156亿港元)。根据招股书披露,募集资金的35%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其余用于提升生产设施和营运资金。这一资金分配方案反映了奇瑞的战略重点: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另一方面加速全球化布局,巩固其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冠军的地位。
奇瑞汽车此次IPO引入了14家基石投资者,包括JSCInternationalInvestmentFundSPC,HHLRAdvisors,景林,黄山市建设投资,大家人寿,地平线,国轩高科等。基石投资者共计认购1.49亿股,约占此次发行总量的50%。从市场反应看,奇瑞招股首日即获得足额认购。综合券商数据合共为其借出超过88亿元孖展。以公开发售部分集资额9.1亿元计,相当于超额认购逾9.5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