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工信部发了三条新规定,给所有的新能源车都敲响了警钟。真没想到,国家部门终于开始对这些智能车严肃起来了。第一条,2026年1月起,买新能源车得交一半的购置税。你想啊,原来一辆车大概10万,税只要1万,心里还觉得划算。这下变了,得交5万,实际下来和燃油车价格差不多,也逼得要么真省油,要么就得在配置上多掏点。
第二条,别以为自动驾驶就能大肆宣传。工信部明确说了,不能夸大智能驾驶功能,不能用自动智驾这样的词误导消费者。你说,这其实挺正常的,毕竟之前很多宣传大部分都是宣传美好的实际用起来不一定能完全放心。记得朋友当初买车时,被销售暗示你不用操心,自动挡就是你的司机,当然那配备的辅助系统基本还是半自动,结果实际用着心里都有点打鼓。
第三条,最炸的来了,从2026年起,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成了强制国标。没细想过,电池安全竟然成了立法硬指标。我猜这事得多借鉴飞行器的安全标准,毕竟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用生活比喻,电池就像厨房里的煤气罐,你不怕它爆炸,但安全措施得到位,否则……老实说,没有哪个厂会愿意在这上面亏钱,尤其是小厂。
说起行业动态,最近我关注到一个新车,红旗天工05,2025年2月上市。售价在15.98万到18.58万,看起来挺有竞争力。定位是新智国潮豪华纯电轿车,工作中我就琢磨,这名字听着挺高端,实际上他们又加了国潮标签,挂着那股红旗大气的气息,走的还是中高端路线。
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安全性能。车身用9H4M结构,高强钢用得多,达76%,还包含2000MPa级核潜艇钢,那厚实程度,几乎可以把我想象成一座移动的钢铁城堡。安全气囊9个,基本可以封住一个小房子。之前我翻了下笔记,和同级别车比,比如几款70-80万元的车型,天工05在安全配置上其实不差,甚至更狠一些。你说真心实用的配置,很多都是看得到而不是装饰用的。
我曾跟修理厂师傅聊天,问过这个价位安全和动力哪个重要?他笑着说:安全当然第一,防大于治,但没动力也没趣味。天工05搭载标准版210kW电机,动力还算不错,扭矩成80小时候的古董车都泼汗水。而高配版似乎还升级到300kW,甚至有人料想它的电机总功率能达340kW,扭矩也达到450Nm。这样一来,城市超车、快速起步都没问题。再加大扭矩的电机,几秒内破百不在话下。
外观上,天工05延续红旗的传统,封闭前脸设计,简洁干练,既保证了未来感,又不失大气。头灯采用年轻时尚的LED设计,气场足,实用功能像LED日行灯、高低大灯调节,自然不用我再去自行改装。对了,它的价格策略也挺巧妙,15.98万到22.28万这个段,配置还算丰富。比起身边那些20万左右的合资SUV,红旗确实颜值和配置都达到开门见山的效果。
动力的事情,我还琢磨过。标准版比普通家用车要强不少,动力平均每升油能跑出至少百公里耗电5-7度(这段先按下不表,太具体变数大)。而且,它还是跨界在安全和性能上占了上风,尤其是在电池安全方面,我说实话,有点担心PSA(电池公司)会不会因为这次新国标而增加成本。假如他们的电池安全标准真那么严格,成本估计会上升15%,对中低端车型压力比较大。
但你会不会觉得,很多厂商其实都在装,夸大智能功能来吸引用户?我自己试过几次,自动驾驶辅助基本还是半自动,最多是真辅助,不能完全放手。你试想,除非你开着一辆功能成熟的车在高速上开,头要清醒。毕竟,业界的老司机都知道,很多所谓的自动驾驶其实现阶段其实还在半加工一级。
(这段先按下不表,其实还有些细节没细说,比如说电池起火,其实很多电池厂都在做好预研,只是在压力下不得已要立规。就我个人猜测,说不定全产业链未来会更关注安全检测标准,毕竟,要是真的出了事,再多科技和宣传都没用。)
我挺纳闷,未来新能源车的价格战是不是会因为安全这块变得更白热化?毕竟,安全的科技刚开始推出来,价格标的也会随之调整。再说,能做到电池安全不爆炸的企业,最后会不会一下子变成垄断者?我猜这还得看国家的政策执行力度。
想到孙颖莎与天工05的合作,真觉得挺新品味。运动员们都有超强的心理素质,驾驶安全其实也是心理博弈。你能稳坐驾驶室,保持冷静,心态平和,那出事故的概率不就低了一半?也许将来,除了技术,心理训练也变得很重要啦。
汽车就像个生活的朋友。我一直觉得,不管是安全,动力,还是配置,真正用到的场景,才最打动人。你有没有想过,是不是我们太在意看得见的配置,反而忽略了用得上的安全?未来的车会不会更像一个会看家的伙伴,不只是炫耀的面子工?
亲爱的,下一步你会怎么做?会不会也在关注那个能跑得快、安全又智能的新车?还是其实更关心日常维护的那些不起火、不爆炸的小细节?这都得等时间给我们答案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