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现场公布测试数据:顶配版3.23秒破百,15分钟补能620公里背后有何黑科技?
5月22日的小米15周年发布会上,雷军直接放出狠话:“有人说小米汽车卖19.9万才是良心价?今天YU7用24.99万的价格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性价比。”
现场公布的三个版本中,标准版24.99万,Pro版28.99万,顶配Max版34.99万。
对比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版(35.49万),顶配版便宜6.5万,但性能参数全面压制。
顶配Max版的508kW双电机,让这辆SUV的零百加速达到3.23秒。
发布会上展示的封闭测试场数据显示,YU7 Max从静止加速到100km/h仅需3.23秒,比Model Y Performance版(3.5秒)快0.27秒。
工程师团队透露,电机采用自研V6s Plus技术,最高转速突破22000转,比行业主流水平高出15%。
续航方面,标准版搭载96.3度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835公里,比Model Y Performance版(CLTC续航615公里)多出221公里。
实测数据显示,在25℃环境、空调24℃自动模式下,城市道路实际续航达成率91%,高速路段(120km/h)达成率78%。
充电技术是最大亮点。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平台,最高支持5.2C超充。
官方实测显示,从10%电量充到80%仅需14分38秒,补能620公里。
对比特斯拉V4超充桩,Model Y Performance版充同样里程需要34分钟。
这背后是小米自研的“蜂窝状液冷电芯”技术,电芯温差控制在1.8℃以内,充电时电池温度比行业标准低6℃。
外观设计藏着40处风阻优化。电动内翻门把手和车顶激光雷达导流槽,让风阻系数降到0.245Cd,比Model Y低0.03。
现场工程师演示:当车速达到80km/h,主动式进气格栅自动关闭,空气动力学套件展开,续航可提升3.2%。
车内那块1.1米宽的“天际屏”引发热议。三块Mini LED屏幕通过曲面投影技术,把导航、车速、娱乐信息投到前挡玻璃下方。
实际体验发现,强光下的屏幕亮度达到1600nit,比iPad Pro高出60%。
副驾乘客还能通过独立蓝牙通道连接耳机,不影响主驾听导航提示。
座椅配置直接对标豪华MPV。前排双零重力座椅配备10点式按摩功能,力度分5档可调。
实测中发现,开启“全身放松”模式时,椅背会在3分钟内完成16次角度微调,腰托支撑力动态变化23次。
后排座椅支持135度躺平模式,腿部空间比Model Y多出7.3厘米。
智能驾驶硬件堆料到极致。车头配备128线激光雷达(全系标配),探测距离280米,比华为ADS 3.0的192线雷达远30米。
4D毫米波雷达可识别高度在10cm以上的障碍物,现场演示视频显示,YU7在130km/h时速下,成功避让突然滚入车道的小型轮胎。
车机系统搭载第三代骁龙8芯片,安兔兔车机版跑分突破156万。实测连续开启导航、音乐、视频会议等8个应用时,操作延迟低于0.3秒。
OTA升级包体积比上一代减小40%,15分钟可完成全量更新。
价格公布环节暗藏心机。雷军对比了Model Y Performance版和理想L7 Max的配置:YU7顶配版比Model Y Performance版便宜6.5万,但电池容量多23.3度,电机功率高151kW;比理想L7 Max便宜5万,但零百加速快1.2秒,续航多165公里。
首批车主权益包含价值2万元的驾驶培训课程,由前F1车手参与设计。
课程包含紧急变道、湿滑路面控制等12个高危场景训练。小米生态用户还能免费迁移智能家居设备,车机可直接控制2000+款米家产品。
供应链信息透露关键突破。自研碳化硅模块成本比进口产品低38%,国产化率已达92%。
合肥工厂采用“钢铝混合”生产线,车身铝材占比64%,但整车扭转刚度达到41000N·m/deg,比宝马X5高15%。
针对此前争议,小米宣布升级门把手安全机制。
碰撞发生后,门把手可通过电子信号、机械拉索、备用电源三重保障自动弹开。
现场演示显示,在-30℃冰封48小时后,门把手仍能在1.2秒内响应开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