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领先测试,国产智驾遇冷,行业自信遭遇现实

特斯拉与国产智驾:央视实测背后的国产汽车神话崩塌

有些事情,即使你准备充分,还是会被现实狠狠甩上一巴掌。这回轮到国产汽车智驾在“懂车帝×央视测评”这道鬼门关前疑问人生。你以为自己跑得飞快,一回头才发现,特斯拉不声不响已经在终点候着你泡上一杯茶。近40台中外智能汽车齐聚一堂,经受15项花式测试,内容涵盖高速、城市、弯道、路口、假人假车模拟碰撞,场面之壮观,堪比春运高峰抢票现场。最终,特斯拉高速场景包揽前两,国产顶流纷纷扑街,一片横尸遍野。马斯克在推特淡定回应,国内一众“遥遥领先”突然集体失语,原本高举的“高阶智驾”大旗被测试当头泼了一盆冰水。

国产品牌的暴击来得猝不及防。一年前,华为的余承东才因“L2.99999”自创概念鑫鑫然自得,“全程自动驾驶不用扶方向盘”的神话犹在耳畔。结果呢?人家刚吹完,就被网友拍到一边开车一边低头刷手机,当场被交警罚了款。至于那几起令人唏嘘的交通事故——问界刹不住、车主当场离世、小米SU7撞护栏起火、蔚来高管宣传“自动驾驶喝星巴克”——现在回头看,一个个都像是对舆论热度的精准收割。可惜,消费者的命和钱是真金白银,车企的笑话却只需要一席发布会、一场标榜未来感的炫技就能随手抹去。

今年这轮测评格外扎心。一来,参测都是市售量产车,并未提前通知厂家,也没给车企升级补丁的机会。换句话说,消费者买到的,和实验用的,是一回事。二来,测试过于“现实主义”:普通路段、可变环境,假人假车横着躺。216次事故模拟,谁家技术底子数次被打回原形,结果实时呈现,无须滤镜。前两名全是特斯拉,这种结果,简直相当于把“国产高阶智驾”集体锁进了小黑屋,连个补妆都不许。

特斯拉领先测试,国产智驾遇冷,行业自信遭遇现实-有驾

想当初,诸如“第0梯队”“高阶智驾”“遥遥领先”,这些金句横扫网络,仿佛只要贴上标签,连老年代步车都能一夜脱胎换骨,秒变“国产智驾之光”。比亚迪也不甘示弱,小几万的低价车,都夸张冠以“高阶智驾”。至于引用和名词戏法,上限全靠营销幻术,产品下限则交给消费者用命验证。可理性一点说,试驾过的都明白,所谓智驾目前仍远逊于“老司机”:突发状况一多,“高阶系统”立马成摆设。

对于测试本身,也有反对声音,质疑评测方法。但说白了,这次既无内鬼,也非“薛定谔的测试”,参测车辆和测试环境最大程度模拟了用户实际用车,既没提前通知,也不给开小灶。所谓“阴谋论”,不过是宣传口径失灵后的老把戏。明明是智驾技术的集体裸奔,却还想靠文字游戏自证清白,实属五十步笑百步。

特斯拉领先测试,国产智驾遇冷,行业自信遭遇现实-有驾

车圈的火爆讨论,核心并不在于技术本身如何,而在于车企自信与现实的落差。这种自信不是基于路试数据,而是源于营销工程师的无穷想象;真要正面对线现实路况,测试间的偶发碰撞都已经够面红耳赤,更别说真实路况中那些千奇百怪的状况,人工智驾都未必能稳住。

人们之所以把这场测评当成朋友圈的“瓜”,倒不是谁真心在意AI驾驶进展如何,而是实在看腻了车企那些自说自话、王婆卖瓜式的自夸。每当有车企出事,发言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甩锅,出了事推给用户“误操作”,出了成果拼命刷热搜——就像考试靠蒙混过去的小学生,好运气迟早会用光,真刀真枪时原形毕露。

这个测试的最大意义,在于让市场和消费者明白:辅助驾驶,永远只是辅助。此刻你把生命交给电脑,出了事别怪“高阶”不负责任。当下车企喜欢玩名词游戏,殊不知,真相往往藏在用户的“亲身体验”后面。智驾技术是台好车的新卖点,但它不是万能保险,更不是救命稻草。最怕的是厂商天天画饼,用户把命当筹码。到头来,擦屁股的,永远是普罗大众。

特斯拉领先测试,国产智驾遇冷,行业自信遭遇现实-有驾

留点清醒,也给风口泼点冷水。国产智驾,是该抬头看看天花板了。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