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成都车展,豪车们集体“消失”了!保时捷、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这些往年闪瞎眼的品牌,今年一个都没来。反倒是比亚迪、长安、奇瑞这些自主品牌,直接豪气“包馆”,把场子搞得热火朝天。
要知道,这次超豪华品牌缺席不是一两家,而是几乎全军覆没。去年还在16号馆扎堆的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和莲花跑车,今年全不见了踪影 。就连曾经坚持参展的“积极分子”保时捷,这次也撑不下去了 。雷克萨斯、捷尼赛思、捷豹路虎这些二线豪华品牌也没来凑热闹 。整个豪华阵营,就剩下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凯迪拉克和林肯这6家还在坚守 。
自主品牌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比亚迪独占9号馆,王朝、海洋、仰望、方程豹、腾势全系品牌集体登场,还搞起了“天神之眼”智能驾驶演示和“兆瓦闪充”技术体验区 。奇瑞更是首次以“专馆”形式亮相,包下5号馆,集结了奇瑞、星途、捷途纵横、Icar、捷途五大品牌 。长安也不甘示弱,拿下10号馆,旗下长安、福特、深蓝、长安马自达、阿维塔齐齐上阵 。
这种反差背后,是实实在在的销量变化。今年1-7月,比亚迪卖了249万辆,吉利超过164万辆,奇瑞达到148万辆,长安自主品牌也有133万辆 。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68.6%,比去年同期又涨了6.1个百分点 。反观豪华品牌,7月份销量只有17万辆,同比暴跌20% 。超豪华市场更惨,多家百万级车型的品牌销量跌幅都在20%以上 。
为啥豪车不来了?说白了就是划不来。参加一次这种级别的车展,光搭台布展就得花几千万元,再加上展车运输、保险和人员费用,成本太高了 。但现在车展带来的订单转化率还不到5%,投入和产出根本不成正比 。销量本来就不好,还不如省下这笔钱。像保时捷,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只卖了2.1万多辆,比去年少了28%,已经是连续第四年下滑了 。
政策也在起作用。从7月20日开始,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降到了90万元,买这些车得多交10%的税 。新政策实施第一周,90万元以上车型的成交量就环比暴跌了62% 。这对超豪华品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自主品牌这边却是另一番打法。他们不再只是摆几辆车,而是把整个展区变成了科技秀场。比亚迪在室外搞起了智能化街区,让观众亲身体验仰望U8的应急浮水功能、方程豹的越野能力 。华为系更是首次集齐了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和尚界“五界”同台 ,岚图知音、岚图追光L、传祺向往S9等车型全都用上了华为的乾崑ADS 4智驾系统 。
现在的人看车展,心态也变了。以前是去看豪车、看稀奇,现在更关注智能科技和亲身体验。那些天价豪车离普通人太远,反倒是自主品牌带来的智能驾驶、超充技术更接地气 。年轻人买车不再只看品牌光环,更在乎车辆的智能化体验、新能源技术和性价比 。
就连还在参展的奔驰、宝马、奥迪,也在努力适应这种变化。奔驰推出了纯电CLA,主打“豪华电动新标杆”;宝马复刻了M3 E46 GTR的经典涂装版,打起了情怀牌;奥迪则展示了PPE纯电平台,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 。合资品牌更是纷纷转向新能源,丰田专门设置了Toyota bz展区,捷达品牌也宣布要推出四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新能源车型 。
这场面,真是几年前难以想象的。自主品牌从曾经的“配角”变成了绝对“主角”,豪车们则从聚光灯下悄然退场。车展不再是炫技的秀场,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卖场。每个展台都在推新车、搞体验、拼优惠,恨不得直接变成大型汽车卖场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