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上下能选的纯电车型确实越来越丰富,不管是合资的新款X5、EX90、纯电Q5、特斯拉,还是自主的M7、L8、ES8,让人难免在其中犹豫。市场就该有这样多元的竞争,老百姓才能有更多选择!别划走,这一期全是你想了解的实用内容……
关注小威,带你掌握更多用车知识!
一、30万级纯电SUV,聊聊我的选车想法!
我和爱人家里有一辆XC60,还有一辆福克斯。爱人说什么都要把这台小钢炮换成纯电车,因为她每天上下班往返40公里。她问我该怎么选,这或许也是很多车友的困扰!
很多人买车都喜欢随大流!
我可以拍着胸脯说,不少买电车的人都是冲着销量、冲着大尺寸屏幕和智能化去的,没多少人会认真研究、关注车身质量、主动安全,以及我最在意的电池自燃问题!
说实话,我也选不出来,新能源车和油车不太一样。30万级的SUV里,当时豪华品牌的可选范围也就那么几个!
如果不是非换不可,我不建议换车!
我的福克斯已经开了10万公里,各种小毛病和异响不断。一次大保养下来,店里要价4000块,四个轮胎都换成米其林的,一条就要1300,加起来总共得一万块。去问了下,2016款的福克斯现在置换还能给5万!所以就决定在合资和自主车型里选一款!
合资车值得考虑吗?给个中肯建议!
个人观点啊,近期能看到合资品牌都在抵制新能源,放缓了新能源车型的推进。看看合资品牌推出的电车,比如凯迪拉克锐哥、林肯Z,还有至今没量产的沃尔沃EX90,更别提油改电的i3、i5这些了……
就我个人而言,即便i3降到20万以内,我也不会选,它的车机甚至还比不上XC60的!BBA除了仓促推出油改电车型,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纯电平台产品!
从长远来看,汽车行业的发展必然是朝着新能源、新技术、智能化的方向,这一点不会改变。也许未来会有其他类型的新能源,但目前能市场化的还是电池,技术的迭代主要体现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上。
我当然希望合资品牌能赶紧推出一款安全稳定、环保、动力充沛、续航800公里、智能舒适的车型,我想这样的车30万肯定能大卖!到时候哪里还有“毛坯房”似的Model什么事!
二、自主新能源品牌太多,到底该怎么选?
实际上,目前国产新能源车型中,同级别竞品里,我觉得不存在谁能稳稳压制或远超另一家的情况,也不存在哪家能用比对手低很多甚至一半的成本,做出和别人水平相当甚至更优的车。
比如被很多网友拿来对比的问界M9和理想L9,我只能说它们各有优劣:看重品牌、口碑、做工用料,且预算充足的,可以选问界M9;预算稍低,更看重舒适性和车机系统的,可以选理想L9!
真的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是否可靠才是关键!
毕竟两款“ultra”车型的差价摆在那儿。至于用车过程中遇到的不便,那就是买车前没考虑周全,之后如果能克服也还行。举个例子,看赛力斯的底盘结构和用料,确实能看出比某些车型要好些。
担忧一直存在,毕竟家底不算厚!
至于后期可能出现的品控问题、质量问题,我觉得目前国产新能源每个品牌都有可能遇到。这既有运气成分,也可能是车辆在生产过程中就存在的问题。更何况新能源车有大量电子元器件,出现故障的概率会更高。
弯道超车过程中,肯定会有翻车的情况!
看完这几家自主新能源品牌的发家史,谁都会有担忧!质量才是生存的根本啊!
就目前的预算,我在考虑理想L9。如果预算能更高一些,可能会选问界M9,或者等等新款!
先去试驾了L8,说实话很夸张,全是加法,配置一应俱全,确实让人动心,但它的被动安全做得不够,而且车子太大,对女生来说不太好开!
总结一下:
一定要先试驾!车开着确实不错,很顺手,电车的静谧性也很好。被动安全必须考虑进去,其他方面都可以做减法,唯独安全不能减!另外要多关注新能源的发展和爆出的各种故障!选车要避开误区,不能随大流,得有自己的判断!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我会不断更新精品原创文章!
编辑不易,祝点赞的朋友们都能升职发财,没点赞的也能财源滚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