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是最近去看特斯拉电动皮卡,那可得注意了。低配版的Cybertruck说下架就下架,网站一刷新,便宜点的版本直接消失不见,就像没来过一样。这事闹的,等着看能不能捡个便宜的人只能直呼“无语凝噎”。话说,这还是今年4月份,特斯拉才刚把这一款单电机后轮驱动的长续航版本上架,算是家族里最亲民的选择,没想到刚混个五个月,就突然被官方“请下车”了。
仔细回顾下这车的身世,也挺苦命。本来定位就是为了给预算有限、但又对那块铁皮感兴趣的用户留个台阶。它可是全系唯一搭载单电机的皮卡,理论上是油门一脚踩到底最省钱的选择,关键是续航很能打,要不是对动力要求特别高,五百多公里的续航真心够跑。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上市时间不长,还没来得及热身,在官网的选配器上已经找不到它的踪影了,说没就没,直接换成贵不少的四驱版本,把一众想花小钱的皮卡梦给打了个稀碎。
要说这台入门版吧,便宜是便宜,配置方面当然也是能省就省。首先,你要是指望有那种高级的电动后斗盖,没戏,砍了。所谓的电源接口,本来别的车型给你120伏和240伏能玩电动工具的,这一款也一刀砍掉。内饰就更别谈了,别的版本用真皮,这儿只有织物座椅。音响呢,从人家十五个扬声器一举缩成七个,开个音乐想要点声场都显得窄气。最离谱的是,后排连个能戳戳点点的触控屏都舍不得装。不光是享受不够,干活也跟着缩水。拖拽能力,比四驱版少了大半;能拉的货也一下子腰斩,从1100多公斤砍到900多公斤。说白了,除了续航之外,这车啥都标新立异式地精打细算,想靠“便宜”把市场撑起来,结果显然并不如意。
大家都在琢磨,说这车咋突然就下架了?官方是三缄其口,半句话都没吐出来。但懂点行情的都清楚,八成就是市场冷了,求大于供自然是热销,一旦卖不动,厂家还不赶紧砍掉冷门款?毕竟皮卡这东西,买的人大都是冲着能拉能扛去的,真图省钱的,未必舍得花钱买这么个“啥都差点”的电动货车。市场这碗水一凉,厂家也懒得磨洋工补贴低配,直接硬气下架到位。
现在回头一看,价格便宜、续航远的单电机长续航Cybertruck,居然成了一款“昙花一现”的车型。这戏码怎么看都像是厂家给自己留个后手:想试试市场行不行,没人买就立马撤。对消费者来说,想捡漏的美梦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只能去二手车市场碰碰运气。新车渠道是指望不上了。
这种操作,对于一些老实人来说多少有点不讲武德:你说做好了东西,只过了五个月就说“再见”,这对刚想下手的人情何以堪?更别提那些以前追着等入门款上市的,这会儿可能还没攒够钱,人家已经直接把路堵死了。某种意义上,这算不算“提前清退”那些还想节省点预算的消费者呢?
不过,厂家的算盘其实大家都懂。如果低配卖得起劲,那说明市场还有空子可钻,可现实是,入门版上市以来一直不温不火。对于本就喜欢科技感、酷炫外观,再加一把劲爆动力的目标用户来说,便宜那点没啥吸引力。宁愿一步到位买高配,也不愿妥协,多花点就能体验翻倍,这买卖怎么算都值。而厂家自然也更乐意引导大家掏腰包,毕竟配置高、利润厚,品牌形象也提升不少。时间久了,低配款难免成了鸡肋,真心留着也占地方。
从大环境来看,市场的冷清并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整个电动皮卡这摊子买卖,相对于家轿、SUV本来就是“小众圈子”,再赶上这两年汽车销售整体遇冷,能卖出去的车越来越有限。加上新出的车型花里胡哨,价格压力往上顶,消费者反而越来越理智。谁都知道,买电动皮卡看似前途似锦,一到细节配置、实用性,还真得合计合计。厂家看到动静不大,顺手砍掉卖不动的入门款,这种事也见怪不怪了。
想想看,其实以前不少新车型都有“短命版”诞生,刚上市就消失,成为二手市场里的“稀有动物”。这轮到Cybertruck,也是命中注定。剩下的事就交给车迷和二手商倒腾吧,哪天真涨成限量版也说不准,总有市场淘金的人等着收割一茬。
当然也有点调侃的说法:本来特斯拉的车,抢个首发就像打新股,有时候遇上小概率事件就捡个漏。可这回,低配Cybertruck真成了“开奖没三天就下柜”,谁都没料到,谁都抓不住。大概也只有马路边蹲点捡破烂的那股心情了。
说到底,买车这事儿,冰火两重天。有时候你嫌贵,车厂转身就让你买不到。有的人等了很久想搞个便宜实惠的能用货,刚攒够钱,厂家一句话就关门谢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刚上线就退市”的入门皮卡,也只能抱着遗憾和调侃再回味两句。愿你买得起喜欢的,别被一锅凉水澆了满怀热情。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