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江湖里的“蔚小理”,你说是宿命对决还是连续剧续集
茶余饭后的这些天,互联网和汽车领域又悄悄刮起一阵风,一股新势力风暴,吹得大家心头拔凉拔凉的
起因很简单,也很直接
理想家的i8、蔚来的乐道L90刚露面,直接扔下炸弹,炸得微博上高管对话隔空喊话,酸甜苦辣,宛如一场“顶流汽车圈的真人秀”
同时,小鹏也没闲着,今年MONA M03在10万级市场点燃一把火后,P7的新版本再度把目光聚焦到高端赛道,“不站头排不罢休”的态度,很难让同行睡得踏实
你说,是不是感觉有点眼熟?
蔚来、小鹏、理想,十年光景,一路混战,从新手村一路杀进大魔王房间,现在又杀出新剧情,三位创始人领衔主演,准备迎接终极关卡了
可这次,显然难度更大
牌桌从“谁能活下来”到如今“谁能挣钱活得体面”,在体量、盈利之外,他们还得琢磨:自己到底是走精英小众,还是全民普惠,命运的分岔路就在眼前
别说,这点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算是轮回里的一颗定时炸弹
先扒一扒十年前的底裤,看看这仨啥来头
时间倒回2014年到2015年,蔚来、小鹏、理想纷纷拉起队伍,各自打出标签
蔚来主打高端大气,理想瞄准家庭用车,小鹏则高举科技智能
那时候谁会料到,几个讲故事大神,靠“好故事”也能吸引钱袋子里的银子一股脑儿流进来
“蔚小理”一起搅局,资本市场一片喝彩
2020年那张三人合影,多少人至今还能记得,那就是“兄弟齐心”造车圈事业的仪式感
可惜,好戏不会一直有“主角光环”
上市之后,资本的AB面也露了出来
蔚来走起了高端路线,换电模式铺天盖地,与用户圈层玩个性化极致,又盖NIO House,又玩24小时救援,搞设计品牌
车子贵、服务顶,社区氛围贼拉好
这真是李斌的乌托邦,技术和品牌护城河一层层加厚,指望哪天站上行业顶点风光无限
只是,理想主义有残酷的另一面
亏损千亿也不是开玩笑的
赚钱焦虑堆积如山,李斌不得不“宠粉收手”,大刀阔斧精简架构,缩减福利,把优质服务那根“枷锁”一点点松开
乐道的诞生,明摆就是要回归“产品战”,直接怼市场,靠产品说话,不跟服务死磕了
换个视角看小鹏,号称智能化竞速王者,从早期钻研辅助驾驶,到如今大搞AI四件套,什么车机系统、自动驾驶、飞行汽车,梦想越来越狂野
但智能这个概念早些年不是那么“独一份”的
同行水平也都差不多,用户根本不买账
尤其营销能力不好,直接被批成“理科偏科生”
后来小鹏G9失利,口碑掉队,王凤英被推上总裁位,开始大刀阔斧改造供应链、精简产品线
改革成果直接砸到MONA M03上
年轻化、颜值、趣味营销一通拳,终于杀回10万级市场
这才算在“自我颠覆”路上开了个好头
理想这边动作其实最早——家庭用车增程赛道,几乎全行业没啥竞争
早期靠“套娃打法”,一个系列无数组合,流水线式给家用市场切蛋糕
但,天下没有永远的护城河
增程技术被各路车企争抢后,理想独占优势慢慢被稀释
当他们试水纯电,才发现L系列的舒适圈——那个老套路,根本拿不住高强度电车市场
摊子越铺越大,问题也跟着升级
大家都不傻,别家的招数你不学,迟早被淘汰
新势力的身份转了一圈,现如今“蔚小理”一边做自己,一边要学着怎样跟所有对手掰手腕
一句话,活下去不易,活得漂亮更难
所以现在很多行业大佬开始反复预言,最终中国市场只会剩五到七家新势力车企
风口没了,裸泳者浮出水面
谁要活成最后的赢家,光靠梦想和故事可没戏,得靠扎实肌肉和硬核本事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位当家人,现在都“听劝”——不再死磕自己的短板,而是热情地到别家门前偷师学艺
成年人都说长大的标配是“与自我和解”
造车圈也是这样
曾经的爆款神车,架不住技术升维、市场迭代太快,眼看造型老套、技术掉队、功能不跟时尚,智能体验差一截,这些问题逼着“蔚小理”不得不做战略大升级
小鹏当年P7首发标价25万,现如今MONA M03、P7+已降到20万以内,智驾普及成标配
这不仅是技术优化,还是营销和成本控制联合发力
理想也是迟迟没进纯电领域,直到电池、充电设备基础铺好,才公开宣布“我们也要玩纯电了”
背后做了大量功课,比如推20kW直流充电桩,一把提升充电效率
产品策略一个劲变换,品牌定位也越来越向传统车企多品牌分工靠拢
这事看着平常,其实都是一血换一成长,谁不想低风险一步到位啊,可现实往往要挨刀
供应链,也成了必修课
互联网出身的新势力创始人,确实有一块弱项,就是供应链管控
早些年市场爆发,成本问题可以用增长掩盖
现在风头一过,哪怕一分钱的成本偏差都能砸死一堆方案
小鹏去年做供应链反腐,何小鹏亲自重组高管
王凤英主导改革后,供应链成本直接降了20%
理想成立专门的战略小组,严控供应渠道,打磨零部件通用化,终于在那年账面扭亏为盈
多说一句,赚钱是王道
“蔚小理”里理想无疑最稳,销量、营收、利润、毛利率都是头牌
今年一季度,小鹏营收同比暴涨141.5%,高达158亿,毛利率冲到15.6%
蔚来亏损依旧是个痛,一季度亏损还在加重,供应改革和乐道L90还得再观望半年,看市场能否全面开花
表面上,喊着要今年盈利,其实就是想甩掉“烧钱换增长”的包袱,学会像老牌车企那样数钱过日子
谁都明白,资本市市场够现实,单靠“好故事”早就不灵了,砸钱也砸不出未来
到头来,不管蔚小理分道扬镳多久,现在又都站在同一起跑线
可惜,这跑道越来越像“吃鸡”圈,盈利成生死通行证,谁没准备好就自动out
看看理想的MEGA犯的错、蔚来乐道失败的忧愁、小鹏自夸G9却遭遇市场翻车,这些糟心事,其实彼此早就都经历过
小鹏MONA M03翻身仗还算漂亮,乐道L90靠产品力突破,但小鹏现在再度冲高端,蔚来就得重新头疼——你下放品牌容易,“性价比”拿销量却拉低毛利,盈利压力倍增,品牌形象也逐渐模糊
理想MEGA风波过后继续上路,但i8纯电市场地位都不够稳妥
要让小鹏挑战增程路线,难,不开玩笑
每次切换技术路,不仅是产品转型,更是整个技术架构和消费心智重新教育
步步为营,不敢有一丝松懈
市场需求走向千变万化,偶有闪失可就痛失好局
技术转弯、品牌重塑,每一步都烧脑,“蔚小理”如今也不像头几年那样敢all in
试错窗口收缩得越来越紧,他们手头牌也变得稀薄
你要说彼此互相打腹地,是痛苦,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新能源车市淘汰赛阶段已然降临,想赢只能靠行业规律和经验复刻
从最初的“野路子门派”,逐步进化成新生态的精英玩家,这场战役真的没有永远的胜者
谁能走到下一个十年未可知,可能被收购、可能联合生存,只有进化才是不变的主题
盈利只是进阶门票,想要长期登场,谁都要拼速度和适应力
不妨说,蔚来、小鹏、理想,能不能留在牌桌,现在还真是个悬案,但他们已经完成了历史性的阶段任务
智能化、电动化这些基因深深写入了中国汽车史
后来者再想改写,坦途可没那么好走
要不是有“蔚小理”这波敢死队,都未必有现在国内新能源车的百花齐放
今天的他们,已经不是新势力的新丁,而是行业洪流中的探路人
谁能成为未来市场里的“最优解”,也许咱们还要再看十年
话说回来,你觉得下一个十年,哪个品牌能活到决赛桌,又是谁会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局,你站哪家?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