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增程式SUV市场的新玩家,小鹏G7增程版一亮相就把话题扔进了蜂窝里。新能源车这锅粥,已经被各种插电混动、纯电、混动搅得够混,谁还敢说自己是“新品种”?可小鹏G7就是要在这混战里加点料。这次不仅拿着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大电池的“高配”,还端出来比海狮、领克都更长的325公里纯电续航。价格还盯着15万以内火拼,简直像在用高铁票的价格卖飞机服务,谁不动心?
有人说增程式技术含量低,动力不如插混,这话在圈里流传挺广。车友们抬杠,说到底你得看用车人的需求。对于多数家里一辆车、不愿变身“电补员”的普通人来说,有电、能省油、价还划算,这才是王道。小鹏今年就调整了打法,没再死磕纯电高端,开始细琢增程,甩出这台靠着“油电混搭”来拓展市场的G7增程版——看得出,它是奔着销量去的,谁还跟技术剥洋葱啊?
说点真货,造车新势力为了增程省钱,不管研发还是生产成本都要比复杂插电混动省一大块,于是车价也容易压低。小鹏G7增程版上市还没多久,就在8月卖出去7113辆,这数据已经把自家G6、G9远远甩开,成了主力选手。可以说,G7销量的走势,对小鹏今年敢不敢笑其实有决定作用,毕竟钱袋子鼓不鼓,跟车型热不热直接挂钩。
我们具体看看这车。申报资料说,小鹏G7增程版外观和纯电版区别不大,还是那套贯穿式日行灯和分体式大灯组,前脸硬朗了点,轮廓线条笔直——摆明就是想靠颜值拿分。车身长4918毫米,宽1925毫米,高1655毫米,轴距2890毫米,跻身中型SUV阵营。和比亚迪海狮06DM相比,小鹏在长度和轴距上都能掰一掰手腕,空间自然不是小气鬼。
动力部分,小鹏G7增程版用的是哈尔滨东安1.5T发动机做增程器,最大功率110千瓦。纯电驱动部分,最大功率据说有218千瓦,和纯电版G7相仿。电池用的是磷酸铁锂,湖北亿纬动力主产,电池总能量55.8度,纯电续航直接冲到325公里。这表现,在同价位SUV里算数一数二。可油耗呢?干电状态下综合油耗百公里5.9升,比比亚迪海狮06 DM-i的4.7升略高,有点小遗憾,不过还算能过得去。
回到价格,市场见惯了“打骨折”式厮杀,比亚迪海狮06 DM-i已经把起步价砍到13.98万,领克08 EM-P官方优惠后是15.98万,小鹏G7增程版据说会以14.98万开局。虽说比亚迪是“价格屠夫”,小鹏这次的杀招是纯电续航更长,可品牌和服务底子不如比亚迪扎实,只能在价格上再多挤挤,争取让一部分精打细算的用户动心。
说到底,买车真不是光看参数。小鹏G7纯电版已经用销量证明了自己空间宽敞、配置高、体验不赖。对于怕没电、要省钱、买一台全家出行无忧的消费者,这次G7增程版就像是为了“没有里程焦虑”的人特制的——你要电它有,你要油它省,你要看性价比,价又合适。这种平衡,可能恰好击中了中国大多数家庭用户的软肋。
增程技术在圈子里一直被说成不是“最先进”,但掐指一算,比插电混动少了双电机和复杂结构,出问题概率下降,维修费用也低;买得起又用得起,对于不想冒险的人来说,这就是“白菜价里拎西瓜”。小鹏选择跟着市场走,改策略,增程版G7火拼空间和纯电续航,战略说白了也就是“少花钱、多办事”,把薄利多销玩明白了。
中型SUV市场里,各路高手轮番上阵,各种配置、各种噱头,谁能熬到最后还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有消费者看重的是续航里程,有人看中的是品牌效应,还有不少人“先看价格后看其他”。小鹏G7增程版这种有电有油,能跑能省的路子,摆明就是冲着“吃瓜群众”下手,让市场重新掂量一下1.5T增程到底值不值。毕竟各种新能源政策补贴在收缩,大家也都更省了,谁还敢玩“高配加价、情怀捆绑”?
现在的车市,早不是“谁声量大谁赢”那么简单了,大家都讲究真实力。从技术到价格再到体验,车企们不敢喘粗气。小鹏自身品牌力、服务体系、售后能力还在补课路上,要靠G7增程版和纯电版一起拼命堆销量,才能让投资人和买家一起安心。也许等这波增程车潮水退了,才知道谁是真正的“游水高手”。
G7增程版的竞争力,最大还是纯电续航和车身空间。对于中国式家庭,用车不仅仅是上下班打个卡,更是逢年过节全家出门的“保姆车”。后排不挤、后备箱能装、油电通吃的SUV,谁会嫌弃?这就像买包子,个大馅足还便宜,谁不抢?只要小鹏别在服务掉链子,市场自然有买单的那群人。
今时不同往日,买车也变成“过日子的大事”。大家口袋里的钱都掂着,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口。对于小鹏G7增程版这种能省油、能跑得远、空间又大、价不贵的产品,市场就是给了机会;而对于比亚迪、领克这些老牌劲旅来说,拼技术拼口碑还是要压价格,谁能把“性价比”这个词玩明白,谁就能抢得先机。
有人问,增程到底是“将就”还是“刚需”?看看小鹏的数据就知道,八月卖了七千多台,不是“随便玩玩的”。中型SUV这市场还远没进入流水线模式,每一款都能玩出新花样。至于未来谁能笑到最后,现在没人能断言,但小鹏能在激烈的市场战场上用增程版G7稳住阵脚,也算是敢为人先的气魄。
不想烧钱学技术,也不想走极端,小鹏G7增程版夹在纯电、插混之间,搞了个“左右逢源”,既能取悦注重经济实惠的用户,也能满足偶尔想体验纯电畅跑的车主。现在国产新能源车的格局其实很简单:有新想法就得有新玩法,谁都不是一成不变。敢在十四五万内卖中型增程SUV,还能给325公里纯电续航,确实有点“破釜沉舟”的意思。
当然,发动机、电池、电控这些核心部件到底能不能经受住考验,还得看市场实际情况。湖北亿纬、武汉小鹏智能制造、哈尔滨东安这些扎实的供应链“给力”,小鹏G7增程版在品质把关上不至于太掉队。磷酸铁锂电池耐磨、省心,也更适合家庭日常用车。电池总能量55.8度,谁家平时上下班加周末短途能轻松搞定,出远门只要一脚油门切到增程“续命”就行了,里程焦虑少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能不能真拿到起售14.98万的价格,等官宣才见分晓。新能源市场“价格战”已经打穿地板,别家优惠一个接一个,小鹏G7增程版最终能不能用价格击败对手,就看市场怎么投票了。毕竟现在用户眼睛都用得很“贼”,用配置比、用体验谈、用钱包决,谁忽悠得了?
最后,看这场“油电混战”,小鹏G7增程版虽然起步略高,但靠空间、配置和纯电续航三板斧往外抢人,要在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里站稳脚跟,还真得下一番苦功。既不能贵得离谱,也不能丢了品质跟体验,谁家能做到“天时地利人和”,谁才是最后的赢家。所以说,车市如江湖,谁敢下牌桌就谁得利。
选择G7增程版,就像选了一把稳妥的“万能钥匙”。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