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是不是越来越像一盘麻将,每天都有人胡牌,有人点炮,有人刚听牌,还不知道下一个风头会落谁头上。最近就有一张新牌翻出来了——比亚迪Sealion 8海外谍照曝光,其实国内叫唐L,就是那个块头特别大的SUV。我心里都纳闷,这车出去能吓唬谁?澳大利亚的袋鼠会发愁么?
先说说为啥一辆SUV谍照曝光能弄得大家议论纷纷,是不是汽车圈没啥热点了?还是大家对于自主品牌出海有点长脸的期待?比亚迪这两年在海外混得风生水起,有点像咱们小时候看人家拿大哥大出门显摆。以前出口的是小型车,现在开始琢磨把大号的SUV拉出去,一副“我来了,你们别怕”的气势。可是你真不能不琢磨一条——为啥海外新车还得先遮遮掩掩地路试?是不是怕被抄,还是怕被比坏了?
有朋友会问,咱们国内的车都这么卷了,还能卷到国外去吗?你别说,唐L这种大六座SUV放在二十多万的价位里,谁都能来一句“这不挺香吗?”国内大家看重空间,看重性价比,那到了国外可就不光看这些,法规、标准、习惯、面子、品牌号召力,比选项赛还复杂。比亚迪唐L把名字改成Sealion 8出去,其实是一种身份转换,就像小野猫换了一身大狮子的皮,要在全球市场上展现自己的“新野心”。
不过话说回来,这车到底能不能在澳洲混出名堂,得细看。澳大利亚大部分地方地儿空旷,一条直道都能让你开到怀疑人生。比亚迪唐L海外叫Sealion 8,块头不小,长宽高接近5米,高1米76,轴距2950毫米,属于那种“本地车主给你让路”的级别。大SUV在人家那是真有用,拉孩子、带狗、去野外烧烤,全都能搞定。你要放在欧洲那种小巷道里也许挤都挤不进去,可澳洲显然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可是大车就能成功吗?我总觉得,中国车企出海这几年开始有点过于自信,觉得“只要我的车大,只要我的配置多,人家就会买。”没那么简单。海外卖车,客户要看质保、售后、品牌历史、保值率、维修体验……更何况澳洲对新能源和混动的接受度并不是像朋友圈截图那样疯狂,不是每个人都能随时用电,也不是每个人都理解什么叫DM-i和DM-p。比亚迪唐L的动力系统在国内确实有市场,可到了人家那,怎么卖?靠嘴皮子还是靠渠道?
有种现象特别奇怪:我们都习惯关注外观,觉得“哇塞,前脸有银色条,灯组分体式,空气导流槽很帅”,我倒想问,买车的人会天天盯着那两个灯吗?还是回头看车的时候只关心“这车能不能陪我上下班,能不能带我去度假,修起来是不是很麻烦”?车身侧面饱满有起伏,车顶线条柔和,腰线好看,这些到底算不算决定性的选项?我看未必,真要让车子走向世界,还是得让人从骨子里认同你这个品牌,“用着买着都放心”。
既然谈到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差别,我们得细品。一辆国内卖二十多万的SUV,到了外头价格铁定得更贵。澳洲买车本来税就高,进口又要加价,这么一折腾,还得跟日韩车、欧洲车抢市场。比亚迪能否在一堆“老品牌”里站稳脚跟?这不是靠谍照和宣传就能解决的问题。澳洲人愿不愿接纳“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背后考量的不是一两项配置,而是整个市场的习惯信任。
说实话,比亚迪这两年往外走,还是挺给人希望的。以前咱们总被逼着买“合资”,看着别人造车技术“高人一等”,现在国内品牌挤进来,“质量、配置、价格、服务”起码有仗能打。可到了真正讲究底蕴和历史的海外市场,咱们如果只是搞一个大屏幕、一个悬浮屏、一个凌厉的面板和个性化音响,就想“颠覆世界”,恐怕还是太乐观。汽车文化其实很深,很长,不是一个呼声能喊出来,更不是一套动力能秒杀所有人。
想一想,国产品牌出海,靠的到底是什么?是质量,是成本,是设计,是服务,还有最关键的品牌信任感。比亚迪出海能不能像拼多多一样冲到老外的购物车里,还得看接下来的牌怎么打。这车的技术参数也好、外观也好、空间也好,都只是加分项,最后还是要让人觉得你“靠谱”。有些人出门喜欢开大车,说明空间安全都重要;有些人觉着新东西看着新鲜,但价格不能虚高。比亚迪要实现自己的全球野心,得学会揣摩本地消费者的心思,懂得适应市场,不是单靠一套动力。
再说说很多人关心的“技术出海”,比亚迪唐L的DM-i和DM-p动力系统确实有点意思。在国内,混动技术甚至可以拿出来当作炫耀资本,但在澳洲,电网条件、充电桩布设、维修服务乃至技术接受度,每个环节都能让你卡壳。你有这么好的混动系统,能不能让人用得顺心?澳洲地广人稀,谁家真会天天插电用?也许还得靠燃油模式撑住。你动力再牛,没人懂没人用也白扯。
其实我倒觉得,这事也不必太悲观。比亚迪出海,好坏都要经历一番,车子被试过,被市场检验,才知道行不行。国内一辆车流行不流行,靠的是一堆KOL和网友喊单;出国了,全靠本地用户的口碑。你哪天在澳洲路上看见一排Sealion 8,说明真有戏了,否则光靠新闻和谍照,距离“真正出海”还差几步。国产品牌这么多年终于熬出头,咱也得有点耐心,不止盯着数据炒热度,更要关注实际体验,这才是核心。
最后我是不是该丢个问题给大家:咱们中国汽车厂商出海,最难跨过的坎到底是什么?是价格吗?是服务吗?是技术吗?还是那股让人愿意试试的勇气和信任?你买了一辆车,除了好看、实用,更多的是一种心理认同;如果国产品牌真的能让你觉得有面子、有底气、有保障,那才叫真正的“新国货崛起”。比亚迪能不能成世界车企里的常青藤,其实不是一辆车的事,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所以,比亚迪唐L变身Sealion 8,在澳洲亮相,未必就决定了成败,但它代表了一种跨越,代表中国汽车制造业试着把视野放得更广,代表我们再也不是那个“只想自己用”的小打小闹。至于能不能让澳洲大哥们买账,还得看接下来的市场劲头和品牌积累,咱们不妨继续跟着瞧瞧,别急着吹,也别妄自菲薄,也许几年后你在澳洲海边吹风看到一辆唐L疾驰,你会觉得“这事靠谱了”。
咱们中国的制造终于到了一段新跑道头,能不能跑起来,不止靠速度,还要靠耐心和智慧,万一哪天比亚迪真成了全球家喻户晓的大牌子,你有没有准备好为“中国智造”喝彩?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