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怕巷子深”似乎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快消费时代,公司在营销、公关方面的投入比重迅速增加,导致消费者单凭网络信息根本没有办法区分哪个产品适合自己。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宣传信息满天飞,新品发布会一个接一个,甚至一款新车要分几次发布;永远都是遥遥领先,加足了定语稳稳的第一。
订单注水:新品发布动辄就是一个小时几万台,几天破十万订单屡见不鲜,几个月后官方公布的销量榜上却毫无起色;
L2的辅助驾驶引导客户支持全自动驾驶,甚至发布会上还说开车累了可以睡一会,这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续航里程几百到上千公里,消费者已经默认了在官方的数据上打个六七折,冬天打骨折对半砍;
乘用车高速撞卡车,完胜,还有视频为证,已道歉回应。
汽车的奇葩式营销由来已久
老一代汽车人应该都见过车门上站几个大汉,不禁感慨这车质量真好,其实是最低的法规要求,车门在打开的情况下,纵向承载力不低于4500N,也就是说至少能站6个75公斤的人,实际还可以有更炫酷的表演;还有关门声音,沉闷就是好车,清脆就不好,虽有一定的依旧,沉闷只能说明车门胶条与门框的配合,隔音棉用量足,评价汽车好坏远远不够;还有那些抡大锤砸防撞梁的,更是不懂汽车,防撞条有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吸能,太结实反而在发生事故时对驾乘人员伤害更大。
汽车拉飞机:宝马旗下的MINI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搞了一个大新闻,他们用一辆小汽车来拉动重达150吨的波音777F货运飞机;原理其实并不难懂,汽车的牵引力只要大于飞机的滚动摩擦力就可以,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需要多强的动力。后来这招荣威也用过。
2018年在全世界的瞩目下,Space X成功发射了一艘重型运载火箭,将一台红色的Roadster电动概念跑车一并送上了太空,这辆人类史上第一辆上太空的汽车,会在该轨道停留超过10亿年。
当然还有很多类似利用汽车本身的技术,而不被大众知道的宣传;对比近些年的新能源宣传和老前辈的营销,两者的本质区别还是有的,老前辈的宣传虽然也很浮夸,但是不假,只是为了博人眼球增加流量;新能源的宣传已经出现了虚假、误导,可能会给车主带来严重的后果。
也有一些宣传值得所有车企学习,通用汽车一直投资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互为支撑;奔驰和网球联赛,哈弗与达喀尔拉力赛等等。
新老汽车的营销宣传,你有什么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