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年检之后车“趴窝”——黄女士的汽车遭遇与检测站交锋
黄女士家住兴庆区,平时用车不算多——家里的那辆老福克斯,主要是接孩子和赶周末超市,十年下来,里程刚跑到九万多。7月那天,中午热得很,她赶着去做第一次年检,想着省点麻烦,微信上约了第三方代办,价格还算合理。临到检测线之前,她自个试了下,发动机没啥动静,仪表盘也没异常。但说来也怪,検车刚开始做尾气检测时候,车身突然跟打哆嗦似的晃了一下,故障灯一下子亮起来,水温报警、发动机故障接连跳出来。
站里代办挺淡定,说这种老福的“小病”不少,附近修理厂拔拔OBD保险栓就行,再把故障码消掉。直到群里有车友提醒她,“别光看故障码,水温这个事儿要留心,福克斯冷却系统老毛病,经常是管路老化。”黄女士试着消掉警告灯,又回到检测站。这回刚上线,还是那一套,仪表盘开始闹腾,车不太愿动,跟之前一样。她忆起修理师傅的口头禅:“车这种东西,越弄越灵性,你这会八成是冷却液跑没了。”
修理厂在附近,开着折腾过去,刚出站没两百米,车子彻底趴路边,冷却液壶都干了。她打了拖车,拉到常去的小修理铺,老板老王看了眼,叹气说,发动机估计拉缸,防冻液没了,水箱管爆口,看上去不像是平时自己开坏的——“检测站猛踩油门?我们这行的都知道年检有时候为了检测排放,油门踩得跟 打仗似的。”第一次修花了一千六,说主要是换了水箱和管子,黄女士还想算了。但跑了几公里,又趴路边。拉去修,师傅说发动机发红,彻底修下来得七八千,还不如换台新机头,市场价一万二左右。
邻居家也有老福,听说她这遭遇,打趣说:“年检不是看车祸,是自己差点‘造’个事故。”大家在门口议论,车子没大碍时操控挺好,转向灵敏,油门响应快,就是这几年冷却系统总出毛病。据说福克斯2010款老车,某些批次用的是塑料水箱,耐热不过关。在区里修车师傅圈里,曾经热议过——年检工位操作员普遍不熟悉这些老车子脾气,猛踩几下,高温喷爆,去年曾有个同型号也是检测完出问题;不过有人说主因还是车本身年头多,保养没做到细。
检测站那边,副站长张杰讲,“我们都是按规矩办事。OBD插上之后,检测时最高转速勉强3500。”他拿着后台数据显示给黄女士看,“其余时间就1900、2700转,并不是暴力拉转。”但群里有人提到,其实某些尾气检测环节,拉转本就比日常驾驶偏高不少,没啥缓冲空间。张杰让黄女士走司法鉴定,说只要专家认定是检测因操作不妥造成发动机损害,他们认全全部维修费,怕无凭无据。
说到养护,老王师傅讲,防冻液每年最好换一次,尤其像宁夏这边夏天热,短途多,水箱压力容易时不时胀爆。他还给了个冷门建议,平时别光看仪表盘,偶尔拧开水箱盖闻一闻,有异味就表示水路堵塞——这个偏方邻居小赵去年试了还真查出积碳。其实这类应急养护,大多数车主不太上心,要是真遇上这样“年检趴窝”,小毛病拖成大病,几年一换发动机都不冤。
律师也被请来,宁夏本地的孙攀说,证据得保全,否则车子是检测站还是自己平时没维护好,争不清。他直言,民事诉讼申请法院专家鉴定,是唯一认的路。微信群里还有人碎嘴,“但鉴定路费伤不起,一折腾就几千块,最后结果都是车主自认倒霉。”黄女士犹豫,维修暂时搁着,自己把检测票根、旧件全拍照存档——等着律师那头消息。
周末时候,黄女士两次打算卖车去二手市场,结果被收车师傅一口价砍到四万。有人听说她的福克斯发动机修过,还调侃,“老车就像二婚,起价都难听。”朋友圈里她转发这事,被当地汽修圈新人评论,“头一回见年检干趴发动机。”至于后续,大概得等那场鉴定慢慢出结论——只是这条街上,从此每逢年检,村里人都琢磨着要不要看着“工位师傅踩油门”,免得以后也蹲路边拉拖车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