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燃油轿车终于攀登上了“智能天花板”,我心中一紧,以为宇宙要投简历加入汽车界了。原来只是我们的老朋友速腾,穿了件高科技马甲再次上市。有人说这新一代的速腾L是“一汽-大众的亲生儿子”,稳扎稳打、市场积淀深厚,搞得像谁还没见过油车装潢智能呢。还430万用户信赖,早知道就让这430万人集资买个国产车企算了,至少名字更吉利。带节奏的官宣让人很感动,仿佛五菱突然宣布自己是智能豪华的天花板一般,PPT里那一行小字拼命呼号,看我多会自我安慰。
速腾这次“杀疯了”,这词用在燃油车身上,有点像“翻盖手机终于支持微信扫码支付”那感觉——惊艳,顺带一丝心酸。作为一名速腾老车主,多少也算个见证人,亲眼见证时代的泥石流裹挟着车企努力装饰现实的尴尬。这年头谁还盘一台纯燃油车呢?新能源不讲武德,智能这块被电车卷得像蒸汽时代的火车头还想争高铁。速腾一拍桌子,告诉大家咱还有底牌:端到端高速NOA辅助驾驶。我寻思了半天,这不就相当于“你学车不努力,以后开车靠机器”?人间凄凉,AI当道。
试驾的时候,“高速NOA”一出场,就跟招财猫的手似的,不停地为我规划路线、保持跟车距离,一副“996人工智能”劳模的姿态。我当年开老速腾,那是腰酸腿软还穿着汗背心的春秋,神经时刻绷紧,路上一根烟都不敢点。今天呢?机器比我还警觉,一边替我开车,一边用数据嘲笑我“不配拥有双脚”。盘点那些智能亮点,速腾还自带IQ.Pilot,覆盖“95%的城市路况和100%的高速场景”。换句话说,只要你不是生活在武汉早高峰或北京环路外的平行宇宙,总能碰上它给你露一手。那“精准上下匝道”,说白了就是车比人靠谱,昔日老司机费劲巴拉去“见缝插针”,现在全靠车道保持“别挤,让机器先过”。
对了,红绿灯自动起停能够让你彻底从“键盘侠”变为“方向盘闲人”,信号灯遇10分钟都能轻松应付,不用满头大汗地反复踩刹车抡油门。毕竟,新时代的油车主,连手都不想动了。遇上个路上突然杀出加塞小王子,速腾L能“丝滑避让”,你只管在车里刷短视频,留给机器拥抱现实社会的复杂交通。停车更别提,以前停车要么靠心跳,要么靠伴侣指挥,现在智能辅助泊车,“遥控停车”秒进车位,连守夜的猫都得给它让位。
这颜面工程做得真不错,不过我还是习惯看一眼背后的锅底有没有糊。速腾L的智能驾驶,全靠与卓驭科技苦练“1400天”,搞了“十万公里联合标定”和“30万公里全国验证”。看似严谨,实则没告诉你,他们在测试时究竟避过多少次奇葩路怒男。就像现在的社交软件,喊“实名制治理”,却总有柠檬精混进来捣蛋。
把话题拉到智能座舱,速腾L直接请出了高通8155芯片,架构是Linux+Android双料。效果咋样不知道,反正数据夸得比冬奥金牌还多。自然语音识别支持20秒连续对话,还能听懂“地道四川话、硬核粤语”,准确率95%,这下东北话交通广播可得慌了。据说不仅能开天窗,还能开天眼,问啥答啥,连“你最爱的女团是谁”都能深度对话,看得出来,工程师们是真的想替车主们省下“开口费”。深度适配第三方CarPlay、CarLife、华为HiCar,顿时让人怀疑速腾L买回家是不是得先编程。
别急,它还有所谓“多意图精准理解能力”,动动嘴几百项功能全能遥控——这下我终于理解了什么叫“嘴炮王者”。下班路上,想开音响想开天窗,速腾L能一口气答应你,还不嫌你唠叨,比部分亲戚还贴心。况且还搭载了Deepseek、豆包这些国产AI大模型——以后你儿女作业不会,直接问车就行。突然间有种冲动,如果爸妈那代人也赶上这样的智慧车,会不会边开车边比赛河南话绕口令,看响应速度能不能打败春晚小品。
这智能座舱打的是“全场景助手”牌,满足你对出行的所有幻想。再大的需求,不如按下语音键来得省事。甚至不仅限于汽车功能,还能对答入流,问点人生感悟都能正儿八经怼你两句。老司机最在乎的MOD也装进了座舱智能里,座椅加热、氛围灯、按摩、空气净化,五花八门,车不像车,倒像个行走的康养会所。
手动挡玩家怕是要流泪,五菱宏光精神正在路上抽烟默哀。现在你要是不智能、没芯片、不会语音,都不好意思出门自称家轿。想想当年新飞冰箱广告喊“新飞广告做的好”,现在怕是轮到智能轿车喊“比你爸妈还懂你”。至于车本身安不安全、实不实用,已经成了八卦新闻的边角材料,买不买,得看语音助手能力有没有超过淘宝客服。
别说,速腾L这些年攒下的“家底”确实厚实。对标新能源卷出来的智能化,传统燃油车表示:“你卷你的,我卷一卷历史情怀也给你看。”问题是你卷得过特斯拉和国产新能源吗?燃油车这把子骨头,估计得靠最后的倔强维持大局面,就如同老人家坚决不换微信头像一样,宁愿把皮鞋穿进沙滩,鞋底全是智慧芯片。
爱车人士聊智能化都快聊成了程序员群聊。可你要是问我速腾真的成了燃油轿车的“智能天花板”了吗?这就像问你秋天喝不喝热奶茶:答应你没毛病,可就是差点意思。中国车市天花板已不止一次被掀掉、再盖上、再掀掉,像是在轮流蹦跶考验大众的耐心。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速腾加点智能就上了热搜,靠得还是体量大、粉丝多、口碑不错的“老字号”招牌。你要是拆开看看,无非把过去那些原本是电动车的Pull新功能硬塞进油车里,仿佛让爷爷现场跳一段街舞,姿势是新了,骨头还是老的。碍于智能化的大势,不升级就跟不上节奏,升级了吧,又像硬生生把一辆老帕萨特扮成无人驾驶的样子。
别误会,我真不是黑,毕竟我是老速腾车主,天天坐在驾驶室里跟AI抢方向盘。老司机为了证明自己还能导航,“端到端NOA”亮出来试试,半路上要真信了它,那就是你和交警用眼神交流的开始。官方把“数十万公里验证”吹得天花乱坠,现实夫妻用AI互骂还能吵翻天,何况让AI带你跑高速,碰上大雾大暴雨、小猫小狗,智能系统只会告诉你“建议人工接管”,钱还是白花。
你说这叫创新也好,叫带货也行,反正最终还是得靠用户交智商税。往深里讲,速腾L的智能科技升级不过是把“表面尊严”硬撑撑,让传统燃油自信一波。但你总不能指望它真的拯救燃油车的夕阳吧?智能天花板今天立在这儿,明天国产新能源一个远程OTA又刮来狂风,还不是照样灰头土脸。市场不等人,消费者倒是等着优惠,指不定啥时候脚踏油门,心里还要掂量加油涨到多少块。
狗剩说了,油车就是油车,芯片叠多了也是豆腐脑,多抖两下就散。可要真说哪天速腾L带着高通芯片、全域AI、遥控泊车和普通话粤语四川话智能语音,跑到家门口主动喊你上车,还顺便背诵唐诗、分析世界杯战况、推荐晚餐外卖,再回来把停车费给你报销,那我就认了它是真正的天花板,甚至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
但就算有天花板,也挡不住楼上的孩子蹦跳吵闹。燃油车智能化,八成也就是“老瓶装新酒”。你要是非说喝出玫瑰的味道,那只能是智障人工智能做的梦。至于速腾L在A+级轿车里能不能继续当那个“标杆中的杠杆”,咱们也别抱太大希望。毕竟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天花板,只有不断抬头仰望的颈椎病患者。
最后想说,速腾L也算是中年危机自救的样本:一边想追赶新潮,一边拿“老资格”做底气,折腾得像上世纪的国产武侠剧掺进了金庸的AI。本以为科技能拯救油腻,科技最后拯救的还是科技本身。要不是智能升级,现在的燃油车啥都不剩,剩下的也许只有咱们这些仍愿意自我娱乐、自我麻醉的速腾老用户随风起舞。
你说速腾L是不是天花板?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大家买车也别忘带把梯子,省得哪天智能过了火,想撞天花板都够不着。
别的没啥,祝大家开车平安,背影潇洒,副驾上的AI周末别突然罢工就好。如果它真罢工了,就随它去吧,毕竟我们这些人类自己都常常宕机,自嘲中多了几分宽容,也算朝天花板投去一记会心的苦笑。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