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曾经的一次跨界尝试,成了当下汽车市场的一种缩影。2018年,广汽集团和蔚来汽车联手成立了广汽蔚来——一个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合作的雏形。这个品牌后来便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合创汽车。听起来挺有故事的,对吧?但它的起步可不算顺利。
还记得2020年吗?合创汽车的首款车型合创007正式上市。这是一台定位中型纯电SUV的车,带着高科技靓配置出场:搭载广汽第二代GEP平台、类似蔚来的智能语音机器人,还配备了听起来就很酷的生命探测系统。它试图瞄准高端市场,目标是打破纯电市场的传统格局。但说实话,定价确实有点“飘”,跟它的产品力有些不匹配。再加上那年零跑C11的低价冲击,007销量惨淡。五年过去,只卖了1140台——就这成绩,真挺让人唏嘘的。这或许是一个典型的试错案例吧。
如果你关注合创汽车,可能会对它的Z03更熟悉。毕竟这是它销量最好的车型,卖了三万八千多辆,不容易啊!为什么受欢迎?关键还是抓住了“年轻人战略”。13.28万元的起售价,对于刚起步的用户来说正好够得着。这车搭载广汽埃安AION Y同款底盘和弹匣电池,续航靠谱,油耗低,驾驶起来跟燃油车没啥区别,刹车脚感也挺舒服。还有,年轻化这块真的下了功夫,连EDG电竞都能联名,好像就是冲着一部分年轻圈子来的。但你要深究呢,有人可能会吐槽,这车不够“原创”,更像是“换壳车”。动力表现马马虎虎,车机系统更新速度也赶不上主流新势力,容易让人感到“差点意思”。
再来说说2022年亮相的合创A06,一台设计挺漂亮的中型纯电轿跑。外观上很下功夫,溜背造型、风阻系数做到0.217Cd,不得不说是用心了。关键配置也在线:高通8155芯片、L2.5级辅助驾驶功能,还有65%高强度钢的车身安全性。但要形容它的话,那就是“好看是好市场不咋买账”。为什么呢?17.98万元起售价说实话有点偏高,加上后排因为溜背显得空间局促,这就有点掉队了。销量只有2700多辆,成绩真的不咋地。
最后咱看看合创的大招吧,就是去年上新的旗舰MPV——合创V09。老实说,这台车硬件放在纯电市场还是很能吹的。充电五分钟能跑200公里,CLTC最长续航762公里,还标配了800V高压碳化硅技术平台,什么激光雷达、高通8155芯片统统都上了。再加上宽敞的空间和高端的智能化配置,家里有老有小的用户可能会感兴趣。想想一家人轻轻松松坐在车里,来个长途旅行,真是得劲儿啊。但呢,问题还是出在价格。31.88万元的起售价,正面PK腾势D9这种热销款,看起来也有点力不从心。而且品牌的知名度和溢价能力有限,再加上合创最近几年背后股东变动频繁,维保问题也让许多消费者心里没底。
合创从竞争中摸爬滚打,也不是没有亮点。比如它很擅长资源整合。广汽集团的大制造经验是它的底子,弹匣电池技术让安全性更有保障。自研的H-GEA纯电架构支持多车型开发,还能提升充电效率。它在品牌调性上的探索也是有野心的,比如联手EDG电竞、雷蛇这些年轻化IP企图抢下年轻人市场,逐渐形成自己的潮流标签。听着挺带感,但如果你把它拿去和“蔚小理”这些头部新势力比,说实话,差距还有点明显,尤其在品牌认知度和保值率上。这事吧,不光是产品问题,还跟品牌发展的稳定性有不小关系。
所以你问我,合创汽车到底实用吗?咱站在消费者角度分析,这牌子的优点主要还是体现在技术底子上:既有可靠性也有些创新。空间大、配置够用,对于一些年轻或者家庭用户来说,尤其是愿意接受新品牌的人群,确实可以考虑。但问题也别忽略:产品力和价格定位上没能精准卡位,售后波动风险也不是谁都能接受的事儿。也难怪,前几年跌跌撞撞,品牌知名度和稳定性积累不够,再加上行业竞争的激烈,想一时实现赶超确实太难。
不过说回来,合创的那些努力,还是值得一提的。它的故事,反映了传统车企试图与新势力共存甚至融合的挑战。从一开始的广汽蔚来,到后来的广汽合创,它一步步走过了试错、转型、再发力的过程。如果你问我,合创这盘能不能做成呢?或许它的未来还是个问号,可它的探索精神,绝对是值得一所有兴趣继续关注的。
我还有点儿想听你的看法。这么一听,你觉得合创汽车到底值不值得买?或者说,它在新势力阵营里有没有可能争得一席之地?评论区见,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