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留意没?合资车价格雪崩,大众丰田也扛不住了

不知大家发现没?大众速腾新款裸车价直接干到7.79万,帕萨特落地才12万多,丰田凯美瑞直降5万,连宝马5系都能26万裸车拿下——合资车的价格,真的开始“雪崩”了。

这不是清库存,不是个别经销商的促销,而是大众、丰田、本田、奔驰、宝马、保时捷全线溃退的信号。2024年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60%,合资品牌跌破35%,创下历史新低。我上个月跑了三家大众4S店,销售小哥几乎是追着你问:“哥,今天订吗?再不订优惠又要缩水了。” 这种“求着你买”的姿态,放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一、价格崩盘,从“神车”开始瓦解

先说速腾。这车当年可是“德系品质”的代名词,1.4T+DSG的组合,底盘扎实,高速稳得像贴地飞行。我第一次试驾是在2015年,那种厚重感、隔音水准,同级日系车根本没法比。可现在呢?新款刚上市就“自砍”5万,12.79万的指导价,裸车7.79万就能拿下。

这价格,已经杀进了A0级小车的腹地。你想想,7万多买一辆轴距2米7、带T动力、德系底盘的A+级轿车,听起来是不是很香?但别急着高兴。我去试驾了现款速腾,坐进车里第一感觉是:塑料感回来了。中控台大面积硬塑料,车门内衬手扶位置连个皮包都没有,音响是邦邦响的单层铁皮共振——这哪像十几万级别的车?倒像是十年前的入门款。

不知各位留意没?合资车价格雪崩,大众丰田也扛不住了-有驾

不是车变便宜了,是品牌溢价被新能源按在地上摩擦。

再看帕萨特380TSI,曾经是老板们的首选,商务接待、家庭出行两不误。现在2025款指导价16.45万,落地12.35万。我在上海某大众店试驾时,销售直接说:“现在订,送3年保养+终身免费基础流量。” 我问他:“这车还能撑几年?” 他苦笑:“撑不住了,隔壁比亚迪汉DM-i月销两万,我们这月才三千。”

价格崩了,但产品力没跟上节奏。

二、中高端合资,也扛不住了

你以为崩盘只发生在十几万的家用车?错了。连宝马5系、雷克萨斯ES、奥迪A4L都在“跳水”。

不知各位留意没?合资车价格雪崩,大众丰田也扛不住了-有驾

我去宝马店试驾了525Li,销售说:“裸车26万,贷款做三年免息,落地30万出头。” 我一听就愣了——这价格,十年前能买一辆3系。坐进车里,iDrive 8系统确实流畅,座椅加热、氛围灯、哈曼卡顿音响全系可选,但你打开手机一看:隔壁的小鹏G9,30万给你空气悬架+双腔悬挂+城市NGP,能自动等红灯、变道超车。

同样的钱,一个给你“德系豪华”,一个给你“智能出行”。你会选哪个?

更夸张的是雷克萨斯ES。曾经加价5万都提不到车,现在全国普遍优惠8-10万,20万裸车价就能拿下ES200。我在杭州试驾了一台优惠9万的ES260,外观还是那个优雅的日式美学,内饰皮质细腻,静谧性一流。但一上路,2.5L自吸+8AT的动力总成,加速绵软,超车得提前两公里准备。而同价位的蔚来ET5T,零百5.4秒,标配激光雷达,自动泊车一气呵成。

不是雷克萨斯做得不好,是时代变了。

三、为什么崩?新能源“按头摩擦”

合资车降价,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被新能源逼到墙角。

不知各位留意没?合资车价格雪崩,大众丰田也扛不住了-有驾

我开过零跑C11,15万出头的车,配了激光雷达、高通8295芯片、NAP智驾系统、全景天幕、Nappa皮座椅。我在杭州绕城高速上开启L2+辅助驾驶,车辆自动跟车、变道、进出匝道,比我手动开还稳。而同价位的本田CR-V?连全速域自适应巡航都没有,中控屏还是8英寸小屏,CarPlay还得选装。

同样的钱,一个给你“未来感”,一个还在讲“三大件”。

再看比亚迪秦L EV,11.98万起,配冷暖冰箱、全景天幕、DiPilot智驾,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我在深圳试驾时,特意对比了丰田卡罗拉双擎——油耗确实低,4.5L/100km,但车机卡顿、座椅单薄、隔音一般。而秦L EV不仅电耗低,智能座舱还能语音控制空调、导航、音乐,OTA升级像手机一样方便。

消费者不是傻子,试一次就回不去了。

这就是为什么本田飞度月销跌到555辆,玛莎拉蒂中国年销仅1228辆,保时捷一季度同比下滑42%。不是车不好,是它们还在用十年前的逻辑造车,而市场已经进化到“智能平权”时代。

不知各位留意没?合资车价格雪崩,大众丰田也扛不住了-有驾

四、真实用户怎么说?

我在车友群里做了个小调研,问几位刚提车的朋友:

老王,35岁,程序员:本来想买帕萨特,试驾完觉得“像开一艘旧船”,最后买了深蓝SL03,“18万落地,无框车门+后轮转向,朋友看了都说像50万的车。”

李姐,42岁,教师:一直信“日系省心”,买了锋兰达,结果发现“车机连高德地图都没有,还得手机投屏”。后来换成了比亚迪宋PLUS DM-i,“油耗4个,纯电能跑100公里,接送孩子零油耗。”

小陈,28岁,设计师:原本是宝马3系粉丝,试驾完极氪001后直接下单,“那台车像一只猎豹,加速猛,底盘贴地,而且座椅会按摩。”

不知各位留意没?合资车价格雪崩,大众丰田也扛不住了-有驾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曾是合资品牌的拥趸,但现在,都被新能源的体验“教育”了。

五、横向对比:合资 vs 新势力,谁更值?

我拉了三款车做对比:

车型 比亚迪汉DM-i(121km版) 奥迪A4L 40TFSI 小鹏P7i

价格(万) 18.98 30.98(优惠后21万) 22.39

不知各位留意没?合资车价格雪崩,大众丰田也扛不住了-有驾

动力 1.5T+电机,零百7.9s 2.0T低功,零百8.2s 后驱214kW,零百6.4s

智能 DiPilot L2 基础ACC+车道保持 XNGP城市NGP

续航 综合1040km 纯油,600km 纯电702km(CLTC)

车机 旋转大屏,5G联网 MIB3,反应慢 高通8295,全场景语音

结论很清晰:

不知各位留意没?合资车价格雪崩,大众丰田也扛不住了-有驾

如果你只看重“品牌光环”,A4L仍是体面之选;

但如果你追求性价比、智能化、低使用成本,汉DM-i和P7i完胜。

更别提P7i的城市NGP,能自动识别红绿灯、无保护左转,而A4L的辅助驾驶,连变道都要你手动拨杆。

六、未来会怎样?

我始终认为,合资品牌不会消失,但必须转型。

大众已经在推ID.系列,丰田发布了bZ3,通用发力奥特能平台。但问题是:它们的电动车,还是“油改电”思维。内饰保守,智能落后,用户体验断层。

不知各位留意没?合资车价格雪崩,大众丰田也扛不住了-有驾

反观新势力,从用户场景出发:冰箱、彩电、大沙发、语音助手、远程控车,全是围绕“人”设计的。

未来的车,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移动智能空间”。合资品牌如果还沉迷于“三大件”“德系调校”“日系省油”,只会被时代甩得更远。

结语:理性消费,别被品牌绑架

各位车友,我理解大家对合资品牌的感情。我父亲开过捷达,我妈开过卡罗拉,它们确实皮实耐用。但今天买车,不能只看“过去谁厉害”,而要看“现在谁更懂你”。

12万买速腾,香吗?香。但12万也能买零跑C11,带激光雷达、带智驾、带大沙发。

不知各位留意没?合资车价格雪崩,大众丰田也扛不住了-有驾

你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还是为真实体验投票?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最近去4S店,有没有被合资车的降价吓到?你会选老牌合资,还是新势力?

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抽三位车友,送《智能驾驶体验手册》电子版,帮你避坑选车。

最后说一句: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供的。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不知各位留意没?合资车价格雪崩,大众丰田也扛不住了-有驾

(暂无相关数据:合资品牌未来三年市占率预测;需要进一步确认:大众ID.系列2025年销量目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