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儿咱得说说硬货!
哈弗猛龙,光听这名儿,就带着一股子桀骜之气,现在它要放大招——“PLUS”加量版!
没错,就是诸位心中所想,车身升级,性能强化,那股子劲儿啊…更足了!
这“猛龙V7 PLUS”,单从命名上,就比寻常猛龙多了几分底气。
实话说,初见申报图,我还以为长城汽车暗中挖来了哪家豪门的设计大咖。
您瞧这前脸,这走势,硬朗中蕴含着精巧,粗犷里也渗透着几丝潮流韵味。
六枚方正的墨色装饰块,如同棋盘般镶嵌于格栅之上,再配上那两只神采奕奕的矩形大灯,啧,活脱脱一个钢铁硬汉!
诸位先别急着喝彩,咱们得剥开这层外衣,看看内里乾坤究竟藏着什么。
从申报信息披露的情况看,“猛龙V7 PLUS”的身板确乎是壮实了不少。
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792(含备胎4912)/1950/1886(1905)毫米,轴距直接跃升至2850毫米。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后排的乘客可以更加舒展地安放身躯了!
现如今购车,谁又能忽略后排家人的乘坐感受呢?
与在售的猛龙PHEV比较,车身长度增加了整整112毫米,高度也得到了43/62毫米的提升,轴距更是大幅延伸112毫米。
这并非简单的“拉皮术”,而是实实在在的“增肌”强化!
更值得玩味的是,设计者还在C柱与D柱间,别出心裁地嵌入了一块与车身同色的饰板。
这份巧思,无疑是在高调宣告:“诸位看官,我——长大了!”
当然,徒有魁梧身形还远远不够,还需具备几分真才实学。
“猛龙V7 PLUS”沿用了1.5T Hi4动力总成。
1.5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15千瓦,这组数据,尚可接受。
关键之处,在于其搭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略感遗憾的是,申报资料中没有披露驱动电机和电池组的具体参数。
不过,我们可以参考现款猛龙PHEV。
那家伙,后桥电机峰值功率高达150千瓦,系统综合输出功率达到了330千瓦,电池组容积也提供18.74千瓦时、27.54千瓦时以及35.43千瓦时三种选择,对应C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102公里、145公里和200公里。
倘若“猛龙V7 PLUS”能够承袭或进一步优化这套动力系统,那着实令人期待。
毕竟,眼下油价居高不下,能依靠电力驱动,何乐而不为?
谁又愿意频繁光顾加油站呢?
话说至此,想必有人会发问:“这‘猛龙V7 PLUS’究竟定位如何?定价几何?”
依其尺寸推断,此车或将被归入中型SUV阵营。
再观其硬派越野风范,矛头直指的竞争对手,无疑是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豹5。
但考虑到哈弗的品牌定位,这款“猛龙V7 PLUS”的价格理应更具竞争力。
目前,方程豹豹5的官方指导价为23.98万元起。
如果“猛龙V7 PLUS”能将价格锁定在20万元左右,甚至更低,定能在市场上掀起一股风浪。
不妨设想,用二十万上下的价格,便能拥有一辆空间更大、造型更硬朗、动力更充沛的插电式混动SUV,还能偶尔前往郊野释放自我,这性价比,夫复何求?
当然,这仅仅是鄙人的揣测。最终的售价与配置,还需等待长城汽车官方发布。
实事求是地讲,长城汽车近些年来在SUV市场上的动作的确不小。
从早期的哈弗H6,到后来推出的大狗、酷狗,再到如今的猛龙,每一款产品都精准地捕捉到了消费者的需求。
H6凭借其高性价比,大狗则凭借“3/4刻度座驾”的差异化定位,酷狗则以音乐座舱为卖点,而猛龙则依靠硬派越野外形与插电混动动力,吸引眼球。
如今,“猛龙V7 PLUS”再度来袭,它能否延续哈弗的“爆款”基因?
依我看,大有可为。
何以见得?
其一,它的外形足够抢眼。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拥有出色的外形便已成功了一半。
其二,它的内部空间更加宽裕,实用性更胜一筹。
对于广大家庭用户而言,车内空间永远不会嫌大。
其三,它所搭载的插电式混动系统,既能满足日常通勤需求,又能兼顾偶尔的越野乐趣。
正如《诗经》所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款好车,亦应如君子般,内外兼修,方能赢得青睐。
当然,“猛龙V7 PLUS”也并非完美无缺。
其搭载的1.5T发动机,在动力方面或许稍显逊色。
此外,它的内饰设计,目前尚未公诸于众,若能再添几分精细,那就更臻完美了。
总而言之,“猛龙V7 PLUS”的问世,无疑为竞争白热化的SUV市场,又添了一把烈火。
至于它最终能否成为一匹黑马,还需看长城汽车的定价策略与营销手段。
不过,我坚信,只要长城汽车能够拿出足够的诚意,“猛龙V7 PLUS”定能在市场上掀起一阵强劲的“猛龙”风暴。
正所谓“器大者声必闳,力大者任必重”,有实力者,终将脱颖而出。
颇为玩味的是,当下车企似乎都热衷于推出“PLUS”版本。
手机要出“PLUS”,汽车也要出“PLUS”。
这“PLUS”的背后,实则反映出消费者对于更大空间、更强劲动力以及更丰富配置的渴求。
归根结底,消费者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唯有真正洞悉消费者的诉求,方能打造出真正受到欢迎的产品。
那么,各位看官,你们对这款“猛龙V7 PLUS”作何评价?
如若价格适宜,您是否会考虑将其收入囊中?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