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2秒破百的小车,长得还贼拉宽,屁股后边挂着能晾被单的大尾翼,欧宝这次是玩真的,还是在跟咱们开玩笑?你可能觉得这是怎么也得挂着“限量版”、“售价八位数”那种超跑标识,但其实啊,这玩意只能在游戏里过瘾。现实中,甭说开上街,连摸都不一定摸得着。那问题就来了,这东西,它到底有啥意义?光是为了能让咱们游戏里爽一把?还是汽车厂商们联合虚拟世界在造个梦?
先不着急下判断,咱们接着看。800马力,2秒破百,再配上那一堆赛车装备,尾翼、空气动力学套件、宽体变形金刚似的外观,你想象得到现实在马路上看到这样的Corsa吗?别说咱们普通人,欧洲交警都得掏出小本本来抄牌了。其实打从设计之初,欧宝就没想让它上路,该公司的工程师也很明白:这是台“PPT战神”+“键盘车神”的限定玩具,只为《Gran Turismo 7》里的赛道而生。那有人会说,这不就是炒概念吗?整这玩意有啥用,做给谁看?
咱们琢磨琢磨,欧宝这么做图啥?是为炫酷吸睛,给品牌立个人设?还是真想给未来车型传个基因?可能都有,也可能都没有答案。咱换个角度想想,这年头,车企想活得有范儿一点,全靠这些花里胡哨的“概念车”顶门面。新技术、新设计,先在游戏和舞台上露脸,往往是下一步量产的“风向标”。你以为的天方夜谭,等哪天技术真的跟上了,就真成“百姓车”了。历史一再重演,曾经谁会信10年前家用轿车四五秒破百,结果现在低配电动车也能给你整出五秒多的加速。
所以,这台Corsa GSE Vision Gran Turismo,它的意义真的不是让你上路飙车,而是告诉全世界:“看,我欧宝也能干!而且能干得漂亮!”它带给我们的,除了外形杀伤力,更多是一种未来感,一种可能性。你说它假,那还真有点偏激;你说它真,那它确实也离日常很远。不过很多牛X的技术,最早不都是玩票性质的吗?手机刘海屏、特斯拉大屏、宝马鸡腿档杆,哪一样不是概念车里先见过?慢慢被大家接受,从极端到普及,科技最喜欢走的,就是这种路线。
再聊聊这回欧宝的思路。车身更低更宽,空气动力学部件一套一套的,从头到尾,都是为了就一个字——快。赛道感、运动感、未来感融到一起,设计师们这叫“放飞自我”。可你要非拿它和普通Corsa比,那可就不讲理了——现实要实用,虚拟世界要极致。这点边界,很多人是看不明白的。现实中不能上路,不代表没价值。再比如,它那“车门装饰里会亮灯预警盲区”这种设计,说不定过两年真给量产车装上了,普通人“体验”到的,已经不是游戏里的幻想,而是安全和科技的升级。
继续琢磨下去,咱再一次落在一个老问题上:性能真的那么重要吗?坦白讲,99%的普通人,日常上下班从来不用极限加速,你能体会的乐趣用不着2秒破百。可偏偏人就是喜欢看、喜欢想,喜欢做梦。玩游戏的用键盘操控,现实里用方向盘,你要问体验哪个过瘾,那还是得分人。有人乐在现实,有人在虚拟,更有一堆人两者通吃。欧宝做个概念车,不就是给这些“精神车主”发个糖嘛。这糖吃得不亏——给品牌积攒了眼球,也收获了年轻人的一波关注,还能为将来新车设计攒点灵感和素材。
再说电动化,这波“别人都在玩,我也不能缺席”。你看这车,两台电动机800马力,82kWh电池,才1170公斤,轻得跟纸一样。现实中,电动小车往往又重又慢,欧宝拿出来这个,就像是在“亮肌肉”,证明自己电动时代也不差劲。你觉得这东西像“PPT造车”?不全对,厂商们都这么干——比亚迪、特斯拉、保时捷,哪个没在展台上摆过一堆梦想泡泡,没投产的比量产的都多,也不耽误你买它家的车,交个智商税罢了。
当然,有一说一,这车现在只能在Gran Turismo 7里头开,现实终归现实,游戏归游戏。可游戏里的体验,少不了刺激人的梦想。你真想在街上横着冲,只能在梦里过把瘾,或者等哪天监管、技术、法律都进步了,也许真的能玩转现实,开着8百马力的小车上下班,那样的生活有人想过吗?或者说,人类真的需要这样一台“炸药包”一样的日常代步工具?这个问题,不妨留给以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慢慢回答。
回过头来看,这台Corsa GSE Gran Turismo Vision,或许更像是欧宝打给未来开发团队的一封情书,也是送给广大车迷的一颗定心丸:不用怕,我们还在创新,我们不落伍。哪怕只能在虚拟赛道撒个野,也不耽误现实里你买买菜的Corsa继续变得更有型、更安全、更智能。豪华与极致,简单与实用,中间总有可以流动的空间,汽车的边界早就改变了。
再问一句,有没有想过将来哪天,现实和虚拟的界限彻底打破,游戏里的概念车一秒就能导进现实生产线,今天你在Gran Turismo炫的车,明天真的开上路。那时,你还会不会觉得欧宝今天的“概念炫技”是没用的噱头?要我说,趁现在技术还没完全赶上梦想,把想象力放大到天花板,才是真的车企格局。
说到底,车是机器,但选车、看车、聊车都是情怀。有激情的设计,是一种对生活的表达;有突破的技术,是一代代工人的坚持;虚拟和现实,是生活的两条道,有梦想才有方向。欧宝能做出这么一个极致的概念车,其实是在问咱们所有人:你心里对汽车的想象,极限到底在哪?
搞到最后,不就是一个“造梦”的过程吗?你说虚没用,他偏有市场;你说游戏虚妄,它偏给青春撸点高光。我倒觉得,现实难得有梦,梦里能痛快一把不亏。更何况,谁也说不准,哪个刹那的创新和设想,就真成了明天每个人都能触摸到的生活。看起来不靠谱,但万一靠谱了呢?可别小瞧这些只在游戏里开的小钢炮,它们有时比现实还真。
所以,不用太较真也别太贬低。2秒破百也好,宽体大尾翼也罢,无非就是一场技术和想象力的狂欢,你愿意就参与,不稀罕也没啥损失。重要的是,别丢了对生活和未来的热情,这一点,比800马力还难得。
你觉得,这台大尾翼小钢炮的意义,到底在哪?你又希望自己的生活里,有多少“虚拟”的刺激和“现实”的稳妥?反正我觉得吧,有梦总比啥都不敢想,强得太多。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