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燃油轿车销售榜刚出来,榜首又是合资品牌扎堆、国产车零零星星,是不是大家看到这画面有种“老熟人扎堆聚会,新人站墙根”那味?有的车品牌,隔三差五闹个热搜,结果榜单一出来,全是靠边站,没你啥事儿。这事背后是巧合,还是大家心照不宣?还是咱们得问问自己,买车到底图啥?情怀、有面子、还是单纯想抄个底?
一看榜单,轩逸、朗逸、速腾轮流坐庄,轩逸还是那个不慌不忙自由发挥的稳定王。问个简单问题,轩逸为啥老拿第一?真的是因为技术多牛、配置多奢侈么?未必。搞笑一点说,这车就像东北早餐摊上的大饼油条——熟悉,不容易踩坑,吃着也放心。再一看价格,这两年降价狂潮,原来卖14万的车,优惠一砍砍到8、9万,谁不心动?真正让你出手的,不就是“落地不肉疼”这仨字吗?
很多人说国产新能源都卷疯了,为啥燃油车榜单还是合资在主打?细细想想,敢不敢说现在燃油车其实成了“渔翁捞鱼”的游戏,都会玩心理战,冲着消费者最后那点儿“油车执念”猛下狠招。比如说大众,明明被新能源冲击得够呛,但一出场仗着“德系”牌子+一大把优惠,朗逸、帕萨特就还能一呼百应。你想想,十万出头买台合资B级轿车,这噱头搁几年以前还真不敢想。
说到这儿其实更需要琢磨国产车。榜上那俩露脸的——逸动和艾瑞泽8,还能坚挺一把,背后是价格贴脸加营销加点努力。可话说回来,咱们买车真只看榜单吗?榜单就是“全村的希望”? 很多人还觉得国产车得多卷卷,账面上看配置、用料、服务都不输,但在燃油车这领域,消费者心理真的被外资占了老大地位。
那为啥老牌日系丰田、卡罗拉居然掉榜单名次?凯美瑞这回也有点儿集体化下滑。这到底说明啥?是不是新能源入场,日系这套“省油+保值”味儿不好吃了?卡罗拉失落,是不是意味着合资也有“泯然众人矣”的一天?还是真的到了换代焦虑的临界点?每次换代前后,总有个阵痛期,这车要么直接转型玩新能源,要么就靠大降价硬扛。但牌子留不住人气,消费者那点信仰也在被慢慢消磨。
有人说,榜单里豪华车表现让人吃惊,奥迪A6L、宝马3系、奔驰C又回来前十。这是不是说明有钱人变多了?其实不是。说白了,豪华车降价力度够大,过去“不可企及”的门槛,这两年被搞得平民化。所以咱们经常开玩笑,花二十多万买个一线BBA,大体上都不想扎堆自家小区,毕竟谁家门口都停着一辆。
还有换代“掉队”的另一些品牌,啥思域、高尔夫、沃尔沃S60,这几位直接成小透明。曾经的网红车,销量一度能占榜首,但现在直接砸到了三四千台。谁把他们“拍死沙滩上”的?是一波油价高、消费观变化的潮流带来的,还是大家干脆不再愿为“情怀”买单了?这几年,东南亚经济型轿车踏实过日子的调子,在中国市场已经没啥人要了。雷凌破两千辆,没几年就泯然众车,时代真的变了。
你敢相信,几年前抢着加价买的飞度,凌渡,明锐,逐渐都成“边角料”?这其实挺让人感慨。那些口口相传、代代传承的“神车”,如今月销不足200辆,跟“拍卖会甩货”似的。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市场太卷了——好车越来越多,配置越来越花哨,但终究敌不过真金白银的让利。所以身边人常说“再等等,年底还能便宜一万”,你等着便宜,车企也等着你下单,最后大家一起僵持,看谁先沉不住气。
更有意思的还是合资和国产车心理战。国产新能源已经号称轻松干掉油车,但燃油榜依旧合资很扎实,合资车基本成了油车最后的阵地,这又说明啥?细想下,燃油车坚持到现在,靠的其实就是那些说“咱家小区停车位充电不方便”的中年家庭,那群习惯“油箱快没了拎个瓶子就能加油”的消费者。这波购车人群,很多是二线及以下城市的主力军,图个省心、便宜、稳当——只要价格合适,他们宁愿把一辆“大降价的合资车”再开个三五年。
其实也不奇怪,为啥年轻人热衷新能源,不买燃油轿车?一是这届年轻人买车预算少,不愿一脚踏进油车传统节奏,二是新能源那套“智能座舱、大屏、辅助驾驶”,看起来更带劲。三是油价太高,环保宣传也做得好,省钱省心日常打卡更合适。这其实就像家里有长辈的,肯定只能买合资油车,说白了,买车这事儿换代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
所以现在买燃油车算不算抄底?有不少网友纠结这个问题。多数人的观点是一句话——买燃油就是买便宜,搭最后一班车,不然干脆上新能源,反正油车残值眼看也不香了。但咱要说,不管新能源怎么卷、油车怎么跌价,大众们卖朗逸依旧能乐呵呵排队数钱,这场豪赌谁最后站到C位,终究还是要看“老百姓兜里有多少钱、买车时到底不到底这次算了”。
当然,榜单里的那些边缘车型,明天说不定又来个“官降+终端送礼包”,分分钟冲上前二十。你看今年车圈黑马,有没有觉得每一个月都是大换血?今天这个品牌还嘲笑那个是“车圈活化石”,明天自己就糊得不明不白。
这也让我想到,最近身边人关于买车的讨论,“合资、国产、日系、德系,到底哪家强?”如果真让你选,你是看数据,还是看口碑?或者说你会像爸妈那代那样非要追求“全民爆款”,还是想尝个鲜做第一个吃螃蟹的?
有时候榜单本身,其实什么也说明不了。更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当下车市的心态——降价能救销量,但救不了品牌,爆款能让人趋之若鹜,但遇上换代、滞销一点面子也不给。
所以再问一句,什么才是好车?被榜单宠大的不一定是自己真喜欢的,被“冷落”的也许是值得深挖的宝藏。我们买的到底是车,还是面子?排行榜上的数字,有多少是广告和降价合力推出来的?你看到的终究是顶层浪花,市场底下暗流汹涌,既有老品牌回暖,也有新势力瞬间掉队。
人总是爱看热闹,但也别被热闹迷了眼。油车也好,电车也罢,最终不过是个工具,舒不舒服、合不合心,根本没人能替你感受。你以为买的是一部车,其实买的是你对生活的理解、对未来的判断。这点不管榜单怎么变,都不会有答案。
你要相信,这年头谁都能红一阵,想一直在榜单露脸,这比靠打折难多了。今天卖得好,不一定明天还火。与其盯着这些数字操心,不如多想想自己想要什么。
最后再盘一句,现阶段买燃油车图的就是一个舒服落地价和用起来顺手。新能源割了头几茬韭菜之后,也开始扎实做产品、搞体验。阵地在变,人心也跟着流动。你问我下个月榜单会有啥惊喜?说不定又是大家熟悉的陌生名字。比起吐槽,不如更坦诚一点:这年头,没有什么车是永远的“爷”,也没有哪个品牌可以独霸天下。
你喜欢什么车,买那个就对了,别让榜单替你决定。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