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掀桌子,特斯拉信仰崩塌:香港车市上演现实版“黑暗森林”

讲真,香港9月份的私家车销量数据一出来,我就知道事情不简单了。

特斯拉,那个在很多人心中约等于电动车、约等于硅谷精神图腾的品牌,居然排在了第二。

这事儿有意思了。非常有意思。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销量排名,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充满了嘲讽和荒诞的信号。它标志着,在汽车这个修罗场里,所谓的品牌玄学,正在被最朴素的“掀桌子”战术打得稀碎。

我们必须先搞明白一个核心问题:在香港这种寸土寸金,买个鸽子笼比买辆法拉利还费劲的地方,买车的人到底在买什么?

性价比?别逗了。能在中环有固定车位的人,会在乎每个月省那点油钱?他们买的不是交通工具,是一种身份认同,一种社交货币。

过去,买特斯拉就是这样一种货币。开上Model 3,你不是一个司机,你是一个信徒,是马斯克星辰大海征途上的一名赛博预备役。你买的不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你买的是一张通往“未来”、“科技”、“极简主义”圈子的门票。车友群里聊的不是保养,是火箭回收。车机死机了?那不叫死机,那叫“系统在思考”。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

但现在,比亚迪来了。带着元UP这种小玩意儿,直接冲上了榜一。

这就不是商业竞争了,这是异教徒入侵。

如果说以前大家是在一个富丽堂皇的西餐厅里,优雅地切着牛排,讨论着谁的刀叉更精致。特斯拉是那个提供顶级神户牛排的,奔驰宝马是提供经典惠灵顿的,大家虽然互相看不上,但至少维持着体面。

比亚迪掀桌子,特斯拉信仰崩塌:香港车市上演现实版“黑暗森林”-有驾

比亚迪现在的行为,约等于直接冲进餐厅后厨,把煤气罐拧开,然后点上一根烟,对着所有人说:“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元UP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划时代的产品,但它是一个态度。它把所有花里胡胡哨的品牌溢价、科技光环、精英叙事,全部按在地上摩擦。它就像你辛辛苦苦修仙,又是筑基又是金丹,眼看就要元婴出窍了,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一把冒着蓝火的加特林,对着你的金钟罩铁布衫就是一顿“哒哒哒”。

讲什么品牌故事?讲什么用户心智?在绝对的实用和绝对的价格面前,一切都是虚妄。比亚迪就差把“现实”两个字刻在车头了。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特斯拉车主,太理解那种信仰破碎的感觉了。你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个西装革履的中环精英,开着他的Model 3,感觉自己就是钢铁侠。结果红绿灯旁边停了一辆元UP,车窗摇下来,一个大叔叼着烟问他:“靓仔,去铜锣湾啊?你这车充电麻不麻烦啊?”

瞬间破防。三体人看了都得当场气活过来。

这就叫道心破碎。就像《道诡异仙》里的李火旺,你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你只知道自己心态爆了,彻底颠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妈的有点形象。

比亚迪掀桌子,特斯拉信仰崩塌:香港车市上演现实版“黑暗森林”-有驾

更可怕的是,这还不是比亚迪一个人的战斗。你看榜单上,极氪、埃安、小鹏,乌泱乌泱一大片。这帮人是真的不打算给别人留活路了啊!他们就像一群刚学会了闪电战的兽人,嗷嗷叫着就冲过来了,唯一的战术就是不计成本地堆料,加大加大再加大,用配置和价格把所有对手的生存空间都挤压成一张压缩毛巾。

所以,你看,特斯拉排第二,丰田排第三。一个代表旧时代的信仰,一个代表旧时代的品质。它们都很好,但它们的问题在于,太体面了。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体面是最没用的东西。这不是存量竞争,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最好的防守不是做更好的产品,而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只能回家吃泡面。谁的泡面便宜量大,谁就赢了。

说真的,我最近看我小区楼下的老头乐,都开始装氛围灯了,这个世界真的越来越魔幻了。

会买特斯拉的人,依旧会买特斯拉。因为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我是特斯拉车主”这个信仰。但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种掀桌子式的打法唤醒了,他们开始意识到,车,好像真的只是个车。

比亚迪掀桌子,特斯拉信仰崩塌:香港车市上演现实版“黑暗森林”-有驾

所以说,未来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还得看谁能先搞定在旺角街头一边躲避乱穿马路的大爷,一边还能精准找到充电桩的算法。谁能把这个“机你太美”的场景变成现实,谁就是神。至于特斯拉?它可能得先学会怎么跟元UP抢红绿灯。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