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消息,让不少关注车的朋友们都讨论起来了。
这事的主角,是咱们国内家喻户晓的奥迪A6L。
说到奥迪A6L,大家脑子里浮现的画面,多半是那种四平八稳、黑色车身、在重要场合出现的商务轿车形象。
它一直以来都是豪华、稳重、有派头的代名词。
但是,就在前不久,工信部网站上公布了一款全新的奥迪A6L,这车可有点“颠覆传统”的意思,它叫奥迪A6L e-tron,是一款纯电动的车。
消息一出,大家伙儿的疑问就来了:电动的A6L,它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A6L吗?
尤其是看到申报信息里写着“单电机后轮驱动”,很多人就更纳闷了,奥迪最出名的不就是那个叫“Quattro”的四驱技术吗?
怎么到这台旗舰级的电动轿车上,反而给弄没了?
这到底是技术上的倒退,还是奥迪在下一盘我们没看懂的大棋?
咱们先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说起,就是这车的外观。
第一眼看过去,你还是能认出来这是奥迪家的车,四个圈的标志在那摆着呢。
但细看之下,变化可真不小。
车头那个标志性的大嘴进气格栅,虽然轮廓还在,但已经不是燃油车那种需要大口吸气来给发动机散热的样子了,变成了一个半封闭的设计,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点阵式装饰,像夜空里的星星,科技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就像一个熟悉的老朋友,突然换上了一身未来战甲,既熟悉又新奇。
车灯的设计也很有意思,现在流行搞分体式大灯,奥迪也跟上了这个潮流。
上面是一条又细又长的日间行车灯,眼神特别犀利,而真正用来照明的远光灯和近光灯,则藏在了下面保险杠的两侧,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发现。
这种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让车头看起来更简洁、更有未来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空气动力学,说白了就是为了让空气更顺畅地流过车身,减少阻力,这样就能更省电,跑得更远。
再来看看车身侧面,这台A6L e-tron的“大”是保留得彻彻底底。
车长超过了5米,达到了5073毫米,轴距也超过了3米,达到了3076毫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这车的内部空间,尤其是后排,绝对是宽敞得没话说。
咱们国内的消费者买车,特别看重后排空间,不管是自己家里人用,还是商务接待,一个宽敞的后排都能带来非常好的体验,这一点上,奥迪可以说是把咱们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
但它又不是一个傻大个,车顶的线条从中间往后,是一个非常流畅的溜背造型,看起来特别动感,一点也不笨重。
门把手也做成了隐藏式的,跟车门齐平,不仅好看,同样也是为了降低风阻。
整个侧面给人的感觉就是,既有行政级轿车该有的大气和稳重,又有跑车一样的动感和优雅,把两种风格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车尾的设计,“灯厂”奥迪自然不会让人失望。
一个贯穿式的尾灯,把整个车尾连接起来,晚上点亮之后,辨识度非常高,而且也让车子看起来更宽、更扎实。
这种设计现在很流行,因为它确实能有效提升一辆车的档次感和科技感。
好了,外观聊完了,咱们就得聊聊大家最关心,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了——动力系统。
这次申报的信息显示,这台A6L e-tron用的是单电机,放在车子后部,驱动后轮,最大功率是260千瓦。
一听到“单电机”、“后驱”,很多老司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减配”。
毕竟在大家的印象里,奥迪的精髓就是Quattro四驱,尤其是在高端车型上,没有四驱总感觉少了点灵魂。
但咱们得换个角度想问题。
现在的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跟几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国内的汽车品牌,像比亚迪、蔚来、理想、极氪等等,发展得非常快,技术和产品都很有竞争力,整个市场可以说是“卷”得不行。
消费者也越来越懂车,大家不再是只看一个品牌标志就掏钱了,而是会仔仔细细地比较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智能化水平和价格。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奥迪还像以前一样,只推出高高在上的双电机四驱版本,价格肯定不会便宜,那很可能会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叫好的人多,真正买的人少。
所以,奥迪先推出一个单电机后驱的版本,其实是一步非常聪明的棋。
首先,少了一个电机,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那么最终的售价也就能定得更亲民一些,让更多喜欢奥迪品牌,又想尝试纯电动车的朋友能够得着。
其次,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用车场景来说,比如上下班通勤、周末去个郊区、跑跑高速,一台拥有260千瓦(换算一下大概是354马力)的后驱车,动力是完全足够,甚至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参考海外版车型的数据,即使是后驱版,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也在5秒多,这个成绩已经超过路上90%以上的车了。
最关键的是,奥迪把“省下来”的成本和技术,用在了大家最关心的地方——续航和充电。
这台车是基于奥迪和保时捷共同开发的PPE高端纯电平台打造的,这个平台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采用了800V高压架构。
这个800V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打个比方,就像给手机充电,以前用5V的充电头,现在用上了高压快充,充电速度自然就快得多了。
反映到这台车上,就是它能支持最高270千瓦的超级快充,官方说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超过300公里的续航。
这个速度,基本上就是咱们去服务区上个厕所、喝杯咖啡的时间,车子的电就补得差不多了,极大地缓解了大家的“里程焦虑”。
而且,它的总续航里程预计能超过750公里,这个数据在目前的纯电动车里,也是相当出色的水平。
所以你看,奥迪A6L e-tron的单电机后驱版,并不是简单的“减配”,而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市场策略。
它放弃了一部分消费者可能一年也用不上几次的极限操控性能(比如冰雪路面的四驱优势),换来了大家每天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长续航和快充体验。
这笔账,对于理性的消费者来说,其实是非常划算的。
这也从侧面说明,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和成熟,我们的需求、我们的喜好,已经能够反过来影响这些国际大厂的产品策略。
他们必须认真倾听中国消费者的声音,推出更符合我们实际需求的产品,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这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