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认输?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内卷已将行业盈利能力降至极低水平

宝马认输?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内卷已将行业盈利能力降至极低水平-有驾

宝马认输?大中华区总裁痛陈:价格战打到肉疼,谁把车企逼上绝路?

——从三缸机贱卖到降价求生,中国车市内卷终局已至?

【开篇:断腕求生背后的行业悲歌】

现在卖车就像在沙漠里找水,明明知道前面可能是海市蜃楼,但所有人都在狂奔。一位华东地区宝马4S店经理的独白,揭开了这场价格血战的残酷真相。2025年9月20日,宝马中国市场突然宣布全系降价12-18,这是其年内第三次大规模调价。而就在三天前,华晨工厂刚刚接收了来自慕尼黑的三缸发动机生产线——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技术遗产,如今以技术合作名义被折价转让。

宝马认输?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内卷已将行业盈利能力降至极低水平-有驾

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在内部会议上直言:行业平均利润率已跌破2.8,我们正在用手术刀切割自己的肌肉。这番剖白背后,是整个汽车产业深陷恶性循环的困局:当车企每卖出一台30万元的新车,实际利润竟不足8400元,还不够支付北上广深核心商圈的一块广告牌月租。

宝马认输?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内卷已将行业盈利能力降至极低水平-有驾

一、价格战七伤拳:从三缸机贱卖看技术路线崩塌

1. 技术信仰的溃败

三缸机就像婚姻里的七年之痒,当初爱得轰轰烈烈,现在甩得干干净净。资深工程师王工的比喻,精准刺破了技术路线的泡沫。曾几何时,宝马1.5T三缸发动机被包装成高效动力解决方案,如今其生产线转让价格,竟比五年前采购价缩水62。这不仅是某个技术的失败,更折射出车企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集体焦虑。

宝马认输?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内卷已将行业盈利能力降至极低水平-有驾

2. 成本绞肉机的双重夹击

物料成本魔咒:动力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2025年Q3暴涨43,而车用芯片的交货周期却延长至38周

营销黑洞:某头部新势力品牌年度营销费用高达营收的22,意味着每辆车的广告投入比研发投入多2.3倍

宝马认输?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内卷已将行业盈利能力降至极低水平-有驾

动态趋势图显示,2023-2025年间,车企毛利率曲线与营销费用增速形成死亡交叉,这个剪刀差在2025年Q2已扩大到9.7个百分点。

二、价值战破局:从价格血拼到生态重构

1. 技术冗余度的生死线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最新流出的V4生产工艺,将车身焊点从5000+精简到1200个关键节点。这种精准外科手术式的技术革新,反而使单车生产成本下降18。对比之下,传统豪华品牌仍在堆砌激光雷达数量——某德系旗舰车型搭载的5颗雷达,实际使用率不足37。

2. 用户运营的二次曲线

蔚来用户发展研究院2025年白皮书揭露惊人数据:

社区活跃用户LTV(生命周期价值)是普通用户的5.8倍

积分体系产生的衍生价值,占企业总营收的12.3

这印证了用户不是韭菜,而是共生体的新商业逻辑。当宝马还在4S店送保养套餐时,新势力已把车主变成产品经理——某品牌23的功能迭代直接来自用户建议。

三、普通人破局指南:在行业地震中抓住三大确定性

1. 购车窗口期的精准卡位

关注主机厂财报发布时间节点,通常在季度财报公布后7-15天会出现价格异动

锁定技术平权车型,如搭载800V平台却定位中端的车型,其保值率较同级高18

2. 资产配置的防御姿态

慎购搭载非主流技术路线的车型(如单一能源类型、特殊规格零部件)

优先选择模块化平台产物,某全球化架构车型的零部件通用率达81,维修成本低34

宝马认输?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内卷已将行业盈利能力降至极低水平-有驾


【黄家汽车观潮】

当价格战打到要拆生产线卖设备的时候,这个行业就到了刮骨疗毒的时刻。看着华晨工厂里那些德国来的精密机床,忽然想起老辈人说的卖血续命——血能卖几次?

现在的车市就像晚高峰的北京东三环,所有玩家都被裹挟着往前挪,但聪明人已经开始找最近的出口。那些还在比谁家降价狠的,怕是忘了后视镜里越来越近的新物种们。要我说,这场仗打到这个份上,该倒的倒,该合的合,等尘埃落定,活下来的才有资格谈星辰大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