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现在这车,真是越来越卷了。前阵子奇瑞蹦出来个iCAR V23,好家伙,第一眼瞧见图片,我差点以为奔驰大G出了个迷你版。那个方方正正的造型,复古圆灯,硬朗线条,别说,真有那么点意思。网上有人吐槽是“山寨”,可我觉得这思路挺聪明的,瞄准了年轻人心里那点“硬派越野”的向往,但又把价格拉到了一个让人能摸得着的点。毕竟,几十万上百万的“大G梦”,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远了点。
买这么个车,图的不就是个性吗?停路边,总有人忍不住多看两眼。我有个朋友就是,非拉着我去试驾,边看边乐:“哟,这不小大G嘛!” 说实话,外观这块,iCAR V23确实拿捏住了。但光有壳子可不行,里子还得过得去。坐进车里,感觉内饰走的是个混搭风,米黑配色看着舒服,一块大屏幕(15.4英寸,够显眼)杵在那儿,科技感是有了,可一些细节,比如圆形的空调出风口、物理旋钮,又透着点复古调调,挺分裂的,但也算有想法。材质摸着还行,关键部位都是软的,没那么廉价,但有些按键手感……就一言难尽,按下去软绵绵的,没啥反馈,跟踩湿海绵似的。
开起来咋样?我试的是双电机四驱版,155kW的功率,起步那一下还真有点推背感,虽然不能跟跑车比,但在市区开绝对够用了,红绿灯起步快人一步没问题。可这刹车,就跟动力完全不是一个调调了,前半段感觉虚位有点大,得深踩才有明显制动力,习惯了还好,刚上手总觉得心里没底。
让我有点意外的是它的悬架,后边竟然用了五连杆独立悬架,这配置一般得二十多万的车上才常见吧?想当年我开别的车跑烂路,颠得七荤八素的,这车过个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感觉要舒服不少,后排乘客也没那么容易晕车。侧倾控制得也说得过去,不至于晃晃悠悠的。
当然,这车也毛病。比如有人反馈电池管理系统偶尔不太稳定,续航显示会跳;车里储物空间设计得不太顺手,手机找个顺心的地方放都费劲。还有啊,虽然造型硬派,名字里带点“越野”的意思,但42°的接近角加上纯电车的低扭优势,爬个小坡、走个非铺装路面还凑合,真想玩硬核越野,那还是算了吧,它本质上还是个城市定位的电动SUV。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图个性、预算又有限的年轻人,这车真挺有吸引力。想想用车成本,按现在电价算,百公里电费也就十几块,比燃油小车省多了。电动车本身保养就简单,还有奇瑞那个终身质保(估计条款挺多,但起码心理上踏实点),养起来不费劲。市区通勤用ECO模式能跑更远,高速上反而标准模式效率高点,这些都是用久了摸索出来的小技巧。
总的来说,iCAR V23不完美,有很多小槽点,但它在10万级这个价位里,用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大G”造型,配上一些越级配置(比如五连杆),再加上电动车的低成本和终身质保,还挺有诚意的。能不能火,就看大家愿不愿意为这份“不走寻常路”和背后的取舍买单了。上次跟几个车友聊,原本以为会被嘲,结果他们都挺感兴趣想试试,看来,这车还真有点“人缘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