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硬派方盒子上市,高1845mm卫士+同款内饰,预售仅11万

坐进这台车,第一个感觉就是:高。那种高高在上的坐姿,视野一下开阔起来,不像坐进普通城市SUV里,更像是...嗯,有点那意思了。

这不是错觉,它车身高度有1845mm,直接贡献了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然后视线自然会落在门板上,窗户升降和后视镜调节按钮居然在门板上方,这设计,太眼熟了,跟某个硬派越野的图腾几乎一样。

又一款硬派方盒子上市,高1845mm卫士+同款内饰,预售仅11万-有驾

这种刻意的模仿,或者说致敬,很直白地告诉你它想营造什么氛围。不是精致小轿车,不是普通代步工具,它想让你感受到一点点“征服感”,哪怕只是视觉上的。

中控台上那块巨大的15.4英寸悬浮屏,又把人拉回现实。复古的坐姿、硬朗的线条感(虽然是塑料件为主),旁边却是个可以语音控制、手机互联的大聪明。这种新旧、硬软的混搭,有点意思。

又一款硬派方盒子上市,高1845mm卫士+同款内饰,预售仅11万-有驾

从外面看,方方正正的造型,确实是当下流行。跟北京212的影子很像,尤其是那对圆灯,挺呆萌的。但别被呆萌骗了,LED光源,自动大灯这些功能倒是挺实在。

车侧线条硬朗,腰线笔直,为了让里面看起来宽敞,前悬和后悬都尽可能缩短了,这设计也确实对通过性有点帮助。半隐藏式门把手这种小细节,算是给这个硬朗盒子增添了点现代感,顺带还能减小点风阻,对电动车来说,蚊子腿也是肉。

又一款硬派方盒子上市,高1845mm卫士+同款内饰,预售仅11万-有驾

车身尺寸4220mm长,1915mm宽,配上2735mm的轴距,从数据上看,比例是奔着内部空间去的。特别是这个宽度和高度,支撑起了车内那种宽阔的初印象。

但别忘了,它预售价才11万起。这个价格,却敢在内饰的“感觉”上下功夫,去触碰一些高端硬派越野的灵魂,这本身就是个挺大胆的尝试。就像穿着工装靴去参加舞会,有点突兀,但足够引人注目。

座椅填充物是挺厚实,真皮包裹也提升了触感。坐起来确实舒服,至少对前排和后排的两个乘客来说是这样。官方定位5座,但坐三个成年人,是真的会觉得挤。这点实际体验跟它试图营造的宽敞硬派感觉有点出入。身高178厘米坐后排,腿部有两拳,头部有一拳半,空间是够用,但横向确实是两人友好型。

又一款硬派方盒子上市,高1845mm卫士+同款内饰,预售仅11万-有驾

动力上给到了两种选择,单电机后驱,136马力,0-50km/h 4.8秒,城市代步够了,401km续航,也算主流。双电机版本则直接上了211马力,扭矩292牛米,0-50km/h加速缩短到3.5秒,还多了电四驱。

双电机和电四驱的加入,似乎又在强化它那个“硬派”的设定。虽然主要还是城市路况为主,但有了这个配置,至少心理上觉得它能去点非铺装路面,哪怕只是轻度越野。顶配501km的续航,加上快充,日常使用或者周末短途跑跑,缓解里程焦虑问题不大。

又一款硬派方盒子上市,高1845mm卫士+同款内饰,预售仅11万-有驾

而且,全系标配L2级智能辅助驾驶,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和360度全景影像,这些配置放在11万起的预售价上,显得很有诚意。坐在那个高高的位置上,看着360度影像,感觉安全感又多了一层。

所以,这台iCAR V23,给人的感觉挺分裂的。它努力用设计语言和一些内饰细节去模仿更高级、更硬派的车型,想让你感受到那种自由和力量感。

又一款硬派方盒子上市,高1845mm卫士+同款内饰,预售仅11万-有驾

同时,它又是一台务实的纯电小盒子,用主流的续航、够用的动力和丰富的智能配置,去满足日常通勤和家庭使用的需求。甚至为了成本和空间,前引擎盖是塑料的,也打不开。

这种风格上的“分裂”或者说融合,是它的特点,也可能是它引发讨论的点。花着10万出头的钱,能买到一个“感觉”上有点像路虎卫士的驾驶舱,这到底是划算,还是有点“精神满足”大于实际?

它定在12月上市,11万到15万的预售价区间,确实很有竞争力。但最终它会因为这种独特的风格和配置组合脱颖而出,还是因为一些细节的妥协而受到质疑?这得看市场怎么接招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