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

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有驾

汽车内饰的复杂程度差异很大,有些车辆注重人性化的布局,而另一些则采用未来感十足、科技感十足的设计,甚至会让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感到困惑。仪表盘简洁的汽车注重清晰的控制按钮、直观的触摸屏和合理的按键布局,使日常驾驶更加轻松舒适。

2025款起亚K4、Jeep大切诺基4xe、阿尔法罗密欧Tonale、克莱斯勒Pacifica和奥迪Q4 e-tron等车型充分展现了精心设计如何提升实用性,让驾驶员能够便捷地操控信息娱乐系统、空调系统和驾驶辅助功能,而不会分散注意力。这些车型将科技与人体工程学完美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舒适性的完美平衡。

相反,那些被贴上“菜单迷宫”标签的车辆虽然突破了创新的界限,但往往牺牲了实用性。例如菲亚特Multipla、丰田Ractis、1982款蓝旗亚Orca、特斯拉Cybertruck和阿斯顿·马丁Lagonda等车型,其内饰充斥着实验性的数字显示屏、非常规的控制布局,或是过于极简的设计,反而使简单的操作变得异常复杂。

虽然这些内饰在视觉上引人注目或在技术上雄心勃勃,但它们也凸显了优先考虑概念和新颖性而忽视日常实用性的弊端,这常常令期望仪表盘清晰高效功能的驾驶员感到沮丧。

5款仪表盘设计简洁的汽车

1. 2025款起亚K4:时尚、科技感十足且实用

2025款起亚K4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其信息娱乐系统,获得了9.3/10的高分。标配的12.3英寸触摸屏、无线Android Auto和Apple CarPlay以及四个USB-C接口提供了出色的连接性。关键功能的实体按键让驾驶时的操作更加直观便捷。

高配车型还配备了八扬声器哈曼卡顿音响系统和与之匹配的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可处理自然语音指令,甚至还能帮助规划活动,提升便捷性。

K4 提供两款四缸发动机可选;我们测试的 GT-Line Turbo 车型可输出 190 马力,0-60 英里/小时加速时间为 7.3 秒。起步加速感觉较慢,基础版发动机在高速公路并线时动力不足。

操控偏软,过弯时车身侧倾明显,运动调校的悬架对路面颠簸的过滤效果不佳。制动性能尚可,而诸如全景影像等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则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且不会发出令人反感的警报。

K4 的内饰设计令人印象深刻,布局合理。所有控制按钮都触手可及,后排乘客拥有充裕的头部和腿部空间,足以媲美一些中型轿车。宽大的车门和便捷的 LATCH 儿童安全座椅接口让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变得轻松简单。虽然空调控制显示屏会被方向盘部分遮挡,但备用按钮弥补了这一不足。

这款轿车拥有14.6立方英尺的行李厢空间、宽敞的开口以及可60/40分割放倒的后排座椅,灵活便捷。车内储物空间包括尺寸可观的杯架和功能多样的中央扶手箱。预计掀背版车型将进一步提升行李厢容积。

K4 凭借通风前排座椅、高级材质以及顶配车型配备的全景影像系统等配置,展现出极高的性价比。起亚提供五年/6万英里基础质保和十年/10万英里动力系统质保,进一步增强了车主的信心。燃油经济性表现尚可,但并非同级领先:基础发动机综合油耗为34英里/加仑,涡轮增压车型为29英里/加仑。

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有驾

2. 2025款Jeep大切诺基4xe:科技配置丰富但性能不稳定的混合动力SUV

2025款Jeep大切诺基4xe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科技配置和越野性能,并搭载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信息娱乐系统获得了9.3分(满分10分)的高分。

其优势在于配备了功能丰富的 10.1 英寸 Uconnect 触摸屏、可定制的 10.25 英寸数字仪表盘以及可选装的 19 扬声器 McIntosh 音响系统。标准配置包括无线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Alexa 语音助手、导航、Wi-Fi 热点和语音识别功能。

这款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Grand Cherokee 4xe可输出375马力,百公里加速仅需5.5秒,比V6版本快得多。尽管直线加速性能出色,但其驾驶体验却存在一些缺陷。

这辆SUV在弯道上的重量感很明显,而且混合动力系统难以在电动机和汽油发动机之间实现平顺的动力切换。这导致在走走停停的交通状况下行驶时会出现顿挫感。虽然它在越野环境下依然具备一定的越野能力,但动力输出的不稳定性使得低速行驶时的精准操控变得更加困难。

内饰舒适性不如标准版大切诺基。混合动力组件增加的重量影响了乘坐舒适性,因此路面颠簸感更加明显。后排座椅感觉略微偏硬,这可能与座椅下方的电池组有关。

空调性能尚可,但风量比预期要小。低速行驶时,由于车辆可以纯电行驶,车厢噪音有所降低,但高速行驶时路噪会增加。

车内空间宽敞,第二排足以容纳身高六英尺的成年人。上下车也很方便。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粗大的立柱和侧视镜,视野会受到限制,因此可选装的环视摄像头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控制装置都易于使用,但部分按钮较小或位置不佳,而且反光可能会影响某些触控标签和信息娱乐屏幕的显示。

Uconnect 5 系统提供清晰的画面和实用的导航功能,但无线电话连接有时不太稳定。驾驶辅助功能丰富,但响应速度参差不齐。行李厢容积保持在 37.7 立方英尺,对于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来说相当不错。

车内小物件储物空间充足,牵引能力可达6000磅。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其燃油经济性表现一般,纯电续航里程为25英里,综合油耗为23英里/加仑。考虑到其较高的价格以及在舒适性和驾驶性能方面的妥协,标准版大切诺基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有驾

3. 2025款阿尔法罗密欧Tonale:运动时尚、科技领先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2025款阿尔法罗密欧Tonale在豪华插电式混合动力SUV领域脱颖而出,其信息娱乐系统得分高达9.2分(满分10分),时尚的内饰也获得了7.9分(满分10分)。它的技术设置直观且可定制,触摸屏和数字显示屏最多可设置五个驾驶员配置文件。

标准配置包括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0.25英寸触摸屏、无线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亚马逊Alexa语音助手、导航系统以及无线充电功能。此外,还可选装哈曼卡顿音响系统。

Tonale 拥有插电式混合动力 SUV 中最具驾驶乐趣的体验之一。它可在 5.8 秒内完成 0-60 英里/小时的加速,无论在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上都动力强劲。即使仅依靠电力驱动,它也能舒适地跟上车流。

制动性能平顺可靠。操控性也格外运动,这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中并不常见。Tonale 在弯道行驶时动力十足,更像是一款高性能掀背车,而非传统的混合动力SUV。

作为一款小型豪华SUV, Tonale的舒适性相当不错。前排座椅填充物充足,标配加热功能,并可选装通风功能。后排座椅可容纳各种体型的乘客,并配备独立的空调出风口。部分驾驶者可能会觉得行驶略显硬朗,高速行驶时胎噪也比较明显。

内饰设计大胆而富有个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驾驶位置比预期要高,这限制了身高超过1.75米左右的驾驶员的头部空间。踏板区域较为狭窄,可能会导致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偶尔发生碰撞。

操控方式大多符合逻辑,但许多触摸屏按钮偏小,菜单也略显拥挤。硕大的金属换挡拨片增添了一丝高级感。由于视野一般,存在盲区,建议加装全景影像系统。

10.25英寸的界面画面精美,但响应速度稍慢,无线充电也不稳定。驾驶辅助功能表现良好,唯独车道保持辅助功能失效过快,实用性欠佳。后备箱容积为22.9立方英尺,在同级别车型中颇具竞争力。小物件储物空间充足,但车门储物格数量有限。

燃油经济性是其一大亮点。Tonale 的纯电续航里程约为 33 英里。实际测试显示,纯电模式下油耗为 29 英里/加仑,混合路况下油耗为 45.9 英里/加仑,混合动力模式下油耗为 33 英里/加仑。由于电池容量较小,使用 240 伏电源插座充电速度很快,但 11.2 加仑的油箱容量意味着长途旅行需要更频繁地加油。

Tonale 的售价高于宝马X1 和沃尔沃XC40 等竞争对手,但它采用更高档的材料,并配备了更强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保修服务在该级别中属于标准水平,电池享有长达八年的保修期,让车主倍感安心。

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有驾

4. 2025款克莱斯勒Pacifica:兼顾家庭空间、强劲科技和卓越多功能性

2025 款克莱斯勒 Pacifica 在小型货车中名列前茅,其信息娱乐系统得分高达 9.2 分(满分 10 分),功能齐全、以家庭为中心的内饰也获得了 7.5 分(满分 10 分)。它的车厢宽敞灵活,Uconnect 信息娱乐系统界面以其清晰的图形、直观的布局和丰富的实体控制按钮而脱颖而出。

标准配置包括10.1英寸触摸屏、无线智能手机集成、Alexa语音助手、卫星收音机和六扬声器立体声系统。可选升级配置包括导航系统、Alpine或Harman Kardon音响系统以及后排娱乐屏幕。

Pacifica 的 V6 发动机动力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加速和制动性能符合同级平均水平。转向和操控性能较为一般,尤其与丰田Sienna 和本田Odyssey 相比更是如此。

九速自动变速箱通常表现良好,但在陡坡上可能会选择不太理想的挡位,这需要驾驶员更加集中注意力。乘坐舒适性总体上很平顺,宽大的车窗提供了极佳的视野。可选装的360度全景影像系统可以提升在狭窄停车区域的驾驶信心。

前排座椅填充物厚实,长途旅行支撑性良好,加热和通风功能也十分有效。第二排Stow n Go座椅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利性,但与竞争对手相比,舒适性和调节性略有不足。第三排座椅适合成年人短途乘坐。

宽大的车门开口、高挑的车顶和低矮的门槛,使得Pacifica的上下车非常便捷。儿童座椅的安装也十分简单,LATCH接口触手可及,后向座椅空间也十分宽敞。车内各处的控制按钮布局合理,触手可及。

Uconnect系统响应迅速、画面清晰、语音控制可靠,持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无线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配对轻松便捷,多个USB接口可满足设备较多的家庭的需求。可选的视频屏幕可播放媒体内容,让后排乘客尽享娱乐。丰富的标准驾驶辅助功能也让日常驾驶更加安心。

Pacifica 的载物空间灵活多变,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第三排座椅后方宽敞的储物槽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并且可选配手动或电动折叠功能。标志性的 Stow n Go 第二排座椅可完全放平,方便装载大型物品,座椅使用时,座椅下方还留有储物空间。

车内设有多个储物格、口袋和杯架,方便家庭收纳整理。牵引能力达到 3,600 磅,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正常水平。

Pacifica 的价格会随着选装配置的增加而迅速攀升,而且部分内饰塑料材质和材质偏硬的问题也降低了高配车型的豪华感。一些测试车辆中出现的电子系统问题也影响了其性价比。燃油经济性低于平均水平,四驱车型综合油耗为 20 英里/加仑,前驱车型为 22 英里/加仑。实际路测结果喜忧参半,往往略低于预期。

Pacifica 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其无与伦比的 Stow n Go 多功能性,这使其成为经常在载人和载货之间切换的家庭的绝佳选择。

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有驾

5. 2025款奥迪Q4 e-tron:现代科技、流畅性能和静谧的日常舒适体验

2025款奥迪Q4 e-tron是同级别豪华电动SUV中最容易入手的车型之一。它拥有宽敞的座舱、清晰的信息娱乐系统和直观易用的科技配置,显著提升了日常驾驶的便捷性。虽然其续航里程略逊于主要竞争对手,但这款车型凭借其高级的内饰质感和诸如可选装的增强现实导航等实用创新功能弥补了这一不足。

标准配置包括 11.6 英寸触摸屏、无线智能手机集成、导航和八扬声器立体声系统,并可选配无线充电和 Sonos 系统等升级配置。

双电机版Q4 55 e-tron从静止加速到60英里/小时仅需5秒,使其跻身紧凑型豪华电动汽车级别中速度最快的车型之列。它拥有充沛的超车动力和均衡的操控性,在日常驾驶中表现可预测。

制动性能略逊一筹,制动距离比一些竞争对手更长,但该系统在城市道路上能提供平顺可控的制动效果。乘坐舒适性则喜忧参半。崎岖路面会暴露悬架的极限,起伏的道路也会带来令人不适的摇晃感。驾驶辅助技术表现良好,但由于缺少全景影像系统,Q4 e-tron 在这方面略逊于竞争对手。

宽敞的车门开口和支撑性良好的前排座椅使上下车和长途驾驶都十分舒适。可伸缩的大腿支撑和腰部支撑调节功能值得称赞,但座椅的侧向支撑有限,且没有通风功能。

后排乘客可享受平坦的地板,精心设计的LATCH接口盖板也使儿童座椅的安装变得轻松便捷。双层玻璃窗和近乎静音的电机,让车厢在高速行驶时依然保持着令人印象深刻的静谧性。空调控制系统操作简便,但驾驶员侧的出风口可能会直接吹到驾驶员的手上。

信息娱乐系统是一大亮点,拥有响应迅速的菜单、无线电话集成功能和高效的数字仪表盘。可选装的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可提升导航时的清晰度。储物空间足够,提供 24.8 立方英尺的行李厢容积和实用的储物格,但部分竞争对手提供更大的空间。牵引能力最高为 2,600 磅,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

Q4 e-tron 的定价结构极具吸引力,但高配版的价格与动力更强的竞争对手相当。内饰品质总体上属上乘,但部分用料略显廉价。EPA 续航里程预估为 258 英里,独立测试结果略高于此。充电能力尚可,但并非同级领先。

Q4 e-tron 提供精致、适度的驾驶体验和强大的科技吸引力,对于那些优先考虑舒适性和人性化功能的人来说,它是一个实用的选择。

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有驾

5个菜单迷宫

1. 菲亚特Multipla:非传统的设计和令人困惑的内饰布局

菲亚特Multipla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具争议的车型之一。虽然其外观因其形似昆虫的造型而饱受诟病,但其内饰同样令人费解。

仪表盘造型怪异,角度别扭,通风口的设计就像是低成本科幻片里的道具。换挡杆位置异常高,不仅难以快速调整,也让原本就不实用的布局雪上加霜。

Multipla 的这种奇特设计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前排并排乘坐三人的目标。这需要更宽的座舱和更平坦的车顶线条,并由突出的车顶横梁支撑。

为了容纳更宽敞的内部空间,菲亚特设计了一种非传统的中控台,中央巨大的仪表盘罩内装有各种仪表。控制按钮则分散在周围,分布在多个层面和表面上。这种布局导致许多驾驶员将其形容为“菜单迷宫”,使得简单的操作也变得异常复杂。

Multipla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以驾驶员为中心的仪表盘设计,而是将信息显示屏和控制装置分散在整个中控台上。这种布局自然而然地延续了菲亚特为这款车打造的独特设计理念,该理念在内外设计上都力求标新立异。最终呈现出的界面虽然独特,但却令人困惑,许多用户都觉得难以操作。

Multipla的内饰设计与其外观一样,体现了同样不拘一格的精神。这款车优先考虑其独特的座椅设计理念,但却牺牲了清晰度、人体工程学和视觉和谐性。

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有驾

2. 丰田Ractis:奇特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和令人困惑的控制布局

丰田Ractis是一款紧凑型MPV,专为城市驾驶而设计,但其内饰布局却引发了人们对实用性和人机工程学的质疑。其中最不寻常的设计之一是将换挡杆置于仪表板上。这种布局要求驾驶员伸手够到换挡杆,这不仅会影响操控,而且在频繁换挡时也会让人感到不适。这也是该车型难以被大众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

方向盘的位置也加剧了这种不适感。它右侧的位置比预期要低,导致驾驶姿势不平衡,许多人都觉得不舒服。变速杆上方的触摸屏位置不合理,设计也平庸。它别扭的高度和位置使得操作起来很困难,尤其是在驾驶过程中。

由于缺乏相关信息,关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菜单迷宫”的问题无法解答。目前关于Ractis的详细信息更多地侧重于其实用性、紧凑的车身尺寸和令人惊喜的座舱空间,而非其技术界面。

这款车型旨在融合小型客车的燃油效率和多用途车的实用性,虽然在空间方面做得不错,但在操控布局的简洁性和直观性方面却有所欠缺。这些设计缺陷也解释了为什么Ractis从未进入美国市场。

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有驾

3. 1982年蓝旗亚Orca:未来主义雄心包裹在令人困惑的技术布局中

1982 年的蓝旗亚 Orca 是一款大胆的 Italdesign 概念车,旨在展示汽车技术的未来,但它的控制系统却成了它最臭名昭著的缺陷之一。

方向盘看起来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儿童的玩具电脑,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按钮和屏幕,让驾驶员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每个功能到底是干什么用的。行驶过程中快速调整方向盘非常困难,而那些原本旨在显得先进的奇特数字显示屏,现在看来几乎有些滑稽可笑。

Orca车型的“菜单迷宫”名声源于其在车厢电子设备集成方面的实验性做法。兰西亚并没有采用简单的旋钮和开关,而是使用了早期的触摸式面板和数字显示屏,而当时这类技术还很原始。

由于缺乏现代用户界面标准,这些面板将气候控制、行程信息、警告和导航类型的数据分层排列,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操作。

空间限制使情况雪上加霜。设计师试图将几乎所有主要功能集中到一个紧凑的面板中,结果打造出的仪表盘更像是一台原型电脑,而非以驾驶员为中心的驾驶空间。原本简单的任务需要额外的步骤,驾驶员在操控车辆的同时,还得费力地解读那些陌生的屏幕。

作为一款概念车,Orca 优先考虑的是创新而非日常实用性。它充满未来感的设计理念造就了一套在当时看来惊艳绝伦却缺乏实用性的操控系统。最终,Orca 的高科技内饰成为了汽车设计突破极限、牺牲实用性的一个典型案例。

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有驾

4. 特斯拉 Cybertruck:极简内饰与复杂操控的完美结合

特斯拉Cybertruck 采用大胆的极简设计,但其内饰在实用性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这种未来感十足的美学设计可能吸引科技爱好者,但单屏控制系统过于简化了车厢布局,也使得普通驾驶员难以操作基本功能。

与传统卡车不同,这种卡车的物理控制装置非常少,这使得日常调整感觉很麻烦。

仪表盘设计简洁,几乎所有操作都由中央的触摸屏完成。虽然视觉上很干净,但菜单和系统设置层层嵌套,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访问,在简洁的设计下营造出一种复杂性。

例如,维修模式旨在显示高压系统信息和其他技术细节。要访问此模式,需要进入“软件”菜单,长按车辆型号,然后输入特定的维修代码。此过程远非直观,并且带有警告,因为某些功能仅供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使用。

Cybertruck 的外观与其内饰理念相呼应,采用扁平的棱角分明的面板,强化了未来感。然而,这种极简主义的外观与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复杂电子和机械系统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这款卡车凭借创新和大胆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但几乎所有功能都依赖于单一界面,这无疑增加了日常操作的难度。

简而言之,Cybertruck 将美学和技术表现置于传统实用性之上,导致其驾驶舱外观时尚,但对于期望采用传统控制布局和立即访问车辆功能的驾驶员来说,可能会感到过于复杂而令人沮丧。

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有驾

5. 阿斯顿·马丁·拉贡达: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未来科技

20世纪80年代的阿斯顿·马丁Lagonda以其大胆创新却又不切实际的内饰设计而臭名昭著。仪表盘离驾驶员异常远,方向盘与一个类似桌子的台面相连,使得操控十分笨拙。整体布局方方正正、扁平单调,与其说像汽车内饰,不如说更像厨房台面。

Lagonda是最早采用全数字仪表盘的量产车之一,许多功能都通过触控操作实现。虽然这在当时是一个突破性的概念,但其界面却令人困惑且操作繁琐。

许多重要功能都被隐藏在菜单深处,这使得该系统被戏称为“菜单迷宫”。驾驶员经常难以高效操作车辆,使这项雄心勃勃的创新变成了令人沮丧的根源。

该仪表盘反映了汽车早期数字时代的实验阶段,当时用户界面和体验设计原则还处于萌芽阶段。

阿斯顿·马丁试图将尖端科技融入车内,结果却打造出一个视觉效果惊艳但实用性欠佳的座舱。拉贡达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它体现了创新超越实用性的弊端,人们记住它的更多是它的奇特之处和操作难题,而非驾驶舒适性和便利性。

5款仪表盘简洁的汽车 vs 5款菜单迷宫-有驾

将仪表盘设计简洁的汽车与菜单迷宫式设计的汽车进行比较,凸显了汽车设计中平衡的重要性。像起亚K4和克莱斯勒Pacifica这样布局直观的车型表明,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可以与先进技术完美融合。驾驶员可以专注于路面情况,同时还能享受到高级信息娱乐系统、驾驶辅助功能和实用的储物空间。

Multipla、Cybertruck 和 Lagonda 等车型的复杂菜单式内饰揭示了过度追求新奇而忽视实用性的弊端。非常规的控制方式、繁复的菜单和实验性的界面或许在概念或设计评审中令人印象深刻,但却会妨碍日常驾驶并增加认知负荷。

这些例子表明,大胆的创新应遵循人体工程学原则,以避免给驾驶者带来挫败感。精心设计的内饰能够让驾驶体验更加轻松愉悦,而过于复杂的布局即使技术尖端,也可能让用户感到疏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