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比亚迪刀片电池横空出世,靠着“永不自燃”“针刺实验碾压对手”的口号,直接把自己送上了“电池界顶流”的位置。
当时全网都在吹:穿刺实验里,刀片电池被钢针扎穿,愣是没冒烟没起火,表面温度才30多度,鸡蛋放上去都煎不熟;反观三元锂电池,直接烧成火球,传统磷酸铁锂电池也冒烟到200多度。
更夸张的是,比亚迪还甩出一堆数据——能量密度媲美三元锂、寿命120万公里、零下20℃照样能打,活脱脱一个“六边形战士”。
可谁能想到,这才多久啊?
吉利突然掏出个“短刀电池”,能量密度直接飙到192Wh-kg,比比亚迪号称“憋大招”的第二代刀片电池(190Wh-kg)还高!
网友瞬间炸锅:说好的“天花板”呢?
比亚迪这是被“背刺”了?
说实话,刀片电池当年的确牛。
咱得摸着良心说,它把磷酸铁锂从“廉价低端”的标签里硬生生拽了出来。
穿刺实验里“鸡蛋煎不熟”的神操作,高温陶瓷涂层把电芯短路风险压到接近零,再加上“砍掉模组”的设计直接把电池包空间利用率怼到60%……这些实打实的技术突破,让电动车自燃新闻都少了一大半,谁敢说没给行业立大功?
但问题就出在“狂吹”上。
当初某些宣传恨不得把刀片电池捧成“宇宙第一”,结果现在吉利一个短刀电池, 能量密度直接反超。
这事儿听着打脸,其实恰恰暴露了行业真相——技术没有永远的神话, 只有不停的迭代。
比亚迪错了吗?
未必。
刀片电池的安全性和结构创新至今仍是标杆,但吉利这一招恰恰说明:甭管你多牛,只要稍微慢半拍,对手分分钟教你做人。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场“刀片VS短刀”的互卷,对咱们普通消费者绝对是好事!
比亚迪用刀片电池逼着整个行业重视安全, 吉利又用更高的能量密度刺激续航竞赛。
在你追我赶之下, 电动车续航短、怕自燃的痛点正在被快速解决。
再说了,比亚迪自己也没闲着,第二代刀片電瓶、CTB车身一体化技术早就蓄势待发。
今天的 “打脸”,说不定明天就成了 “反杀剧本” 的伏笔。
说到底、电池除江湖厮杀,从来都不是 “你死我活”,而是 “你强我更强”。
比亚迪 刀板 电 池掀起 安全革命 , 吉利 短 刀 电 池 点 燃 续 航 战 火 ,这波较量 谁 输 谁 赢 ?
我看 没有输家 —— 毕竟最终 吃 到甜头 的 , 永远 是 等 着 买 更 安全 、 更 长 续 航 电 动车 的 咱们 。
所以啊 , 别急着唱衰谁,不如搬个小板凳坐等下一波 “神操作”。
顺便问一句 : 你们觉得下一个颠覆行业的 电 池 黑 马 会 是 谁有 ?
快 来 评论区唠唠 , 点赞过1000,下期 咱 直接 开扒 宁德时代 的 “麒麟 电 池 ” 到底 有 多 狠 !
全部评论 (0)